“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

    曹敏

    摘 要: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德育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加强“互联网+”德育工作的实践方法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3-0093-02

    引言

    21世纪是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逐步发展为人们生活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德育作为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加强德育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积极落实“互联网+德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当代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一、“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促进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对于学生而言,存在较多的诱惑。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事物的认知尚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良网络信息会使其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互联网+德育”可以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引导和帮助学生对事物形成正确认知,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培养其健康心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相对较少,对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信息无法进行是非分辨,通常只是根据自身喜好来进行筛选,这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对那些本身抵御能力较差的学生,危害极大。“互联网+德育”不但可以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尽早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3.促进我国教育工作的革新

    从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角度分析,当前互联网技术逐步被应用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切实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德育教学工作也应加强创新,教师应将教学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以学生自身发展实际与学习需求为着眼点,将互联网技术渗透到德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提高德育教学工作质量,进一步突出当代德育教学的先进性特点。

    二、“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不全面

    目前,越來越多的小学生对互联网表现出极大的喜爱,甚至部分学生小小年纪就开始沉迷于网络,每天浪费大量时间打网络游戏,借助于网络抄袭作业等。再加上学生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阻力。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原因,所接触的事物毕竟有限,对于新鲜的事物存在极大的好奇心,对其中一些不良行为也会模仿甚至产生崇拜的心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教师对“互联网+德育”工作的认识不足,教育方式落后

    我国部分小学教师对于“互联网+德育”工作尚未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对学校开展“互联网+德育”工作表示不理解,因此忽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甚至一度认为并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改变教育方式而开展新型德育教学工作,致使小学“互联网+德育”的教学工作落实效果欠佳。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愿意接受“互联网+德育”的教学理念,但仍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对于知识的教授采取硬性灌输的方式,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无法体现教学工作的时代性特点,无法充分发挥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1]。除此之外,一些班主任由于自身错误的网络观念,根本无法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互联网,新型德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网络环境过于复杂

    开放性特点下的互联网环境极为复杂,但是目前我国网络管理制度仍待完善,很多环节的管理尚未制定明确的管理办法。同时,人们在网络道德方面尚未形成一定的规范,缺乏道德准则。就目前我国互联网环境来看,其中存在大量的血腥暴力信息及黄色信息等,这部分不健康的信息对身心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是具有很大的危害的。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难去分辨网络上信息的真假,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的实践

    1.强化学生网络信息辨识能力

    在“互联网+德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强化自身对不良网络信息的识别与抵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健康网络为内容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形成全面认识,了解怎样的网站与信息是适合学生浏览的,用怎样的方法正确应用网联网进行学习[2]。教师可以将自身搜集的德育教学素材进行整合与处理上传到班级网站,或者制作成微课课件发布到班级的微信群,引导学生观看,以此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互联网+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2.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德育工作创新

    “互联网+德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落实需要教师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对教学工作各环节进行全面性的调整与创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互联网+”的德育教学工作意义形成正确认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要想进行德育工作的创新,就要先充分意识到德育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德育创新的意义所在,并且注意进行自我提升,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德育教学交流与培训等活动,提高自身德育教学综合水平与创新能力。

    (2)开展“双线式”德育模式。进行线下与线上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手段主要以主题班会、队会、入队仪式、学生社团、主题教育活动等为主要形式,教师可以开展上述活动,逐步将现代化元素融入其中。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的时候,融入人本主义理念,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题的拟定、活动细节的策划以及活动的组织等一系列活动,并在活动中融入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寓教于乐,进一步突出德育教学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附近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为孤寡老人送祝福”等主题活动,为老人带去欢乐,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领略我国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应加强线上德育工作,促进德育教学与互联网思维的结合,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德育”工作的优势。例如,在开展主题班会的时候,可以提高活动的先进性,先由各组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活动素材的搜集与制作处理,在班会的时候播放,并将其中的优质内容上传到校园平台,与更多学生和教师分享。教师根据素材的网络点击率或者投票情况评选优秀作品或者优秀班会活动等,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的技巧,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德育需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关联性活动,如围绕主题班会开展网络演讲、活动感悟征文活动等,从而形成线下、线上一体化的德育模式。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站、教学案例和App 等,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对小学生进行网络健康知识的讲解,并在小学德育工作内容中加入网络相关法律和制度的讲解,使学生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中能够对各种类型的信息加以辨识,丰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容,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效果。在线上德育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德育教学工作细节的设计,并通过互联网途径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组建QQ群或者微信群,定期在群里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在群里就某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学生也可以将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好人好事发布在群里,由學生共同参与探讨,进行正能量的班级群聊。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优质的与德育相关的文章等,引导学生在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学习其中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情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工作当中,实现班主任教师德育工作的创新。

    3.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营造健康学习氛围

    就目前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愈加复杂化的今天,教师应巧妙借助“互联网+德育”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入侵,化弊为利,善于借助互联网平台营造健康的德育氛围,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分享德育案例,为学生创建德育交互平台,从而引领学生健康上网,使其利用网络丰富的德育资源滋养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利用网络德育资源警示自我,促进自我教育。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为学生打造联动的绿色网络环境。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其接触范围有限,学校与家庭都是学生最常接触的地点,所以,德育工作不仅要依靠班主任在校期间的教育,学生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德育工作的过程,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实现基本普及,在校期间,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接受必要的德育思想,在家庭当中,家长也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学习,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引导,以案例的方式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从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

    结 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还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德育工作的优化,对“互联网+德育”工作形成正确认识,提高自身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做好德育创新,逐步丰富德育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培养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 亮.互联网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才智,2020(9):175.

    [2]吴平年.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J].甘肃教育,2019(24):22.

    作者简介:曹 敏(1975— ),男,江苏宜兴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德育。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