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实施
谢美凤
摘要:在幼儿园美育教育方面,教师更倾向于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中也提高了手工艺术课的比重,这相较于传统课堂是一个积极的改变。在美育课程方面,教师更要关照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与联系。
关键词:地域文化幼儿园美育课程
幼儿作为特殊的教育对象,往往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特殊对待,教师既要顾及他们思维模式中尚存的具有很大可塑性和发展空间,也要考虑到他们的生活习惯对于认知理解产生的影响。而在美育课程方面,教师更要关照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联系。
一、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改变
通常而言,除了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人教版教材外,许多地方的学校有各自的地方教材,体现着地域文化背景之下的教学特色,这样的课本乡土气息更加浓厚,更加符合幼儿对于日常生活的认知。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美育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美术教师往往会为儿童创造足够的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帮助他们领略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从而在提高他们对于美的观察和鉴赏能力的同时,使得他们能够搜集到充足的创作素材,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一次次美术作业。
在地域文化背景下,教师往往更能将美育课堂与当地的自然风光紧密结合。例如,我园校本教材中有个主题是《家乡山水》,它既是美术赏析课,也是绘画操作课。安溪的名胜古迹有清水岩等,可以带领学生前往现实景致中进行写生,这样做可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的视角不再局限于教材中关于世界各地风光景致的照片,而是亲临观赏,这种视觉和身心上的冲击无疑会加深他们脑海中关于《家乡山水》内容的印象。这种美育教学模式,将一个立体性课堂呈现在学生眼前,符合地域文化背景下美育教学的要求。当然在带学生出去写生时,教师要格外注意幼儿们的生命安全,这也是传统课堂所不曾涉及的。
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开展形式
简而言之,美育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幼儿在园时期为3~6岁,这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事物的感知与认知水平,必须美育教育必须契合孩子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可以说幼儿的生活世界是与艺术密切融合的。美育教育伴随和渗透在幼儿学校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除了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外,教师在学校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幼儿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们需时刻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规范自己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给幼儿带去正面的引导。在地域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开展形式愈加多元化。在幼儿园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多方面接受美育教育,例如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幼儿们齐做广播体操,并且在自由活动环节进行跳花样皮筋、踢毽子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这也能够切实培养他们对于现实生活之美的感知能力。
现今,越来越多的教师从幼儿自身的情况出发,考虑到长时间将他们禁锢于课堂上,会消磨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心,于是将课堂时间缩短为30分钟,在每节课剩余出来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地选择上文明礼仪课、健美操课、跆拳道课或是武术课。选修课的设立一方面使得学生的天性和爱好得以发展,让他们在实践动手操作中提升对于生命健康之美的感知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在地域文化背景下,美育课程开展形式的丰富多样化以及趣味性,从而燃起对于学习生活的热爱之情。幼儿往往具有强烈的探索世界的欲望,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课堂更加注重教师本位,选修课则鼓励幼儿将脑海中所构思的蓝图通过双手创造出来。在选修课结束之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成果的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各自心中的“创作冠军”,该环节通常控制在七八分钟,旨在鼓励学生在互评中各抒己见,提升对美的欣赏评判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为了使得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之美,教师应当采用多媒体播放形式来为学生展示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的礼仪文化和人文习俗。多媒体作为现代课堂常用的教学手段,将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对于礼仪文化的美妙心驰神往,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例如,茶文化讲究一个“品”字,“品茶”不但可以鉴别茶的优劣,而且带有深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为了加强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教师也可自备茶具,带领学生进行茶道的演练,美育就在这样一次次的呈现和演练中得以实现。除此之外,美术课作为幼儿园教学中美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幼儿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任,各科教师应当注重与美术教师的交流配合,做好相关的美育教学任务。
三、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美育课程对儿童的身心影响
就我园而言,地域文化背景在教學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泉州的地域文化特征表现在该地独有的特产、名胜古迹以及伟人事迹上。泉州的特产包括铁观音、龙眼、荔枝等;名胜古迹除了清源山之外,还有安溪清水岩、德化九仙山等;历史伟人则有李光地、郑成功等。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对幼儿实施美育,例如利用儿童节,组织他们前往著名古迹游玩,一边领略自然风光,一边感受节日的喜悦与美好,在这之后还需完成游记的书写任务。教师也可鼓励幼儿在习作的过程中,用彩笔和白纸画出相应的配图,并且精心保管幼儿们每次上交的作品,将它们封存进记录着每个人成长足迹的档案袋里,这样就能很直观地观察到每一个幼儿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班级各小组在节日盛会上出一个节目,并且从教师团队和同学群体中挑选五个人担任评委,在盛会结束后给予评判打分,并且组织台下观众进行投票,凭借这两种形式的分数总和,对于获得前三名的小组,予以相应的奖品鼓励。教师在奖品的设置与挑选中,可以选取福建特产,这不仅能提升学生意识深处对于家乡风情的认识与了解,还能将美育环节通过地方特产的形式展现出来。
地域文化背景下美育课程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只将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才能确保艺术具有浓厚的感染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因此,结合幼儿所熟悉的地域文化构建具有园本特色的美育课程,对幼儿来说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美育使得幼儿们重获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慧眼。
总之,贪玩好动是孩童的自然天性,美育课堂应当尽量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鼓励他们释放天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国国.新疆地域文化传承与学校美术课程内容改革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2]周浩.把大自然“种进”孩子们的心窝——记江苏省丹阳市建山中心幼儿园“乡情美育”特色课程[J].动漫界·幼教,2017(7).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