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观新探
韩慧会
摘 要:马克思文化观所说的是马克思对文化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和解读。首先,本人具体分析和阐述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来源,分别从康德、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三个典型人物来阐述,马克思早期的文化思想受到康德唯心主义文化思想的影响,后来又被黑格尔的理性主义文化观的影响,随后,马克思脱离黑格尔派,对费尔巴哈的文化观进行吸收和借鉴,最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其次,又对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基础进行科学的说明,主要从两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二是突出强调文化对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再者,是对马克思文化观的基本内涵进行梳理和归纳,从五个方面细致地解读其文化思想,即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劳动是文化产生的根源、文化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文化的根本目的、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马克思;文化观;唯物史观
1 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来源
1.1 康德带有唯心主义烙印和唯物主义痕迹的文化观
康德的文化思想是我们了解马克思文化思想的重要渠道。为什么说康德的文化思想带有唯心主义烙印?主要是因为在康德论述文化的作用时,一方面,在说到“管教文化”时,他只是局限于人的精神层面,在纯粹思想的领域来谈论文化的作用,脱离了自然与社会,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之中,另一方面,在康德谈到训练文化的作用时,他提出,文化的作用就是解放人们的意识。在我看来,康德所谓的“解放人的意识”就是使人的意识不再仅仅局限于追求欲望所驱使的东西,而是让思想达到一种更加自由的状态,这种说法也主要是集中在精神层面。而早年的马克思在文化问题上是主张唯心主义的,这便是受到康德唯心主义文化观的启发。除此之外,在康德的文化思想中隐约也可以发现唯物主义的痕迹,在康德看来,文化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可以看到的,即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有形”桥梁,这便是唯物主义,后来马克思文化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就有一些受此影响。
1.2 黑格尔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石上的理性主义文化观
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时候,也深受黑格尔理性主义文化观的影响,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理论从最开始的认可到最后的批判,直到建立自己的体系都深受其影响。黑格尔认为文化是一种理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理性的产物,是精神的产物,文化只是思想的形式而已,即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能够归属于文化的领域,就是属于思想的形式。对于黑格尔来说,理性是至高无上的,是一切物存在的先决条件,黑格尔把文化和物质性的实践活动截然分离开来,将文化归在了纯思想的领域,所以说黑格尔认为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理性决定的, 因此,他的文化思想带有客观唯心主义的烙印。而马克思年轻时的文化观深受黑格尔理性主义文化观的影响,是以理性决定论为基础的,具体表现在对“自我意识”本源论的阐释。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强调说,“正如原子不外是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一样,感性的自然也只是对象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而这就是感性的自我意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表达的意思,原子构成了自然世界,但原子不过又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所以本质上是自我意识构成了世界的基础。马克思的这种文化观带有明显的黑格尔的“理性至上”的痕迹。
1.3 費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表现出的唯物主义文化观
费尔巴哈将宗教文化观中高高在上的上帝“打回”到世间凡人,即对文化的思考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类早期对大自然感到神秘和恐惧,于是便产生了一种敬畏心理,逐渐演变成一种对精神神力的依赖,而其实质是对自然本身的依赖。之后,人又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幻象构造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且独立于人本身的精神实体,究其本源,不过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对象化。费尔巴哈因此揭露到,人们敬仰的神圣上帝其实是来源于人本身,是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产生的一个精神体。由此可见,费尔巴哈唯物的解剖宗教中的神圣主体,从而阐释宗教这种精神文化。马克思借鉴了费尔巴哈对宗教文化的唯物的思考模式,摒弃了其对历史的唯心的思考方式。所以马克思是以扬弃的态度对待费尔巴哈的文化观的,最后创立出属于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
2 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2.1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文化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主要是人类社会结构中,特别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中来把握文化的社会历史方位。
首先,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发生变化,相应地,社会意识也会发生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极大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积累必然会促使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使马克思文化理论的产生成为可能;其次,文化产生于人们的劳动实践过程,在劳动过程中,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工具的更新,以及劳动和实践的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由低到高,由落后文化向先进文化发展;最后,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经济决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促使文化、艺术、文学的产生、发展和繁荣。但是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成正比,也就是不一定同步发展。马克思正是在研究政治、经济、社会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其文化思想,使其文化思想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正是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才为马克思文化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马克思文化观的基本内容
3.1 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3.1.1 文化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存在的意义在于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多的是为人服务的功能。文化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双向结合的结果,“自然人化”是基础,指的是人的精神意识世界,“人化自然”指的是人的客观能力。而“人化自然”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有形的物质文化,像社会存在中包含的工具、建筑、服饰等文化因素;二是无形的精神文化。指的是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这是马克思对文化本质的经典说明。
3.1.2 文化的内涵: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的概念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在一般意義上来讲,自然的人化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引起实践中自然因素、自然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从本质上来讲,指自然在实践中不断地变为属人的存在,为人的存在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证明。
文化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劳动产生的,而劳动是改造自然的手段,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在自然的基础之上加上了人的烙印,从而将人的意识注入到自然中,达到自己的目的。文化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除了基本生活之外的精神上享受的追求,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劳动的过程就是文化产生的过程,劳动的结果就是文化的现实存在。
3.2 劳动是文化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对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劳动入手,从不同的视角展现给人们不一样的理论创新,从劳动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出发,另辟蹊径,深入浅出。马克思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早在文化开始形成时期,马克思就提出,人类社会的剩余劳动创造文化这一说法。在马克思看来,剩余劳动的数量和性质会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文化的发展是有前提的,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从数量上来看,剩余劳动产生文化,所以,社会生产越进步,剩余劳动就会越多,文化就有可能会更加兴盛,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的发展史就是剩余劳动不断积累的过程。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在财产私人占有的条件下,资产阶级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这部分剩余劳动并非全都用于文化的发展,资本对于文化的创造作用只不过是附加的结果,并不是专门去创造文化的。所以,我们说,剩余劳动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3.3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文化的根本目的
3.3.1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含义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含义,指的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另外,马克思指出一个人能否实现全面自由发展,需要了解社会是否对人的实际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能够被个人所利用来发展自身、提升自我。
3.3.2 从自然的人到文化的人
所谓自然的人,其实是把人放到自然界中,把人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相比较,认为人具有同自然界其他事物一样的本性。而社会人则是把人放在社会大规律中来规定、揭示人的本质。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指出,社会人是自然人的活动结果,是人们的社会活动创造的。但是,社会并不是解释人类历史和人的本质的最终因素,而是一种历史发展形式。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由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文化活动的起点和最终目的。马克思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通过社会教育成为有文化的人,文化可以解放人自身,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化还从其他的方面影响着我们,例如,文化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统一,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凝聚、保持社会共识;文化可以教化个人,同时个人教育水平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3.3.3 现实的人和理想的人
社会的人如果说是现实的人,则现实的人与理想的人的结合就是文化的人,人创造自己的世界,而由于文化,人的这种创造活动成了追求人的价值的活动,在哲学上来讲,追求人的存在价值就是就是理想。所以,文化自身就具有理想性。但是,人的这种创造性活动是在激烈的冲突和对立中完成的,集中表现在人和传统文化的对立和冲突,究其原因,是人的理想的生活愿望与现实的生活之间的矛盾,而这二者的矛盾必须通过改变人的现存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方可得到解决,而人也要把理想中的我变成现实的我,才会发挥自身的能力,来解决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人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才是更加困难的。
因此,文化其实是现实的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去现实的对待我们与外部世界以及人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因此,文化的人是理想的人与现实的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 胡海波、郭凤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4] 孙麾、林剑.马克思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