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探究

    倪德利

    【摘要】比喻,是一种常见的辞章手段。本文从比喻的外延、比喻产生的根源出发进行探究,指出比喻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比喻;外延;根源

    一、比喻的外延

    比喻,古时称作譬,是一种常见的辞章手段,历代有关比喻的理论颇多。孔子在论及“仁”时,曾说过“能近取譬”的话,这可以说是最早关于比喻的言论。《墨子》则最早给比喻下定义:“譬也者,举他物以明之也。”这个定义指出了比喻是一种用彼事物来说明此事物的方法。

    汉代的《七诗序》把“比兴”列入《诗》的“六义”之中,其中的“比”实际上包含了比喻的要点。梁朝刘勰简明扼要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故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写物以附意,飚言以切事也。”刘勰认为借助他物,运用“比”的手段可以明确地说明事理。

    后来也有不少人对“比喻”进行阐释,跟刘勰同时代的钟嵘说:“因物喻志,比也。”唐朝孔颖达说:“比者,比方于物,诸言如者皆比辞也。”宋代朱熹指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对此,后代也有论及。我们注意到,历代论者对比喻虽说法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以彼物比此物。本文认为,这正是比喻现象赖以产生的基础。

    今天,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格,一般认为,比喻就是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点,以甲事物来描写、说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这实际上就是比喻格的定义,此定义有两个要点:首先,本体和喻体不同类;其次,二者之间要有相似点。这是狭义的比喻所应具备的两个条件。

    这里探讨的是比喻现象产生的根源问题,而非比喻格,各种辞章手段只要具备“比”的特征就属于比喻类,而其它如比拟、借代、象征甚至典故、寓言等亦具有这一特点,因此,这里提到的比喻是广义的比喻,其研究的范围较广,更接近于传统的“比兴”概念。

    二、比喻产生的根源

    比喻就是“以彼物比此物”,是通过“比”,利用喻体来表述本体的一种手段,因此,传达信息的喻体首先必须是人们熟知的事物,否则就不能充当传达语言信息的载体,比喻的产生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喻体必须是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

    (一)比喻产生于语言交流的需要

    1.人类以已知世界为基础探讨未知世界的实践需要是比喻产生的客观要求。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世界是无限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却有限,人的心中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已知的,一个是未知的。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往往采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方式,以原有的认识为基础去探索求知世界的现象和规律,这种认知方式是普遍存在的。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已认识到,汉代《说苑·善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则直言耳,无譬也。”惠施见,谓梁王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若何?应曰:‘弹之状如弹。‘则喻乎?”王曰:“未喻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

    惠施以巧妙的比喻说明了“无譬不能言”的语言现象,给一个从未见过“弹”的人描述“弹”的形状,借助对方熟知的弓、竹、弦作“语言材料”来表述,使听者不但了解“弹”的外形,而且知道制作材料及其功用、原理。这种“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的认识手段,其根本就是“比”,比喻缘此而生。

    2.人类实践活动的加强,认识的发展,是比喻现象产生的重要前提。

    随着实践活动的拓展,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越来越丰富,思维的内容增多,作为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就会“超载”,原有的语言形式,不足以表述新的认识,就得寻找新的方法——以熟知的具体事物作为“工具”传递语言信息。此中,传载语言信息的具体事物已被当作一种特殊的“词汇”来利用。对此,我们可以从语言演变的现象和规律里找到一些证实。

    人类认识世界总是由感性而及理性,语言当然也如此。语言学家王力曾有过一个著名的论断:文化愈落后的人类群体,其语汇愈形象,反之则愈抽象。人类认识世界,范围渐趋扩大,程度亦愈加深,在语言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认识水平低下,人们对许多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上,没能深入到本质,对现实现象的认识不能进行概括和抽象,因此概括性、抽象性的词汇就相应匮乏。比如,中国的甲骨文是一种原始的象形文字,每一个字简直就是一幅形象贴切的图画,从中很难找到一个抽象性的词来。汉语发展到今天,形声字却已占90%左右,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汉字由表意向表音转化,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现代汉语中,大量概括性、抽象性的语词已不能像甲骨文文字那样可以用“图示”来显形了。

    法国的列维布留学在《原始思维》一书中就提到这样的事例:澳大利亚东南海岸附近的塔斯马尼亚人没有表现抽象概念的词,他们没有树的概念,但有灌木、橡胶树等具体名称;不能抽象地表示硬的、圆的、长的、短的等,要表示上述性质,只好借助一些具体的事物分别说成:像铁一样的,像月亮一样的,像大腿一样的,像手臂一样的。

    这种尚处在原始社会阶段的居民,他们的语言显示了原始语言的某些特征,在认识发展而语汇匮乏的情况下,用形象、具体的事物表述一个抽象的、概括的概念,为语言表达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此,比喻手法的运用,与其说是为了审美的需要,不如说是为解决表达上的“痛苦”而采用的表达手段,这是比喻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比喻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

    上面讨论了比喻产生的社会原因,我们还要从人类的精神活动层面上去探讨比喻产生的心理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揭示比喻产生的内部原因。

    根据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首先是通过感觉、知觉同外界发生反映关系,由于感知而使当前事物在人脑中形成形象,并通过识记把形象储存起来,倘若该事物不在跟前,人脑仍能回忆再现这一事物的形象,这种再现的形象就是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都是表象的源泉,人们的实践活动越丰富,表象的积累越多,重现这些表象也就更容易。

    人脑中识记库存的大量表象为运用比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比喻中,喻体是形象具体的事物,换句话说,喻体是由记忆中的表象来充当的,也惟有如此,才能把陌生的事物表述得清楚明白,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形象、具体、易懂,表达也更富有审美效果。

    比喻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进行。想象是表象的组合和加工,联想是表象的转换和推移。通过这两种心理活动,就能寻找到两种不同类型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从而完成“比”的过程。

    比如冬天“寒冷”使人联想到世态人心的“冷酷”,于是用“寒冬”比喻“冷漠的人世间”,大海可喻广阔的胸怀,雄鹰喻勇士,暴风雨象征革命等等。此中人脑库存的大量表象(大海、雄鹰、暴风雨等)已变成了表述本体的“语言工具”,这一类表象早已大量存在人脑的识记仓库之中,运用起来十分方便。

    综上所述,比喻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之上的,语言的需要和特有人类心理条件是比喻现象产生的根源所在。至于其它因素,比如比喻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也是比喻现象产生的因素之一,本文认为那不是“原始的”根源所在,因篇幅有限,在此不作论述。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