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4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陈惠仪
【摘要】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病患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接诊且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患4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20)。当中,A组实行护理干预,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B组的2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护理干预法,并将之运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病患机械通气治疗中,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机械通气;应用价值;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7..02
在急诊外伤疾病当中,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且可引发诸多的并发症,比如:呼吸衰竭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1]。目前,临床医师可采取机械通气疗法来对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进行治疗,虽能取得显著疗效,但治疗期间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患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接诊且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患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当中,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2~76岁,平均(36.42±5.81)岁;气管切开时间10~45 d,平均(22.68±3.64)d。B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1~76岁,平均(36.84±5.92)岁;气管切开时间10~44 d,平均(22.93±3.86)d。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完整的病历信息。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年龄和气管切开时间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都施行常规护理,A组加用护理干预法,详细如下:(1)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充分了解各项检查结果,注意观察面色和瞳孔等变化,倘若患者存在有面部潮红和多汗等症状,要警惕体温升高亦或者是二氧化碳主流,需
立即对患者施以抗感染等处理。(2)如清醒的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及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采取写字和点头等方式同患者进行沟通,和家属一起安慰患者,增强患者面对治疗的信心;昏迷的病人也要进行语言呼唤,以促醒。(3)建立好人工气道后,需对加湿加温器的工作参数作出适当的调整,并加强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处理的力度,操作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无菌原则,避免感染。每日对导管进行2次清洗消毒与固定工作,仔细检查导管情况,防止发生气管阻塞亦或者是导管脱管等不良事件。(4)加强观察病人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合拍,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呼吸音是否良好,若双侧胸部起伏不对称,一侧呼吸音减低,则可能气胸,肺不张或气插管过深偏向一侧,观察有无通气不足,通气过度,肺部感染,胃肠胀气等合并症,发现时须及时报告。(5)为患者进行吸痰时需合理调整负压,避免引发气道损伤等不良事件。吸痰时,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与体征变化,了解其有无出现呛咳、低氧血症与心律失常等现象,针对出现上述症状者,需立即予以对症处理。(6)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须防止肺顺应性下降,须定时翻身拍背排痰,以防坠积以至肺炎,及保持呼吸道通常;每隔一小时将潮气量加大50~100%,间歇使肺膨胀3~4次,然后调回原来水平,借此可防止由于长期机械通气,潮气量维持不变时引起肺泡萎缩,肺顺应性下降导致肺不张。(7)若患者病情允许,需将其床头抬高约30~40°,并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完善痰培养检查,避免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并发症(心律失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的发生者例数,同时经计算后作出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x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x±s)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B组的20.0%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 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而言,其往往具有病情严重、预后差与发病急等特点,在入院后一般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以有效改善其呼吸状态,促进病情缓解,但为能确保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护士需要做好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2]。现阶段,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方法,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充分的思考,同时结合疾病治疗的要求,对患者施以个体化的护理,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其临床护理的效果,并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3]。此研究中,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采取护理干预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呛咳等并发症的风险。通过开展护理干预工作,能够帮助重型颅脑损伤病患减轻心理压力,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而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来说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做好患者的气道湿化、导管检查和吸痰等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按时协助患者翻身,予以拍背护理,并做好患者的痰培养工作,能够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患,采取护理干预法对其进行护理,能够避免其在治疗期间发生心律失常与呛咳等并发症,从而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病情早日康复,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玉梅.集束化护理干預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9):1331-1332.
[2] 范艳竹,典慧娟,王 磊.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4):416-419.
[3] 廖 姝,王 莉,李 娟,等.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1):249-250.
[4] 庄俊红,刘华玲,郑淑美,等.微生态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8,17(9):929-933.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