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与思考——《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札记

    王西奇

    (一)感动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尽管上过多遍了,还是为一些语句莫名地激动。

    第一处是文章第二节,“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说,这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的准确概括,是对大多数民众精神状态的形容。说到这里,我顿了一下,在黑板上写了“庸人世界”四个字——庸人,我心里激起一层涟漪,鲁迅对中国的庸人是情有独钟的。

    “大家还记得吗?”我启发学生,“《〈呐喊〉自序》中铁屋子的比喻,里面那一群熟睡的人们,就是这里的——”,“庸人”——学生接上了茬。还有“看客”,我继续说,看客也是鲁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形象,例如小说《药》,在下学期我们会进行学习。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话包含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这样说?下面纷纷议论,有的说是无奈,有的说是不满,有的说是愤怒。我仔细听着,一一肯定,然后说:正是因为如此,鲁迅才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由此可见,他写文章的目的之一是什么?经过讨论,我又板书了四个字:唤醒庸人。

    另一处是第六节,“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念完之后,学生已经明白了鲁迅对请愿的态度——不赞成。我问:为什么说“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我又一次顿住,注视着学生,课堂上一片鸦然。一会,有学生说:“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说:这反映了作者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作者认识到,对人的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在中国历史上是由来已久的。老百姓,普通民众的生命在专制统治者眼里一文不值,可以随意处置;群众的呼声,民意他们不必加以考虑,他们不接受民意,不肯退让半步,不肯有丝毫妥协——这是中国社会的顽疾、毒瘤。统治者专制、蛮横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所以,鲁迅是不赞成请愿的,许广平当天就被鲁迅用抄稿子的理由留滞住了。请愿只能造成无谓的牺牲、流血。此后是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深的意义”——“很寥寥”。 那么在鲁迅看来,什么样的方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呢?“血战前行”。鲁迅说过,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在他看来,只有两条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就是两个字:革命。

    (二)思考

    课后想到两个问题,这里试讨论之。

    第一个问题:作者对于中国社会的态度。

    从此文来看,鲁迅对于北洋政府是彻底绝望了。“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用“下劣凶残”来描述段政府以及“所谓的学者文人”。开头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还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作者感到“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结尾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冯雪峰说,真的猛士指的就是“真的革命者”。

    联系鲁迅的其它作品,更可以发现他对于古代中国社会有自己独特的批判性认识,这样的认识至今读来也是振聋发聩。发韧之作《狂人日记》就认为当时中国的历史就是“吃人”,结尾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在《灯下漫笔》这篇杂文中他也表明了对当时中国的态度,即“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并将漫长的中国历史分为两个循环的阶段: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国民党当政时期,他也是不合作的姿态,没有“奴颜媚骨”。例如:四一二政变后,他愤然辞职以示抗议国民党屠杀爱国学生和青年。三十年代发起并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左派组织,接近共产党。为此曾遭到国民党的通缉。

    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冷峻而深刻的批判,独立自主的精神贯穿于他人生的始终,尤其是对于国民性的批判真正是入木三分,国民性的解剖是他的社会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问题:鲁迅用于改造社会的方法

    他主张用暴力去推翻现存的政权,而不是温和的社会改革。这与他的历史观是有因果关系的。照他看来,这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社会,一潭死水,只有诉诸暴力革命方能起死回生。例如他力主对敌人要以牙还牙,做针锋相对的斗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里说:“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这篇以痛打落水狗为喻的文章要人们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要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对于三一八,他预言“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会出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学界普遍的认识是1927年以后,鲁迅从一个进化论者逐渐转变为一个阶级论者。1927年4月10日写的《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有掩饰不住的对于革命成功的欣喜之情。他总结说“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而已集》)

    鲁迅曾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持肯定态度,给予积极的评价,称赞列宁是“革命的老手”,对俄国的国内建设成就高度评价。他说“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却是的确的。”正是出于这一点,毛泽东说,他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心有戚戚焉。毛泽东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鲁迅革命理想的切实表达。《新民主主义论》里对鲁迅有极高的评价: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空前的民族英雄”。

    总之,在社会改造的问题上,鲁迅更多地选择了破,而不是立。也许是形格势禁,鲁迅没条件也没有时间思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剧烈而尖锐,立的问题也还谈不上。也许是我们对于鲁迅先生的要求太苛刻了,先生本身是一个文化人,我们不能要求他作一个政治家。但事过境迁,现代国家一经确立,如何去管理国家,如何维护自由、民主,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