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小小人物”
汪 洁
【摘要】鲁迅小说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经典文本具有其永恒的魅力,如何在熟悉中找出它的陌生,在陌生中品味它的熟悉,真正使学生理解鲁迅小说的内涵和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找准切入口。与鲁迅小说的主人公小人物相对而言的小小人物就是一个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切入口。本文主要探讨何为小小人物,他或他们在鲁迅小说文本中的作用,我们如何进行教学切入等问题。
【关键词】鲁迅小说;小小人物;教学切入口
19世纪初期,著名文学家普希金作为俄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在俄国文学史上开创了描写“小人物”的先河,如《驿站长》中的“驿站长”维林。而鲁迅小说中也有很多小人物,比如《药》里的华老栓、华大妈,《明天》里的单四嫂,《故乡》中的闰土,《风波》里的七斤老太,《白光》里的陈士城,还有孔乙己、阿Q等。
阿Q、闰土、祥林嫂、爱姑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就他们在作品中的地位而言却是大人物。而那些小小人物如卫老婆子、王九妈、小栓等,因为小说中的地位再加上他们在作品中的出场只有很少的一点笔墨,甚至只有几句话,因此常常被忽视,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是一笔带过甚至根本没提,使得鲁迅作品的教学始终就是围绕那几个约定俗成的人物,让作品的理解在熟悉中陌生了。
这些被忽视的小小人物大多具有这样的特点:
1.从作品中的出现频率讲,这些小小人物出场次数很少,鲁迅只花一点点笔墨在他们身上,甚至只有几行字词。
2.从身份、生存状态来讲,他们和小说中主人公一样大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生活景况大都不尽如人意,有些更是为三餐生计而四处奔走。
3.从性格、品貌来讲,他们大都是善良、勤劳、本分的良民,有些是非常的热情和善良,可能有些小心眼、有些小心计,但绝不是一心想去干伤天害理事的恶人。
4.就小说的情节、结构来讲,没了这些小小人物,小说的情节、结构就不完整,甚至会影响小说整个的结局,决定小说主人公的命运。
5.就小说的主题来讲,有助于国民性问题的深入,与小说主人公一起对主题起升华或探讨作用。
6.就与小说主人公的关系来讲,常常连一竿子打不到头的亲戚关系都不是,这些小小人物常常是出于善良的目的出现在小说主人公的身边,出于善良的动机影响或左右主人公的思想、行为甚至命运。
这些小小人物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有别于阿Q、老栓、吕纬甫这样的典型人物,他们很渺小,但很真实,他们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就更为真实、纯粹和富有生活气息,关注这样的小小人物,把他们作为鲁迅小说教学的切入口,可以探讨国民真实的生存状态,有助于对小说主人公的深层理解;有助于把握鲁迅小说的叙事角度,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有助于深入分析鲁迅小说的情节结构的布局,把握作为鲁迅小说的情节结构的特点;有助于深入探讨小说的主旨,真正意识到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问题。
笔者教学鲁迅经典小说《祝福》时,特意就卫老婆子这个小小人物对祥林嫂命运的影响和这个小小人物的存在在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作用为切入口展开课堂教学。一是由于这个小小人物卫老婆子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或是教学中忽视和缺乏深入理解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新鲜感;二是把握了这个小小人物有助于窥一斑而见全豹,深入探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性问题;三是可以从这个小小人物的存在中了解鲁迅小说在情节结构上的一些特点。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关注这些小小人物呢?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言行透露出的思想观念;关注这些小小人物有无对作品主旨表达的影响深浅。为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对小说进行阅读和学习。
1.边读边圈出写卫老婆子尤其是她对祥林嫂前后不同态度的言行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有人说“没有卫老婆子这个人物也就没有祥林嫂这个典型人物形象”,你认同吗?
3.关注卫老婆子的存在,对你理解小说的主题有什么帮助?
4.关注这一类人物,对你阅读鲁迅小说有什么启示?
这四个问题是环环相扣的,课堂中学生由易入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讨论形成了这样的一些观点:
①这个小人物的每次出现都会影响或是左右着祥林嫂的命运走向,是小说情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②卫老婆子非常正常地帮祥林嫂婆婆“带走”祥林嫂的事件与小说中那些善女人、柳妈等人的事件相互照应,反映出这个社会的“正常态”,这个非正常的“正常态”的社会的存在,丰富和完善了祥林嫂的悲剧人物形象。
③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这样地把她往死里赶,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走向死亡。卫老婆子也在此列,让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国民的现状、世道的“正常”。
④阅读鲁迅小说要关注这些小小人物,这些小小人物的设置和作用是值得我们好好把握的。
由此可见,课堂上我们阅读鲁迅小说,不仅要关注主人公,更要关注那些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的小小人物: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所呈现的小说的时代背景;关注他们与小说主人公的联系。这堂有关卫老婆子这个小小人物命运走向的课,有力地揭示了鲁迅小说所要探讨的国民性问题,促进了学生的思索,完成了一次对鲁迅小说的阅读探讨。
但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止。平时在鲁迅小说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上,我们一贯从小说三要素上入手,关注主人公形象及意义,探讨小说的主题,很少会花时间去关注那些被忽视的小小人物,而恰恰是这些小小人物能给我们带来新鲜又熟悉的感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教学切入点,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所谓教学切入点,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作者在安排文章中的人物时,总会穿插有关键人物,这个人物有时是主要人物,有时却是次要人物。在具体的文章中,关键人物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是引起事件,有的是穿针引线,有的是扭转局势……分析课文时找准关键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鲁迅早期小说总是一组组小人物的画卷。我们知道在鲁迅早期小说《呐喊》《彷徨》中,是没有英雄的,多的是小人物,可以说是小人物的世界。从那里我们认识了阿Q、闰土、祥林嫂、爱姑他们,这些人大都是被讽喻的,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鲁迅一贯坚持批判、深究的麻木、愚昧、保守、落后的国民性问题。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认识这些人物身边那些被“忽视”的小小人物,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结合小说主人公,深入地把握鲁迅小说的国民性问题;另一方面还能把握鲁迅小说的主旨问题。“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追求的境界。笔者以为老师们不仅要“教其文”,更要“促其悟”,找准语文课堂教学的切入口,使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同时也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当然选择教学切入点要注意两点。第一:切口要小巧,视野要宏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往往切点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第二:要透辟深刻,切点中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这个切入点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切而不入,事倍功半,甚至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路,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