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设备 让生活和自然融入音乐课堂
摘 要:多媒体设备的利用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当今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多媒體设备具有图音并茂、动静结合的优势,对创设教学情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充实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融合大自然,增强情境感染力;巧妙设计游戏,强化教学情境三个方面来探析如何在教学中高效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学习音乐。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教学情境;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40-014?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2-0089-02
引 言
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会唱歌的教学目标很容易实现,让学生体会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的教学目标却很难实现。创设教学情境是音乐教师努力探索、实践的方向。在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多媒体设备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便利。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绝不是简单地为歌曲配上几张图片。歌曲情境是歌曲的旋律、歌词、情绪等因素综合起来所体现出的一种状态和意境。这要求授课教师在透彻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在备课时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二次创作,将所理解的歌曲意境用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创设出贴合歌曲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思路和技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生动和具有感染力。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如何巧妙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灵动的教学情境。
一、充实教学内容,扩充教学容量,创设教学情境
音乐教材中的学唱歌曲和欣赏曲目,无论题材还是背景都是十分多元化的。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儿歌,如歌曲《大鹿》《十二生肖歌》等。学习这类歌曲,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但当学习《侗家娃娃幸福多》《金孔雀》等少数民族民歌改编的歌曲时,学生很难理解歌曲中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一些革命题材的歌曲,如《儿童团放哨歌》,学生也很难把握歌曲中那种斗志昂扬的革命热情。
音乐教科书中的曲目种类多样,有国外的圆舞曲和交响曲、中国的民歌和戏曲等类型,没有相关生活经历的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对此,教师应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补充乐曲的背景知识,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补充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地域特色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熟悉甚少接触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歌曲《金孔雀》为例,这是一首充满浓郁的傣族风情的歌曲,但是学生很少接触傣族的风土人情,很难理解歌曲的异族之美。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傣族山寨”的教学情境,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傣族人民独特的衣着打扮和生活习俗、异样的民族建筑,让学生初步认识傣族文化,感受傣族淳朴的民风;然后,再用视频展示傣族人民庆祝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傣族山寨,受到傣族人民热情的感染,在这样的情境中,再以傣族姑娘跳孔雀舞的图片或视频导入歌曲《金孔雀》,学生自然能体会到这首歌曲的旋律美及独特的舞蹈美。学生一边想象着傣族姑娘穿着华丽的服装跳着魅力的孔雀舞,一边演唱歌曲,自然能将歌曲唱得富有情感。
再如,《十面埋伏》是一首描绘楚汉战争中垓下决战场景的琵琶独奏曲。在欣赏乐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乐曲表现的西楚霸王项羽当时面临四面楚歌,走上绝路却义无反顾的悲壮场面,教师可以播放电影《西楚霸王》的片段,配上乐曲,创设垓下之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边看边听,从而更好地理解乐曲表现的含义,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1]。
补充课外资料,创设教学情境虽然简单便捷,但是课外资料不能滥竽充数。教师从网上收集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筛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课外资料,从而创设出理想的教学情境。
二、将大自然收入课堂,增强情境的感染力
如果能来到幽静的小河边,闻着花儿的芬芳,倾听着小河的流淌,学唱《春天的小河》一歌,学生自然可以感受到歌曲表达的情感。如果能走进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树叶的清香,学生一定能将歌曲《绿叶》中那种爽朗且富有生气的情绪演唱出来。教师无法把音乐课堂搬到树林里、河边,但是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把阳光、花儿、流水带到音乐课堂上。多媒体设备最普遍的应用是将声音与图像相结合。有的教师担心打着创设教学情境的旗号,简单地放放图片、播播音频只是走走形式。确实,在当前的教学中,为了方便省事,这样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的大有人在。但是,教师如果稍加用心,将声音和图片与教师的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就可以创造出十分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夏夜》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歌曲所描绘的夏天的夜晚那种宁静清幽却又不失活泼生机的意境,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漫天星空、知了唱歌、萤火虫飞舞的夏夜情境,可用PPT先展示一张以深蓝色为基调的图片,图片上有皎洁的月光、珍珠般的星星及动态的萤火虫光点,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接着播放小河流淌的音频,并将其设置为循环播放;片刻之后加入青蛙叫声,并将其设置为循环播放;最后再加入知了的叫声,让流水声、青蛙声和知了声相互交织,形成夏夜里最美妙的交响曲。此时,教师可再搭配拟人手法的旁白,如青蛙在荷叶上自由地歌唱,知了在茂密的树叶里嬉戏,视觉与听觉刺激双管齐下,引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再如,在教学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可以不呈现画面,而是让船桨划动水面的声音先悠然飘出,如烟雾般环绕在教室中。学生闭上双眼,随着流水的节奏摇曳身体,身心渐渐走进歌曲的意境之中。这样的声音效果紧紧扣住歌曲内容,将学生的意识牢牢抓住,起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2]。
三、巧妙设计游戏,提高学生参与性,强化已创设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独特的学习心理。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却又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即使已经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也不能保证二十分钟过后,学生还能全神贯注于课堂教学内容上。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开始时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还要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各种有趣的教学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温,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强化已创设的教学情境。
歌曲的教唱环节必须有适量的节奏、视唱或听力练习。对于懵懂的小学生来说,这些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古板。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无论创设了多么生动的情境,到了教唱环节,如果不设计一些亮点再次“笼络人心”,这一环节就会成为学生“走神”最严重的环节。因此,教师必须给枯燥的教学内容套上富有童趣的教学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能让学生寓学于乐。PPT中的一些动态效果可以帮助教师制作一些精致的小游戏。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小朋友的家》一课时,这是一首赞美卡通王国,表达儿童对卡通的喜爱的儿歌。有的教师会在课堂教学开始时为学生创设卡通王国的教学情境,用各种各样的卡通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到了教唱环节,连续的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是这首歌的难点,再加上新课程标准要求三年级学生要初步形成视唱能力,视唱旋律成了这首歌的教学重点。教师如果带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学唱八个小节较为密集的音符,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如利用PPT设计一个摘果实的小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教师可以把八个小节旋律拆分并打乱顺序,把八个小节分别贴在八个卡通人物的头像上,制作成八个卡通果实,再把八个果实贴在一颗卡通树上,并设置好运动路径,每点一个就会自动落下。在教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范唱一小节旋律,让学生在听到后迅速找出是八个果实中的哪一个,找对了的学生上台来摘下这颗果实,并带着全班学生唱一唱果实上的旋律。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还教学了视唱的重难点内容,而学生不会感觉到学习困难,只是觉得参与了一个欢乐的小游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这样一个小游戏,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课堂气氛轻松欢快,还能鞏固和强化教学开始时创设的卡通王国的教学情境。
结 语
多媒体设备具有绘声绘色、动静结合的特点。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设备,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3]。多媒体设备为课堂音乐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不仅扩充了课堂教学内容,还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接受音乐教育,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推动了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音乐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音乐专业素养,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才能让多媒体设备与音乐教学摩擦出最耀眼的火花。
[参考文献]
马春香.音乐教学多媒体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0):28.
郑永军.小学音乐多媒体应用对学生聆听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34.
丁寅科.初中音乐教学多媒体运用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28.
作者简介:史骏娇(1990.6—),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