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剧”历史沿革与未来发展
李欣
摘 要:日本教育学家小原国芳一生专注教育事业,提出“全人教育”、“尊重个性”、“自学自律”、“劳作教育”等理念,并进行教育实践。其中“学校剧”是小原国芳所独创,他认为学校剧是集国语、文学、历史、歌咏、舞蹈、体操、图画、劳作等学科合而为一,以培养真善美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古至今,中日两国积极开展教育文化交流。深入研究“学校剧”,不仅可以理解日本文化教育理念,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的落实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校剧; 美育;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4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3-146-002
小原国芳是纵贯日本大正时期、昭和初期的民主教育学家,其一生的教育思想都通过创办玉川学园得以体现。其中“学校剧”是小原国芳独创,以一种综合艺术的形式将各科课程——国语、文学、历史、歌咏、舞蹈、体操、图画、劳作融为一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二次大战后,1968年学校剧在欧美五国巡演,并受到教育各界的称赞,从此享誉世界。现在,学校剧早已作为一门学科普及到日本全国各个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如此,学校剧还作为德育和美育的重要环节,肩负着道德实践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
2016年我国提出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其中主要表现就包含人文底蕴相关内容。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就是新时代中国学生最首要的任务,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日本学校剧的研究,试图寻找我国文化教育的开展方向。
一、“学校剧”的起源与价值
说起学校剧,在概念上,国内所出版的教育类词典至今没有准确的定义。例如1982年的《教育学名词浅释》、1987年《教育词典》、1988年《教育百科词典》等,均未收录“学校剧”的定义。在建国前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教育词典》将其解释为“利用儿童之模仿性以联系其发表能力,因而举行之表演活动,称为学校剧。”[1]石叔明将其解释为:“由学校集团分子——学生及教职员——单独或混合地组合、研究并演出,给以学校集团内外分子——民众或学生及教职员——观赏、娱乐或宣传教化的一种戏剧。
以上概念知识从学校剧的组织形式上进行解释,表现形式也只是简单概括为“表演”,更没有体现其在教育中的作用。可见,国内对学校剧作为课程还是比较陌生的。
其实,学校剧在教育上算不得一种新的尝试,“它是一件历史很古的事件”。[2]根据《教育大辞书》中描述,学校演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的教育中,孩童可以暗诵或表演古希腊戏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作品;音乐学校的男孩刚刚学会阅读便开始熟背《荷马史诗》,并且老师会让他们像演戏一样表演诗中所描述的动作。希腊社会不仅有盛行演剧的事实,同样还将这种表演形式运用到教育之中。戏剧对儿童的教育具有感化的作用,不过戏剧的优劣也会对儿童产生不同的影响——妥善的戏剧可以使儿童感情优美,行为高尚;低劣的戏剧会使儿童感情恶劣,行为卑鄙。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害怕雅典儿童受到不良戏剧的影响,在《理想国》中一再强调儿童适宜于发展人格的戏剧接触,对于脚本、诗歌、寓言等内容的选择都需要仔细甄别。这些史诗说明当时不仅产生了学校剧,而且对学校剧的种种问题都进行了讨论。但古希腊与现代社会在“学校”概念上已产生差异,故而在众多文献中,都以“儿童剧”这一名词所表达。
其后各个时期,教育与戏剧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各个时期的学校也都有演剧的传统,即使在最黑暗的欧洲中世纪时期,寺院院校也允许学生演剧,但这段时期学校排演的戏剧,多以宗教剧和语言剧为主。
之后,经历了文藝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后,无论是新教,还是旧教,各种学校都重视演剧活动。此时的演剧主要注重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注重修辞和表现的训练,其二作为与宗教斗争的手段,更加注重剧情内容。此外,由于各国民族语言的兴起,一些拉丁语的剧目转变为各民族语言,从而推动了各国民族语言的发展。如英国的学校演剧更加侧重于练习英语,外在锻炼语音语调,内在修养态度。
但在欧洲“新学校”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中,虽然也流行一股艺术教育的运动的风尚,但学校剧的地位已渐渐被其他分科艺术教学所取代。欧洲与美国部分学校虽然还保留着演剧的传统,但活动渐渐被唱歌、舞蹈的单一表演所取代。故而,此时的学校剧被称为“唱歌剧”、“歌舞剧”。
二、小原国芳“学校剧”理论
1929年,日本教育学家小原国芳创立日本玉川学园,将自己的“全人教育”思想赋予实践。小原国芳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在德、美、圣、体、劳六个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不仅在各科教学上贯彻这一方针,而且创造了与西方有所不同的学校剧。在小原国芳的《学校剧论》中说道,“演剧完全是综合的艺术,是艺术的顶点!”[3]小原国芳在戏剧理解的基础上,认为“剧=各种艺术的表现+演员的现身艺术。”[4]演剧是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将唱歌、手工、图画、律动游戏等综合在一起的教学活动。同时,他还在文章中提到,将演剧形式与日本传统歌舞伎结合起来,不仅普及了日本传统文化,同时通过传统剧目的表演,对学生进行具有本土化的美感教育,追求“全人教育”中艺术教育在于美的理想。这种美不仅仅是外表上的、形式上的美,而是由灵魂到肢体,由内向外抒发的美。他认为这种美的教育是净化人类道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崇尚但丁“人在崇拜美的过程中,自己渐渐成为完人”[5],认为学校开展学校剧是非常必要的。
(一)学校剧具有综合艺术价值
小原国芳认为,美术、音乐、手工等分科的艺术教学,无法体现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分科教学虽然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但在这种教育下,学生一旦脱离学校就会无法融入社会生活,无法成为真正的社会人。社会生活中,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学校的教育效果就是在破坏事物之间的整体性。小原国芳指出,在物质世界中,单纯的用数理去看待问题,得出的结论都是标准的1+1=2。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这种看似“真理”的结论却无法为人们的行为得出“标准答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处,都是1+1=2+X的效果。而学校剧,就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思所学,用联系综合的思维思考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学校剧让孩子的生活充实,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在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立场下,艺术的教养应该让人的人格返璞归真。只注重学科课程的学习,是缺陷的、狭隘的、营养不良的教育。学生在繁重的、毫无趣味的学科学习中无法提起兴趣,也是对人格发展的一种阻碍。而学校剧可以充实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学生通过演剧,身体力行的感受生活的本质,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三)有利于剧的革新
根据日本当时社会经济困难,一些传统戏剧形式传承于戏曲氏族之中,外加观众和剧评人都是未受艺术培养的人士,日本艺术中对剧的改革一直停滞不前。小原国芳提倡日本传统的歌舞伎、学校剧等传统曲艺摒弃“门第之见”,鼓励学生们在学校中演绎传统剧目。这一方面丰富了学校剧的戏剧形式,使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开花结果;另一方面使得濒临堕落的传统曲艺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
(四)涵养德性
演剧有助于品德的涵养和道德的教化,这在教育史上是得到过验证,毋庸置疑的事实。小原国芳认为,优良的教育剧剧本需要包含人生观、道德观,甚至宇宙观的道德教育内容。剧本不仅要具有普世的价值观,还要兼具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剧本的选择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在表演中人物的行为活动价值都在考量之中。
(五)举办校园祭,让学校生活文化化
日本的学校环境是严肃、毫无趣味的。面对灰白的墙壁,在严肃、无趣的校园氛围中学习,严格遵守分数之上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日本学生自杀率高的主要原因。为缓解紧张的校园氛围,使得学生在“分数”的压力下得到解脱,并且回归属于儿童的本真,小原国芳提倡“校园祭活动”。在日语中,“祭”意为节日,“校园祭”即为学校节日。在“校园祭”期间,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进行节目表演,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祭”不仅使学生繁重的课业生活得到缓解,同时使各级各类学校形成特有的校园文化,通过节日进行公示也是对学校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小原国芳在《学校剧论》中还详细阐述了学校剧是综合学科的运用,在准备过程中还会培养对与戏剧相关工程的技能、会激发孩子对艺术的表现能力、促进家庭模式的改革和社会的道德教化等等。
三、我国“学校剧”开展方向
我国近代开始,就已经能开展学校剧运动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且对中国戏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的“春柳社”上演过小仲马的《茶花女》,[1]同年部分社员转战上海成立“春阳社”,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上演“新剧”[6],都属于学校剧的范畴。
但我国现代学校,各级各类学校却难见学校剧的踪迹。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课业繁重,无心关注与考试科目无关的教育活动;第二,家长思想还禁锢在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中,不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教育剧活动之中;第三,学校没有具备综合艺术素养的教师,无法指导学生自发地演剧活动;第四,在学校及教育相关部门,没有明确文件关于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分科课程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开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普及。但对于综合实践课程如何开展,以何种形式开展一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效仿日本的学校剧,不仅可以有效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同时也可以实现多种教育目标。
(一)在学校开展学校剧活动,可以使多种学科相结合运用,以达到综合的目的。活动课程也成为经验课程,学校剧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脱离书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通过研读剧本可以加强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道具的制作,不仅是考验学生的色彩运用、动手技能,同时也是使学生创立三维空间立体模式最行之有效的锻炼等。
(二)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学校剧,可培养班级凝聚力,有助于学生人格的良性发展。剧的表演形式绝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团队协作。有别于传统分科课程的独立学习,以学校剧形式的综合活动实践课程是考验团体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参加学校剧活动,在团队中学会分配任务、学会服从安排。经历过这项活动课程的学生,更能理解团队或班级的意义,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良性发展。
(三)学校剧是教育机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途径。学校剧剧本的选用一般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进行改编,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中的寓言故事数不胜数,极具教育意义,显然是学校剧剧本的首选。学生通过对经典名著的演绎,可加深对传统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加强传统美德的感化。德育与美育双管齐下,使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思想之中。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加强对文化教育是树立“文化自信”最关键的一步。国家的课程改革逐步推进,从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学生小命根”的分数逐步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学校以及家长们关注的课题。从2008年起,我国教育部就开始颁布“京剧进校园”活动,由北京各中小学试点开展,到现在全国遍地开花,已初见成效。未来国家及地方更应以学校剧的形式开展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化教育活动,共同迎接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家菊,舒新城,等.中国教育词典[M]上海:中华书局,1928
[2]毛秋白.儿童语学校剧的变迁[J]教育学,1935,1(6):174
[3][4]小原国芳.小原国芳選集5:学校劇論[M]玉川大學出版部,1980
[5]小原国芳.小原国芳選集3:全人教育論[M]玉川大學出版部,1980
[6]张礼永.学校剧的历史与价值[J]基础教育,2016(6):51-56
[7]谭霈生.戏剧[M]//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戏剧》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8]許启伟.小原国芳艺术教育思想述评[J]日本问题研究,2005,(1):60-63.
[9]李谊.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
[10]王志远.试论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1990
[11]刘维俭.小原国芳的育人思想解读[J]常州工学院报(社科版),2005(6):111-114
[12]李谊,周婷.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理论构架及其渊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6(03):82-84
[13]徐淑猛.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4]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M]刘剑乔,由其民,吴光威,译.人民教育主板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