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韩军
【摘 要】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的信息处理模型,可以使较为复杂的知识体系得以直观化、体系化呈现。从学科内容的性质来看,小学语文习作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得到直观化呈现。本文从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实践出发,探索运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实效的路径。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习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1
现代教学越来越强调系统性、体系性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提升信息整合能力,是现代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中,如何引导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掌握习作的基本逻辑能力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利用思维导图立体化呈现中段习作知识,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价值。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一种信息流程呈现模型,思维导图最近几年刚刚兴起,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思维导图一般通过电脑软件制作,既可以利用传统的办公系统软件,也可以利用现代专业思维导图软件绘制,从操作来看,具有一定的简便性与直观性。从应用领域来看,思维导图主要用于进行流程展示与梳理,从受众角度来看,可以让复杂的知识一目了然,得以直觀化的呈现[1]。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整合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脉络,对于提升教学实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形成逻辑思维框架[2]。小学语文习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帮助学生建立对习作的兴趣,找到习作的灵感,掌握习作的基础技巧,最终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的意义
第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的学习阶段,因为小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不久,还处在没有学习兴趣,缺乏足够学习主动性的阶段。思维导图使用五彩的颜色、形象生动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语言,能够更直接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小学生的感官感受,从而避免了课堂过于枯燥乏味,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流程,搭建基本的写作框架。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写作时不知如何下笔和无话可说,也就是不知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流程,不会搭建基本的写作框架,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重要难题。
第三,实现课堂中心的转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习作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缺乏一定的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使课堂中心转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小学语文中段习作的知识点通过一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模式呈现,能够有效提升语文习作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3]。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导入理论知识的教学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理论的讲解之前,需要有一个较好的切入点,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新知识的引出和讲授,思维导图就是理想的课堂切入点。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可以在正式讲解新知识之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直观的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作为教学突破口,很好的契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科学选取思维导图,让学生可以自然进入到习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当中。
(二)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制作写作提纲
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习作提纲的制作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思维导图的优点,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式写作提纲,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梳理写作思路,明确写作的方向,整理和挑选写作素材,并根据思维导图抓住关键词,明晰写作的要点,安排好文章结构和详略分配。如图1,要写一个关于小鸭子过马路,行人为小鸭子让路的作文,可指导学生制作写作提纲,构建故事的起因、时间、经过和结尾这一框架,在故事的经过部分着重对小鸭子和行人两部分主体进行描写,其中,可以进行展开刻画的是小鸭子的语言、动作、神态,在行人眼中小鸭子的外形、数量、语言,行人的语言、心理、神态。在故事的结尾小鸭子顺利通过了马路,学生可以在结尾处点题,点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中心思想[4]。
(三)利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想象是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思维[5]。举例来说,在进行《我的……》作文题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举例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对《我的妈妈》的导读,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对于这类题目的写作形式和内容,对整个题目有更加具体的把握。随后,教师可以再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想象拓展,通过联系身边的人和实际经历进行想象,从而跳出《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老师》这些题目,拓展到生活中自身感觉印象比较深刻的人、事、物、景,例如《我的童年》《我的家》《我的黎明湖》。
(四)利用思维导图丰富学生的表达
文字表达是习作学习的最后一关,也是习作学习的难关和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为学生整理和展示常用的词汇,并帮助学生了解提高词汇量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词语,增强语文习作的语感,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信息呈现模式,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知识得以直观化呈现,更便于学生的掌握,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习作理论体系,提升习作技巧,丰富习作表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有效性,是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教学工作者应继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瑜.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5,5(17):177.
[2]应依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3]赖淑亮.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9):130-130.
[4]黄文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19):41-41.
[5]王家梅.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