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筋”的范理

孙贵颂
明朝有两位清正廉洁的官员,可称楷模。一位是杨溥,另一位是范理。
宣宗时,杨溥任宰相。他的儿子从老家湖北到京城看他。路遥知人力。杨公子过千山,涉万水,最后顺利抵达目的地,拜见父亲。
杨溥问儿子:“这一路上,很辛苦吧?”杨公子答道:“不太辛苦。一路走来,都有当地领导亲自接待安排,住的是星级宾馆,吃的是山珍海味,条件挺好。” 原来,在杨公子经过各地官员所管辖地盘时,都是好酒好肉地被伺候着。有马匹的提供马匹,有轿子的提供轿子,没有马匹、轿子的,也会派个衙役帮着杨公子搬搬行李。这可是一个接近宰相的大好机会,机不可失,万万不能错过。
杨溥又问:“一路守令闻孰贤?”各地负责人哪个最好啊?杨公子答道:“儿道出江陵,其令殊不贤。”也就是说,各地负责人都不错,对我都很热情,只是经过江陵县时,那个县长很差劲。这个杨公子,就像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一样。据说,逢年过节时,慕市长只记住了没来送礼的人,而谁来送了礼,却记不清楚。杨公子也没有记住那些热情招待他的官员,而只是记住了对他最不好的江陵县长。
杨溥一听,来了兴趣。怎么回事啊?杨公子愤愤道:“待儿苟简甚矣,乃天台范理也。”他招待我太马虎太简单了,简直没把我放在眼里。老爸,这个人的名字叫范理。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杨溥听了儿子的话,没说什么,却暗暗把范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过了不久,杨溥就向皇帝推荐,提拔范理为德安府知府。范理上任之后,为政有方,治理有道,深得百姓拥戴。不久,又荣升为贵州左布政使,当上了省长。
后来,有人提醒范理,你从一个小县长,提拔当了市长;又从市长,提拔当了省长,这些都是杨宰相的功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得感谢感谢人家啊。官场上都时兴送钱送物,不是钞票就是金条,不是特产就是房产,你怎么也得出点“血”吧?贵州这个地方,有那么多的土特产,还有宰相最爱喝的茅台本地酒。你每年少不了要向朝廷进貢,顺便给杨宰相打个包裹,也是常理。然而范理把这些话都当成了耳旁风,根本不往心里去。
又有人劝范理,不送礼就不送吧,你给宰相写封信,感一下恩,道一个谢,美言几句也行啊。可是,这个范理就是一根筋,认死理。非但不领情,还说什么“宰相替朝廷用人,不是私情,为什么要道谢”,坚决不干,依然故我,只是默默地干好本职工作。也正因此,后人称范理为“江南清官第一”。
范理真的不知道感恩吗?不是。杨溥去世,范理放声大哭,长跪不起。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