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及安全教育分析
摘 要:随着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频发,校园安全意识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如何防范校园安全问题、开展安全教育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就当前我国中小学存在的校园安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教育对策,以减少校园伤害事故,保障我国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2-0008-02
引 言
校园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家长、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健康、安全地成长,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频发,脆弱的校园安全环境暴露在大众视野中,如何防范校园安全问题、开展安全教育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
一、相关理论基础
1.校园安全与安全教育
校园安全是指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状态,身体、心理等多个方面不受到伤害。校园安全与学生、教师、家长、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概率,已成为中小学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安全教育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媒体宣传、政策指导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增进学生的安全意识、丰富其安全知识、提高其防范预处理安全事故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活动[1]。
2.中小学面临的安全问题类型及特点
(1)中小学面临的安全问题类型
校园除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及犯罪行为外,还包括学生自身心理问题。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相比成人来说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如不及时进行调整和疏导,就很容易发生一些偏激的行为,造成安全事故,如长期抑郁导致自杀。
在中小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中,重大安全事故对家庭、学校、社会造成的危害都是很大的,大多會对师生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损害。事故大多包括自然灾害、交通事故、踩踏事故、食物安全等。但是中小学生面临的重大安全事故,大多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不管是放学之后学生步行、乘车、骑行回家,还是由校车接送,都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同时踩踏事故在中小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大多中学的教学模式都是统一时间上下课,因此学生都会大规模地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因此踩踏事故很容易发生[2]。
违法犯罪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会直接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害,如果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会降低师生及家长在学校的安全感,会严重扰乱学校的生活秩序,因此,违法犯罪行为是学校安全防范的重点。其中,中小学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包括两类,首先,是社会人员对学校师生实施的犯罪行为,如抢劫、盗窃等。其次,是针对中小学的人员犯罪行为,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校园欺凌、敲诈勒索,还有教师给予学生过度的体罚等。
学生自身心理问题:中小学生都属于未成年人,年龄还较小,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如果受到挫折,而又没有得到教师及家长的开导时,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大部分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都是由于经历挫折而引起的不良情绪,自身却难以发现,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甚至抑郁的倾向。
(2)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特点
多样性:中小学校园不安全因素来源相对多样化,除校园学生人数相对较多,会发生一定的安全事故外,也因为校园周边环境复杂,治安相对较差,会引发一定的校园安全问题。
校园安全防范的脆弱性:首先,虽然社会对中小学的校园安全尤为重视,但是校园安全防范能力相对脆弱,很多中小学校的安防力量不够充足,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保安,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职责;其次,教师和学生在身体、心理方面都是处于易受害群体,难以抵抗外来的侵害,同时,由于校园安全教育没有落实到位,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社会敏感性:中小学生安全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一旦发生了校园事故,往往会引发学生、家长甚至大众媒体及社会舆论的抗议,慢慢地,校园安全问题也就发酵成了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最终导致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恶化,这样不仅会造成恶劣的影响,还会被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社会对校园安全较高的关注度来打击和报复社会。
二、校园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
1.学校管理不严格,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
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法保障学生的安全。例如,中小学门口的保安难以保证进入学校人员的身份,外来人员可能只是登记一个假的身份或者送点东西就可以直接进入校园,无法保证学生的安全;对食品卫生不注重,导致学生出现食品中毒事故。这些都是学校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导致的。
2.设备设施陈旧、老化,未进行定期修整或更换
教室、食堂、操场、篮球场等场所是学生在校期间长时间停留的地方,场所内一些老旧的设备、设施如不定期进行修整或更换,很容易造成学生安全事故,如教室灯管、窗户玻璃脱落,发生砸伤事故;操场运动器材腐朽老化,学生在锻炼时滑落受伤等。
3.教师综合素质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教授学生知识的责任,还承担着对学生安全保护的责任。大多数教师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但校园里也不乏极少数教师教育水平不高、道德素质较差的现象。
4.学生心理素质差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学生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都会被家人过分溺爱,使得其一旦在校期间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发生过激、自残的行为,从而导致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5.其他突发因素导致的伤害事故
一些自然灾害和人为引起的火灾往往都是不可预测的,每次發生都是出其不意的,很容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由于地震事发突然,好多在高层教室上课的师生难以做到自救和自护,加大了师生的伤亡程度。
三、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对策
1.加强安全教育
中小学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不能仅限于日常发生的盗窃、电子诈骗等,要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全方位的讲解[3]。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中小学必须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学生只对理论知识进行了解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实际操作加强自身的具体行为认知,这也就要求学校增加演练的次数。同时,学校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校园安全教育。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安全教育上侧重于学生对危险的了解,主要让学生明白个人安全的重要性;而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主要是让其了解和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培养其躲避危险的意识;到了初中阶段,校园安全教育主要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技能为教学目标。
2.拓宽安全教育形式,加大对安全知识的传播力度
学校在安全教育中要不断拓宽安全教育形式,突破传统的讲学形式,顺应时代潮流、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喜好,创新教育方式,利用各种时机开展中小学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加大对安全知识的传播力度。此外,学校在安全教育中,除了要进行理论教学,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因为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能力去应对生活中的危险,他们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遇到危险,或者是避免安全事故时,就可以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而这种反应是需要经过实践的演练才能够掌握的。
3.加强教师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
教职工对学生的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他们自身欠缺安全教育知识,就无法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所以,中小学校在注重教师基础学科的同时,更要强调对其安全教育能力的培训和考核,这样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教师就可以有秩序地组织学生逃离,以降低事故的损伤程度。
4.加强安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针对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这一问题,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不能仅仅把安全教育作为该课程教师或班主任的任务,应该让每个科任教师都树立普及安全教育意识,并在授课过程中讲解相关的安全教育内容,从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把安全教育与其他学科结合,把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生活中,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将安全教育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做到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5.完善相关社会问题
首先,社会应该重视对学校管理者及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这样学生才能够受到教师、学校的影响,从而形成安全防范意识。学校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对其进行训练与考核,这样教师才能在发生事故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逃离,降低损失。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地普及,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比教师、家长、社会对他们的影响还要大。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顺应发展趋势,对安全知识进行传播。例如,利用一些社会多媒体资源,将安全知识进行正面报道,通过网络来影响中小学的认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
结 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低龄群体,在面对一些安全事故时,存在一定的弱势。而在校园生活中,中小学校通过加强安全教育能够让学生进行正当的自护、自救,机智地处理社会中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和危险,从而有效避免校园安全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高鑫.班级管理视角下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锦州市A、B小学的调查[D].锦州:渤海大学,2018.
守佳丽,靳高风.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及安全教育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04):74-79.
郭玉涛,王国威,张迎霞,朱丹丹,等.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浅谈[J].学周刊,2019(12):161.
作者简介:赵汗清(1964.6—),男,山东青岛人,中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