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路云平
[摘 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高等学校很重视这项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队伍规划、教育培训、选拔任用、建言献策以及联谊交友等方面完善机制建设。
[关键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58-04
党中央于2012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2015年又召开了中央统战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些会议及文件不仅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加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出了总体设想和实现路径。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发现和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源头,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高校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高校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遵循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一、高校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高校贯彻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1]这些举措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推进协商民主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是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在政党层面,代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高校党委共同协商学校重大问题;在国家政权层面,人大代表中的党外代表人士参与民主选举,也参与诸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重大事项的民主协商;在人民政协层面,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积极主动参政议政,献计献策。
(二)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力量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由规模扩张、数量增长为主进入以提高质量和发展水平为主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向公平、质量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高校教师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基本要素,党外知识分子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智力和信息资源,是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理论的主要发源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基地。高校作为智囊团和人才库,党外代表人士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民主党派和各界党外人士,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各项决策的协商讨论和民主监督,可以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2]高校中的党外人才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在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
(四)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来自于校内各条战线、各个学科、各党派或团体的成员,也分散于各个学科专业,他们对所联系的成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统一战线汇集了各方面党外代表人士,他们在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中往往具有我们党不可替代的影响”。[3]他们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提出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或者表达党派成员的利益诉求,有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和校园的稳定与和谐。而且,他们与本学科的教师和学生有着天然的联系,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对周围的教师、学生以及所联系的成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群众联系优势,在校内广泛吸纳和反映来自各方面、各学科的意见与建议,为他们提供利益表达与诉求的渠道,才能更好地协调校内各方面的关系,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大学的和谐。
二、目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等学校是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源头,选拔任用党外代表人士是高校党委的重要工作。多年来,高校党委十分重视统一战线的工作,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党委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统战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大力支持、统战部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学院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不过,我们发现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视还不是普遍现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尽管大多数学校在选拔任用制度上有了一定的建立健全,但是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比如,高校内部在选拔任用干部的时候没有单独考虑党外人士的数量或者比例,中层后备干部也没有专门安排党外人士的部分,对党外人士的教育培养还没有稳定成熟的方式,党外人士实践锻炼的途径还不够多,等等。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不完善。高校以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中心,这也是大学制订发展规划的重点,因此,高校会制订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但是不会专门制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规划。其根本原因是,高校党委缺乏合理配置政治资源的战略思考,没有统战工作的先导性和前瞻性的意识,因而没有将党外人才作为政治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整体来布局。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就没有科学规划的可能性。
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制度不健全。党委重视不够,是导致制度不完善的根本原因。“党要管党,其中包括党要管统战。各级党委一定要增强统战意识,特别是党委负责同志要亲自主持研究统一战线重大问题,亲自做统一战线重要人士的工作”。[5]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战工作的关键,也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校党委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还不是普遍现象。党委的干部工作主要是通过组织部门来完成,党外干部作为高校管理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得到组织部门的关心与支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组织部门往往轻视党外代表人士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忽视他们的锻炼、成长与成熟。
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制度缺乏有效性。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是一个高知群体,科学文化水平高,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与思潮。而现代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扩大,东西方的各种新思潮在大学校园内滋生蔓延,因而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一旦缺乏指引,就会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培训制度,形成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教育的真空。
党外代表人士的建言献策缺乏制度化设计。党外代表人士通过建言献策提出高校改革发展思路的意见建议,如果没有校方的支持,就只是处在自发自由的状态,提出的意见也非常零散,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很多学校没有制度化的建言献策平台,没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党外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谊交友制度落实不够。与党外人士交朋友是我党的一贯作风,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与党外代表人士交朋友,听取他们对工作的意见、看法。现在很多高校党委的领导都是从专业教师中提拔上来的,没有统战工作的意识,不了解统战工作的政策制度。有的高校尽管从文件上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是具体执行时却没有认真落实,很多党委领导长时间没有与党外代表人士进行工作上、思想上等的沟通,不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无法做好党外人士的思想工作,更无法为他们提供任何帮助。
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一些高校的党外旗帜性人才匮乏,党外后备人才来源不足,党外干部选拔配备推进乏力,这些困难与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寻求解决的路径。
三、高校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因此,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要从机制入手,做好各项制度的规划和设计,在工作方法上进行改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建立队伍建设规划的机制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需要从顶层设计开始,要树立统筹党外政治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意识。队伍建设规划是队伍建设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因为党外人才作为高校师资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否则就容易形成一盘散沙,无法发挥资源合理配置的最佳效果。高校党委要集中力量,利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东风,整合全校党外人士资源,制定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整体规划。
规划的制定,要坚持分层分类培养的原则,树立储备后备人才的意识。根据中央、省委对党外代表人士的要求,立足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科学制定队伍建设规划。其中,后备干部队伍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要坚持有意识地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统战原则,科学地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计划,提高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有组织、有计划地广泛物色发现党外代表人士作为一项战略性和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要建立完善科学实用的指标体系,为选拔后备人才提供客观依据。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还要与学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统一起来,与学校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将党外代表人士的发展融入学校综合改革的中心工作中去,才能发挥他们为学校改革发展服务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教育培训的机制
教育培训是提高党外代表人士能力素质,推进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中央《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求,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强化教育培训,首先要重视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理论教育。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首要宗旨,以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首要任务,增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同心”思想,引导他们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要敢于创新,以良好的教育效果为首要目的,综合运用专题研讨、专家辅导报告、网络教学等形式,创新培训方式。
强化教育培训,要切实强化党外人士的实践锻炼,把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与完善党外人士自身素质的重要环节。中央强调要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仅仅从理论学习中很难获得,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体验与锤炼。通过不断拓宽党外代表人士的实践锻炼渠道,增加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实践锻炼的实效。坚持和完善考察调研、挂职锻炼、岗位交流等有效方式,特别是积极探索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等新形式,推动党外人士到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校内重要岗位或者公务机关挂职锻炼,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形式,为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专业突出、群众认同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三)健全选拔任用机制
“实践证明,搞好党外人事安排,加强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有利于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有利于保证各方面人民群众广泛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有利于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一起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4]选拔任用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做好党外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主要体现。
要建立选拔任用党外干部的长效机制。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涉及校内外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多个环节,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系统的、有约束力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高校党委要形成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严格按照制度与机制来运行和操作,杜绝选拔任用的随意性。如坚持选拔标准,即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丰富选拔办法,推广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做法,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健全会商制度,通过组织部门与统战部门的联合会办、联合部署、联合考察等方法,共同做好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
强化部门合作机制。由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涉及高校多个部门,完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选拔任用机制,就必须协调所有关联部门的工作,明确各自的职责。高校党委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尤其是党委统战部和其他党委职能部门之间,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有效的协调,部门间发挥自身优势,相互支持,通力合作,为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共同研究和部署工作,商定培养方案,下发文件,共同考察与推荐人选,不断完善党外干部队伍的建设。一方面,统战部门应不拘一格地对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进行选拔、发现、培养和推荐;另一方面,组织部门应对统战部门推荐的人才放心地使用。高校党委在对党外干部做出相关调动或者提拔决定时应该征求高校统战部门的意见,把党委领导下的由统战、组织和人事等相关部门相互协调的工作落到实处。
(四)完善建言献策机制
“凡属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召开各方面代表人士参加的会议,进行民主协商,广泛听取意见,这是毛主席、周总理给我们树立的光荣传统”。[6]建言献策是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成熟的重要途径。党外代表人士提出学校发展的方略,改革学校管理的思路,既为高校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也是党外代表人士思想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
学校党委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党外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建言献策提供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听取党外人士建言献策要形成经常化的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参加学校重要活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引导党外代表人士有序地参与高校民主管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建言献策。要便于党外代表人士能够有重点、有计划、有的放矢地出谋划策,如对征求意见的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凡是学校大政方针如党代会、全委会的工作报告、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涉及学校改革全局的重大决策以及其他师生员工关注程度高的重点、热点问题,都要组织党外人士进行协商,听取意见和建议,使决策进一步民主化、科学化。听取党外人士建言献策要形成程序化的运作。建立工作的领导机制,学校党委组织出题,支持党外人士调研,领导科学参考决策。建立情况收集制度,建设建言献策情况信息库,对党外人士的建议与意见进行分类管理,统一入库。建立反馈与通报制度,在收到调研报告和意见建议后,立即协调职能部门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并将情况通报相关党外代表人士。
(五)落实联谊交友制度
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是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途径和工作方法,党中央领导历来十分重视与党外代表人士交朋友。党委要从巩固和坚持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的高度,充分认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的重要意义。“要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包括老朋友、新朋友,经常听取他们对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党风与社会风气等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7]
高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渠道加强联谊交友。党委要建立联谊交友名单,党员领导干部发挥示范作用,带头深交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外朋友。通过交心谈心从情感上拉近距离,取得政治思想上的认同;通过通报会、座谈会、约谈等制度化的形式,畅通与党外代表人士意见沟通的渠道;通过思想引导、工作支持和生活帮助等方式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服务工作,为他们发挥才干营造宽松、舒畅的氛围。做到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使党外代表人士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与党委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从而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能够直抒己见,积极发挥作用的诤友挚友。此外,党委统战部门要成为“党外人士之家”,做好联谊交友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推动联谊交友上台阶、出成果。
[ 注 释 ]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3][4] 李瑞环.务实求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3,214,215.
[5] 《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俞正声出席会议并讲话》2015年1月21日,中央统战部网站.
[6][7] 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仲勋论统一战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15,473.
[ 参 考 文 献 ]
[1] 杜青林.扎实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J].求是,2010(8).
[2] 同言.中共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切实搞好安排使用[J].瞭望(新闻周刊),2012(6).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2012年2月.
[4] 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发[2006]15号)2006年7月.
[5]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发〔2012〕9号)2012年5月.
[6] 《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新华网2015年5月20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
[责任编辑:钟 岚]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