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文本 探寻思考人性

    胡传婷

    摘要:郑振铎的《猫》浅显易懂,讲述了三只猫的故事。平凡的小生命,见证了世态万象,寄寓了丰富的情感,包含了复杂的人性,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感悟。文本浅显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也接受了生命的无常;窥探到人性的复杂微妙,见证了人性的冷漠自私;还看到了弱者的卑微和人性的冷酷与回归。解读文本,分析寓意内涵,感悟思想情感,常读常新常喜悦,这是语文课堂永远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文本解读品读思索人性的思考

    郑振铎的《猫》是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浅显易懂,读起来像一篇散文。但作者曾经说过,这不是回忆录,也不是纪实。20世纪20年代,一方是五四运动期间,新青年接受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博爱等新思潮,一方是当局的残酷血腥镇压革命运动,同鲁迅等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当时作者无法看清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国家出路在何方,思想处于彷徨中,因为残酷的社会现实所限制,他选择了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家庭的故事》,《猫》是其中的第一篇。作者创作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身边的小事,来表现生活的真实,剖析人物的灵魂,表达深邃的思想。如何透过《猫》中浅显的文字解读深刻的人性内涵?下面是我在文本解读中引发的对人性思考的一些总结。

    一、感受生命的美好,接受生命的无常

    家中第一只猫是从邻居要来的毛色花白的小猫,因为外形娇憨可爱、性情活泼而惹得全家喜欢。最喜欢猫的三妹,时常逗玩小猫,小猫尽情展现了其讨人喜爱的优势。光阴溜走中,“我”晒着暖阳,看着可爱的小猫,心中满是生命的新鲜与快乐。这真是一幅“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美好画面!由于现实的不安稳,一只普通的小猫,给“我”带来了暂时的安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美好,宇宙万物皆有生命的可爱,即便是一只猫。可是世事变幻无人能料,如此讨人喜欢的小猫却日渐消瘦,鲜活的生命渐渐萎靡,全家先是很替它忧郁,三妹尽力想重新唤起小猫的活泼,可是都是徒劳,最终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为此三妹难过,我同样酸辛。美好事物的消逝难免使人感叹惋惜!无論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动物之间,感情的失去,伤心在所难免,唯有坦然接受!

    二、窥探人性的复杂微妙,见证人性的冷漠自私

    替补也许是忘记难过的最好选择了,于是第二只猫走进了“我”家。比起第一只花白小猫,这只猫更有趣、更活泼。它会爬树,会捉蝴蝶,竟然有时还傻傻地去街上晒太阳,简直萌化了爱猫的三妹和“我”!这一切淘气顽劣的行为在我们全家看来都是讨喜之处,都是因为爱!可是爱多了,总会患得患失,我们都为它提心吊胆,在享受小猫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总是隐隐心有不安。

    可是人猫情缘也有终了的那一天!某一日清晨,小猫不见了,全家都在忙乱地寻找,最终大家都不得不接受小猫亡失的事实了!一向不大喜欢小黄猫的张妈也连说可惜。这么可爱的小猫,为什么张妈不大喜欢?课堂讨论的时候一个学生说,张妈是家中的佣人,她嫉妒这只小猫呢!这孩子说得很直白,但是不无道理。是啊,在张妈看来不就是一只小猫嘛,哪里值得上一家人兴师动众地去爱?对比之下,自己每天勤恳地为主人一家付出劳动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人间百态,世事万象,可见人性的复杂微妙!

    后来终于被证实了,小黄猫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而且还是隔壁周家丫头亲眼所见!为什么邻居丫头看到却冷眼旁观,不加制止呢?对此三妹很不高兴,大加抱怨,而“我”也是满腹惆怅,咒骂那个捉猫的过路人。捉猫的过路人,是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只管爱自己所爱,而不顾别人的感受。可是周家丫头呢,却是另一种可怕的人,事不关己,不闻不问,这是冷漠无情的人。由此想到生活中当自私的人遇到冷漠的人,便发生了悲剧。冷漠人的不闻不问,给自私自利人做坏事开了绿灯。课堂研讨中,学生们讨论热烈。难能可贵的是,有个孩子联想到了重庆公交车坠江的悲剧事件,他说到如果那个夺方向盘的乘客不那么自私,如果在座的乘客中有一个人能主动站起来制止,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了!让七年级的孩子们接受一场人性的教育,这不失为一次好机会!无须我多说,学生自会明白,不做冷漠无情的人,更不能做极端自私的人。

    三、弱者的卑微和悲叹,人性的冷酷与回归

    因为过分喜欢第二只猫,而在这只猫失去之后,不愿触景生情,所以家里好久才不养猫。不过这也没阻止一只丑猫来到我家。比起前两只猫,这只猫却是被动到来的。同样是毛色花白,但并不看好,又很瘦,完全不具有外形相近的第一只猫的讨人喜欢的特质。这是一只可怜的流浪猫!我们家收养了它,体现了人性的温暖。人心是难以捉摸的,是微妙的!外形丑陋,又不活泼,不喜欢玩游,再加上忧郁懒惰的缺陷,这些无疑导致了它在“我”家始终处于若有若无的地位!

    因为对丑猫的忽视,妻子买了一对漂亮的芙蓉鸟,一家人对芙蓉鸟可谓精心呵护!相比之下,鸟和猫的待遇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了。丑猫常常对鸟笼凝望,它在凝望什么呢?是羡慕鸟儿受到的优待,还是自卑感慨命运不济?不管丑猫的内心多么丰富纯良,可是因为外表的丑陋,性情的忧郁懒惰,这无辜的凝望却给它带来了致命的结局!当张妈发现鸟被咬死一只的时候,“我”便一口咬定是猫干的,便立刻要去狠狠地惩戒一顿“凶手猫”!妻子难过的同时又无情谴责张妈。而张妈只有沉默无言。读到张妈的表现,一个学生的分析令人心酸,他说,张妈的命运和这只丑猫多么相像!这是生活中卑微可怜的弱势者,即使面对命运的不公也无力抵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平等,一直是我们所提倡的,可是要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终于发现了“畏罪潜逃”的丑猫,愤怒蒙蔽了“我”的双眼,“我”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打过去。而丑猫只能在悲苦地“咪呜”叫声中逃命。人有人言,猫有猫语!一声凄楚的“咪呜”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诉说?学生们的想象丰富而又充满人情味!有的同学说是小猫在对主人控诉自己的冤屈,有的说是小猫在竭力辩解!仔细观察文本中的插图,有细心的同学注意到了小猫的眼睛,说这对眼睛似乎满腹哀怨却无处诉说!这对眼睛在谴责人类的武断!

    真相大白,“我”发现自己错了,难过,自责!良心伤痛到如同被插上一根针,一根由自己暴怒、虐待交织一起磨就的针!此处的心理描写是全文的情感高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勇于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的精神,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他悲天悯人的珍贵情怀!透过文中“我”镜片后那双写满自责愧疚的眼睛,便能读出千万种意味!与人产生误解,可以道歉或是给予物质上的补偿,然而“我”面对的却是一只猫,它不能说话,不能交流,“我”想补救过失却终究没有机会!无法想象可怜的丑猫在最后流浪的两个月里是怎样的绝望!“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多么决绝的态度!一个爱猫的家庭永不养猫,不是因为不爱,是因为太爱而怕伤害!

    当“我”明白这只丑猫并非罪魁祸首后,彻底地对自己无情暴怒的言行加以批判。一个人能够勇敢地剖析自己灵魂深处的丑恶,多么难能可贵!这是人性中善良和正义本质的回归!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里说:“(本心)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浅浅的文章需要我们深深地品读。郑振铎的《猫》用浅易的语言讲述了三只猫的故事。平凡的小生命,见证了世态万象,寄寓了丰富的情感,包含了复杂的人性,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感悟。教学《猫》一课,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解读了作品中所表现的复杂的人性,同时带给了学生多层面的思考,读出了小说真正的思想精髓。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解读文本,分析字里行间的寓意内涵,感悟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常读常新常喜悦,这是语文课堂上永远的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丁?蔚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