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教师的“真性成长”
我之所以提教师的“真性成长”,是因为在我的视野之内,小学语文教师的“假性成长”问题十分严重。最突出的现象就是,不少被各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名优教师,其专业的含金量却难以匹配。教师的“假性成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一堂获奖的公开课从此“一课成名”,而这样的课往往是区域团队的学术意志和力量的集中呈现,这样的课往往被过度包装。而执教者往往只是一个执行者,无法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思考者。笔者曾听一位教师聊起他参加公开教学的经历,他说课到最后,已经没有自己原先的一点想法。更让人担忧的是“一课遮百丑”,因为能上公开课,教师专业领域的其他问题都被掩盖了起来。这样的教师,严格地讲,其专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更不应该成为我们培养教师的方向。
二是通过写“论文”、做“课题”跻身名优教师队伍。在当前学术风气不甚理想的背景下,一些教师通过“假科研”而登堂入室也不在少数。笔者所在地也有这样的教师,常能发表“高大上”的文章,但是其教学质量不被认可。这样的专业发展方向,也是十分值得我们警惕的。
我们究竟需要培养怎样的小学语文教师?
作为一个区域的小学语文带头人,作为一个工作室的导师,我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盘点工作室思路,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应当始终围绕着“打造真正有实力的语文教师”这一培养方向,具体地说,就是“接地气、会研究、有视野、上好课”。
一、接地气
人各有所长,教师也是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关注“各有所长”,而忽视了教师培养的逻辑前提,那就是教师的职业价值和专业尊严首先是在自己的教学现场来展现的。“接地气”指的就是工作室的成员必须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现场,更多地回到自己学生的生活处境去研究问题、改进教学、成就学生,同时也成就自己。只有自己的班级和学校才是自己专业成长的真正土壤。如果不树立这个观念,热衷于“秀课”,热衷于“试教”,热衷于“出名”,把学生和学校资源当作工具,那么我们的各类培训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我甚至认为这样的专业成长是“不道德”的。
作为导师,同样也要立足于学员的生活和工作处境中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工作室,所有的研修活动如上课、评课、交流,都是自愿申报、高度自治的。我以为,进入工作室的老师,首先是一个热爱小学语文、追求学术真理的人。而作为导师,我需要的是帮助他们做出专业的规划,陪伴引领他们成长。比如我对最近所带的30位学员,按照个人的学术基础和兴趣志向,把他们分为“习作教学改进” “低段教学研究” “教材阅读教学变革”“儿童阅读推广” “古诗文教学探索”等五个研修团队。工作室相应的主题活动往往由相应的团队承担。这样既锻炼团队成员的策划、主持等教研能力,又让团队的研修成果得到及时的展示和推广。
二、会研究
“会研究”是一位名优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但从我的从业经历来看,教师的专业研究生活中充斥着太多“去研究” “他研究” “伪研究” “浅研究”等现象。我把它们归纳为三点——“问题缺失”“规律搁置” “重复劳动”。我认为一名学科教师的研究首先需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始终扣住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比较本质而又是相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探索;其次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设计;再次是要有计划、持续而有深度的行动跟进;最后是能够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实例与细节为基础,提炼个人对解决这一学科教育教学问题的看法,初步形成“个人理论”。
几年来,倡导教学与研究合一,我们以“教改项目”研究为突破口,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室学员的真正成长。迄今为止,绍兴地区的一些好的教改经验和研究成果大多来自于工作室的成员。比如工作室成员、嵊州逸夫小学周逸萍老师所主持的“低年级错别字的提前干预”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教科研成果二等奖,这是该奖第一次颁给一位普通的小学低年级教师。因为有了现场研究的基础,学员的教研文章更加鲜活,几乎每月都有学员的文章在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
三、有视野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脚踏实地,还需要“仰望星空”。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视野会决定他能走多远。专业阅读是教师开阔自己学科视野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工作室成员的阅读书目由导师推荐和自主阅读两部分组成。导师推荐分为四个层次:第一类是人文类阅读,如《中国哲学史》《巨流河》等,这类阅读不求当下有用,只求心灵的滋养和陪伴;第二类是教育类阅读,如《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静悄悄的革命》等,这类阅读旨在引导教师理解教育,认同教育,寻求自己的教育生活和心灵的完整;第三类是学科阅读,旨在让教师认识学科规律、把握学科的学理基础,如《语文课程论基础》《语感论》等;第四类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性阅读,如儿童阅读推广团队的教师必须要读《朗读手册》《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等。这里我不得不说明的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但是由于师范教育的缺失和后续培训的缺位,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实在堪忧。每一届的学员,我都会十分严肃地提出这个问题,并给学员们提供儿童文学的阅读书单。
四、上好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但如果研修只为某几位教师上几堂好看的课,那这样的研修效果值得怀疑。在工作中,我一直把追寻效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课堂教学研修也不例外。
我们的课堂研修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有问题意识。围绕研修活动的主题,聚焦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正在研究的教学改进项目进行课堂呈现。
二是有现场价值。活动承办学校一般为学员所在学校,本次活动该学员必须在自己执教的班级进行展示介绍,因此很多的时候,工作室活动既是研讨会,又是现场会。
三是有研究过程。工作室每一次的课堂研修活动,通常都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活动预热,根据研修规划确定的主题,学员先行收集相关资料阅读了解;其次是上课的学员上传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供成员讨论打磨;再次是团队成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对教师的课堂现场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以获得课堂的实证;最后是现场辩课讨论。
现实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不停地言说,但在教研活动中往往很少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一是没有兴趣,二是没有勇气。这样的沉默是当前教师文化中很显著的特征之一。对工作室的每一届学员,我一贯强调“求真”的态度,努力摒弃一般评课中“问题缺失” “歌功颂德”的“假大空”现象,强调打造工作室纯净的学术生态,要求学员在研修现场要学会“打开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凡工作室研修最后的讨论环节,大家发言往往是争先恐后、激情四射。这也是工作室学员离开后最难以忘怀的场面。这样的学术话语方式,也造就了绍兴小语界一批思考有深度、表达够自信的青年才俊!
作为莫国夫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学员,经常会有一些老师承担赛课的任务,有的还是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性赛课。在赛课屡遭诟病的今天,我很清楚其中的价值和问题,要让参加各级赛课回到合理的位置。作为一名教研员和工作室导师,我首先想到的是通过难得的赛课机会,不仅让我们参加赛课的老师获得真正的成长,同时还把工作室的研修工作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工作室成员、上虞市阳光学校的罗才军老师曾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次次的试教和专家会诊自然在所难免。但是这些能否转化为罗才军向上生长的能量,我有些担心。为了让他更有效地理解课堂、理解学生、理解语文,唤醒自己,我当时要求他每试教一次,必须有一篇教后反思交给我。其中的一篇是《9月5日课后随笔》:
我的《伯牙绝弦》至今试教的结果还是学生有一大半没有起来,没有被激发,被点燃,原因何在?是我的整个课堂行进中没有集聚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心参与进来!这是现在最棘手、最需要思考的问题。究竟原因何在?是因为整个课堂语言的曲高和寡,还是引导上的转换僵硬导致学生不能百川汇海地投入进来?文章第一句是呈现“志趣相投”的,二、三、四句是呈现“心灵相通”的,第五句是呈现“不离不弃、不可替代、知音难觅”的,我都进行了相应的设置,到最后就落在“绝”的是什么上。不绝的是什么?自然是知音文化,是朋友相交的定义,是他们万古长青的友谊。
十多次的试教,就是十多次的反思记录。这样的经历,对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工作室成员都是巨大的震撼,也是一笔精神财富。
工作室成立以来,学员中先后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教师钱燕群、全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最高奖获得者罗才军、张幼琴等优秀代表,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大赛最高奖获得者吴淼峰、陈凤、林志明等学员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签约作者,冯朱敏、余科峰等近20名学员被评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占据了该项评比近6年的近70%的名额。
可以说,工作室集聚了整个地区最优秀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并且不断有优秀教师以各种名义要求到工作室学习。我想这可能已经不仅是因为我手上的学科权力和学术资源了。我更愿意相信我所倡导的“接地气、会研究、有视野、上好课”的朴素理念已经赢得了更多老师的认同。当然,对于我来说,作为绍兴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也只有更加慎重地对待学科权力和学术资源,才能让工作室更好地推动绍兴小学语文的学科品牌建设,让古越大地涌现更多的小语名师。
寻找“尺码相同”的人,然后甘为人梯,让他们更加真实地成长,我想这就是我这项工作的全部乐趣。
一是通过一堂获奖的公开课从此“一课成名”,而这样的课往往是区域团队的学术意志和力量的集中呈现,这样的课往往被过度包装。而执教者往往只是一个执行者,无法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思考者。笔者曾听一位教师聊起他参加公开教学的经历,他说课到最后,已经没有自己原先的一点想法。更让人担忧的是“一课遮百丑”,因为能上公开课,教师专业领域的其他问题都被掩盖了起来。这样的教师,严格地讲,其专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更不应该成为我们培养教师的方向。
二是通过写“论文”、做“课题”跻身名优教师队伍。在当前学术风气不甚理想的背景下,一些教师通过“假科研”而登堂入室也不在少数。笔者所在地也有这样的教师,常能发表“高大上”的文章,但是其教学质量不被认可。这样的专业发展方向,也是十分值得我们警惕的。
我们究竟需要培养怎样的小学语文教师?
作为一个区域的小学语文带头人,作为一个工作室的导师,我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盘点工作室思路,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应当始终围绕着“打造真正有实力的语文教师”这一培养方向,具体地说,就是“接地气、会研究、有视野、上好课”。
一、接地气
人各有所长,教师也是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关注“各有所长”,而忽视了教师培养的逻辑前提,那就是教师的职业价值和专业尊严首先是在自己的教学现场来展现的。“接地气”指的就是工作室的成员必须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现场,更多地回到自己学生的生活处境去研究问题、改进教学、成就学生,同时也成就自己。只有自己的班级和学校才是自己专业成长的真正土壤。如果不树立这个观念,热衷于“秀课”,热衷于“试教”,热衷于“出名”,把学生和学校资源当作工具,那么我们的各类培训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我甚至认为这样的专业成长是“不道德”的。
作为导师,同样也要立足于学员的生活和工作处境中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工作室,所有的研修活动如上课、评课、交流,都是自愿申报、高度自治的。我以为,进入工作室的老师,首先是一个热爱小学语文、追求学术真理的人。而作为导师,我需要的是帮助他们做出专业的规划,陪伴引领他们成长。比如我对最近所带的30位学员,按照个人的学术基础和兴趣志向,把他们分为“习作教学改进” “低段教学研究” “教材阅读教学变革”“儿童阅读推广” “古诗文教学探索”等五个研修团队。工作室相应的主题活动往往由相应的团队承担。这样既锻炼团队成员的策划、主持等教研能力,又让团队的研修成果得到及时的展示和推广。
二、会研究
“会研究”是一位名优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但从我的从业经历来看,教师的专业研究生活中充斥着太多“去研究” “他研究” “伪研究” “浅研究”等现象。我把它们归纳为三点——“问题缺失”“规律搁置” “重复劳动”。我认为一名学科教师的研究首先需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始终扣住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比较本质而又是相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探索;其次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设计;再次是要有计划、持续而有深度的行动跟进;最后是能够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实例与细节为基础,提炼个人对解决这一学科教育教学问题的看法,初步形成“个人理论”。
几年来,倡导教学与研究合一,我们以“教改项目”研究为突破口,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室学员的真正成长。迄今为止,绍兴地区的一些好的教改经验和研究成果大多来自于工作室的成员。比如工作室成员、嵊州逸夫小学周逸萍老师所主持的“低年级错别字的提前干预”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教科研成果二等奖,这是该奖第一次颁给一位普通的小学低年级教师。因为有了现场研究的基础,学员的教研文章更加鲜活,几乎每月都有学员的文章在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
三、有视野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脚踏实地,还需要“仰望星空”。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视野会决定他能走多远。专业阅读是教师开阔自己学科视野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工作室成员的阅读书目由导师推荐和自主阅读两部分组成。导师推荐分为四个层次:第一类是人文类阅读,如《中国哲学史》《巨流河》等,这类阅读不求当下有用,只求心灵的滋养和陪伴;第二类是教育类阅读,如《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静悄悄的革命》等,这类阅读旨在引导教师理解教育,认同教育,寻求自己的教育生活和心灵的完整;第三类是学科阅读,旨在让教师认识学科规律、把握学科的学理基础,如《语文课程论基础》《语感论》等;第四类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性阅读,如儿童阅读推广团队的教师必须要读《朗读手册》《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等。这里我不得不说明的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但是由于师范教育的缺失和后续培训的缺位,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实在堪忧。每一届的学员,我都会十分严肃地提出这个问题,并给学员们提供儿童文学的阅读书单。
四、上好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但如果研修只为某几位教师上几堂好看的课,那这样的研修效果值得怀疑。在工作中,我一直把追寻效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课堂教学研修也不例外。
我们的课堂研修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有问题意识。围绕研修活动的主题,聚焦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正在研究的教学改进项目进行课堂呈现。
二是有现场价值。活动承办学校一般为学员所在学校,本次活动该学员必须在自己执教的班级进行展示介绍,因此很多的时候,工作室活动既是研讨会,又是现场会。
三是有研究过程。工作室每一次的课堂研修活动,通常都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活动预热,根据研修规划确定的主题,学员先行收集相关资料阅读了解;其次是上课的学员上传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供成员讨论打磨;再次是团队成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对教师的课堂现场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以获得课堂的实证;最后是现场辩课讨论。
现实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不停地言说,但在教研活动中往往很少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一是没有兴趣,二是没有勇气。这样的沉默是当前教师文化中很显著的特征之一。对工作室的每一届学员,我一贯强调“求真”的态度,努力摒弃一般评课中“问题缺失” “歌功颂德”的“假大空”现象,强调打造工作室纯净的学术生态,要求学员在研修现场要学会“打开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凡工作室研修最后的讨论环节,大家发言往往是争先恐后、激情四射。这也是工作室学员离开后最难以忘怀的场面。这样的学术话语方式,也造就了绍兴小语界一批思考有深度、表达够自信的青年才俊!
作为莫国夫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学员,经常会有一些老师承担赛课的任务,有的还是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性赛课。在赛课屡遭诟病的今天,我很清楚其中的价值和问题,要让参加各级赛课回到合理的位置。作为一名教研员和工作室导师,我首先想到的是通过难得的赛课机会,不仅让我们参加赛课的老师获得真正的成长,同时还把工作室的研修工作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工作室成员、上虞市阳光学校的罗才军老师曾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次次的试教和专家会诊自然在所难免。但是这些能否转化为罗才军向上生长的能量,我有些担心。为了让他更有效地理解课堂、理解学生、理解语文,唤醒自己,我当时要求他每试教一次,必须有一篇教后反思交给我。其中的一篇是《9月5日课后随笔》:
我的《伯牙绝弦》至今试教的结果还是学生有一大半没有起来,没有被激发,被点燃,原因何在?是我的整个课堂行进中没有集聚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心参与进来!这是现在最棘手、最需要思考的问题。究竟原因何在?是因为整个课堂语言的曲高和寡,还是引导上的转换僵硬导致学生不能百川汇海地投入进来?文章第一句是呈现“志趣相投”的,二、三、四句是呈现“心灵相通”的,第五句是呈现“不离不弃、不可替代、知音难觅”的,我都进行了相应的设置,到最后就落在“绝”的是什么上。不绝的是什么?自然是知音文化,是朋友相交的定义,是他们万古长青的友谊。
十多次的试教,就是十多次的反思记录。这样的经历,对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工作室成员都是巨大的震撼,也是一笔精神财富。
工作室成立以来,学员中先后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教师钱燕群、全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最高奖获得者罗才军、张幼琴等优秀代表,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大赛最高奖获得者吴淼峰、陈凤、林志明等学员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签约作者,冯朱敏、余科峰等近20名学员被评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占据了该项评比近6年的近70%的名额。
可以说,工作室集聚了整个地区最优秀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并且不断有优秀教师以各种名义要求到工作室学习。我想这可能已经不仅是因为我手上的学科权力和学术资源了。我更愿意相信我所倡导的“接地气、会研究、有视野、上好课”的朴素理念已经赢得了更多老师的认同。当然,对于我来说,作为绍兴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也只有更加慎重地对待学科权力和学术资源,才能让工作室更好地推动绍兴小学语文的学科品牌建设,让古越大地涌现更多的小语名师。
寻找“尺码相同”的人,然后甘为人梯,让他们更加真实地成长,我想这就是我这项工作的全部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