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模糊语言 培养探究精神
林路生
【摘要】模糊语言是文学创作中为了克服语气的局限性所采用的一种艺术技巧和手段,它使所述内容处于开放的未完成状态,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无限的内容。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我们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关键词】模糊语言;探究精神
新课标的核心学习理念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程纷繁复杂,如何处理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呢?在教学中,我发现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我们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模糊语言可以探究
文学语言经常表现流动不定、边界不明的情感内容,表现人物在各种特定情景的难隐之言、微妙之语。这些不定形的内容不可能用某种现有的语言准确表现出来,于是,文学家常常故意运用模糊语言对语言进行模糊的运用。这样一来,必然留下许多未定点,使读者拥有充分的想像空间,也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学形象具有象外之境和味外之旨。
通常模糊语言有以下几种:
(一)点到为止
作者在创作时,有些内容用语言难以明释,就来个点到即止,留给读者去揣摩。陶渊明《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真意”是什么?仅仅点了一下,自己也说不出来——“已忘言”。李白的“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中“美人”究竟“心恨谁”,“恨”什么?这一切的一切仅仅点到,不甚了了。
(二)缄口不言
人们感情过于激动时,语言往往显得无能为力,这一点正是模糊语言的客观依据。《荷花淀》写水生晚上回来,妻子问到:“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没有回答,只是“笑了一下”;当水生去参军,“全庄的男女老少送他出来”时,“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在前程生死未卜的送别场面,水生要说的实在太多,作者巧妙地用“笑一笑”了事。可是这笑一笑里包含了多少千言万语啊:有对亲人的祝福,有对村民的期盼,有对家人的劝勉和眷恋,有自己参军后英勇杀敌的决心和打算……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欲言又止
在描写刻画人物时,其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往往不是三言两语能说透的,有时甚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时高明的作者就干脆不让人把话说完,让读者进行审美填充。鲁迅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两次说了“然而……”这样的话,这两个省略号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运用之妙,堪称经典。《红楼梦》九十八回林黛玉听到宝玉和宝钗成亲时的音乐声直叫道:“宝玉!宝玉!你好……”“你好”后面还将说什么?这里有留恋、有祝愿、有指责、有撕心裂肺的苦痛……这位封建末世的叛逆女性弥留之际迸发出的生命的呼喊,像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多少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扉。这种巨大的艺术力量当然也与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模糊语言有关。
(四)侧面烘托
文学作品中描写得太实、太细、太死,给读者一个规定的形象,这样不一定适合欣赏者的审美习惯和情趣。所以有经验的作者描写人物时往往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陌上桑》中写秦罗敷就是从器物、装束及旁观者的反映三个侧面来烘托其美貌的。模糊的形象留给读者自己去塑造。
此外,还有巧用虚数、巧用虚喻、闪烁其词等多种形式。
二、模糊语言需要探究
接受美学作为美学理论的一个派别,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断臂维纳斯,这断臂就是维纳斯的模糊语言。它的断臂原来是怎么样的呢?存在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不断的猜想。在猜想中它的艺术内涵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如果没有人们的探究猜想,它的艺术魅力将大打折扣。文学作品同样如此,没有经过探究的作品就像未经雕琢的璧,像埋在地下的金,是无法散发出它的艺术魅力的。
作家完成一件作品,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还有一半需要鉴赏者去完成。有着丰富内涵的作品,需要一代代有着高品味文学修养的鉴赏主体去丰富、发展、拓宽,作品的价值才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
三、模糊语言如何探究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跃而形成的认知、体味、玩赏的审美活动。鉴赏者在文学鉴赏过程中尤其是对模糊语言的探究必须充满联想与想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联想与想象时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焉动,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捷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正因为通过鉴赏者自觉的联想与想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在鉴赏者眼中组成审美的意境,如在眼前,如闻其声,鉴赏者由此得到精神上的自由,获得愉悦感和超脱感。
联想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即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诱发起另一种事物。作家、艺术家必须在感受客观外物的基础上,才能引出联想和想象,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兴起“悲”、“喜”、“叹逝”之意,然后才能“措诸辞,属为句,敷之成章。”鉴赏主体在鉴赏的过程中也要通过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构思初衷,并融进自己的人生感悟,开拓作品的内涵。朱光潜曾说:“在观照自然和艺术时,我们最容易起联想……一般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大半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例如红是火和血的颜色,所以看到红令人感觉温暖,感到热情。青是田园草木颜色,所以看到青色令人联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在文学鉴赏过程中,从鉴赏主体感受形象开始到鉴赏主体进入体味、玩赏阶段,都离不开联想。如: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朦胧诗。朦胧就是模糊之义,这首诗的朦胧也在于它只用四个句子呈现四个画面:疾风中转向的鸟,捡拾分币的少年,葡萄藤的触丝,海浪耸起的背脊。在画面与画面之间,画面与表达意图之间没有任何语言标示,可这四个画面并置在一起时,就凸现了这四个形象都包含的弧线,而由弧线出发,人们则可生发出许多审美遐想。
想象包括创造想象,再现想象,自由想象。马克思曾把人的想象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而在审美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中,想象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可以说它是审美反映的枢纽。在文学鉴赏中,想象担负着通过作品的语言再现形象和创造新形象的重要任务。前者一般称之为再现性想象,它是鉴赏主体根据作品的语言符号,或者说根据作品的形象化描述,在自己的意识中构成形象的心理功能。例如我们欣赏古典诗词时,读着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眼前自然就显出一幅早春的图景。欢乐的黄鹂在初绽新绿的高柳上鸣唱,远远的一行白鹭轻快的飞上了碧蓝的天空。窗外的西岭上终年积着白雪,门外停泊着开往东吴的船只。心中也随之充满了春的欢欣。如果没有再现性想象,感受形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更不用说得到美的享受。文学鉴赏就失去了基础。后一种一般称之为创造性想象。它是鉴赏主体在鉴赏过程中不拘泥于作品的具体描写,透过作品的有限的形象捕捉更为深远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任思绪驰骋在广阔无垠的想象里,体会着作品激发的无穷的美感体味。优秀的作品总是含有不尽的余味,如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中含蕴的哲理意境,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妙在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身的境况,作不同的想象与解释。在文学鉴赏的体味、玩赏阶段,创造性想象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鉴赏主体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把文学鉴赏顺利的进行下去,真正获得美的感受。
模糊语言是文学创作中为了克服语言的局限性所采用的一种艺术技巧和手段,它使所述内容呈开放的未完成状态,使作品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无限的内容,以使欣赏者在想象的世界和可延伸的链条中去补充、咀嚼、回味,从而获得艺术美的享受。它是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