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李生祥
【摘?摇要】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一、明确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二、把朗读列入语文能力训练计划,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朗读教学。三、朗读的方法对朗读的效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通过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途径
“书声琅琅”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更道出了古人治学的宝贵经验。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再到当代语文界的一批特级教师,他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如韩军老师上《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激情的朗读时间占整堂课的三分之一。李镇西老师的课也往往是通过示范朗读和引导学生朗读的方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然而,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有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
一、轻视朗读教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时间充足就安排一下,时间紧了则干脆免掉。二、朗读方式单调,缺少方法指导。朗读方法用得最多的是齐读和指名朗读,缺少变化,单调枯燥。忽视朗读方法的指导,读前不指导,读后不总结,甚至有的教师仅以读得是否整齐、响亮作为朗读水平优劣的标准。三、重视“点”而忽视“面”。有的教师把朗读教学中的指名朗读只集中在个别朗读水平较高的尖子生身上,重尖子,轻整体。四、没有系统计划,随意性大。朗读教学没有列入语文能力训练计划,它被视为“应急”或“补白”的手段。朗读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代替了计划性、科学性。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对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一,在高考升学指挥棒的控制下,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好就行了;第二,课堂教学容量大,教师担心朗读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以讲代读,搞“满堂灌”;第三,课外布置的朗读训练,很多学生往往不认真完成。
忽视朗读给语文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它使教学要求不能很好落实,轻视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未来人才的素质,同时也与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愿望背道而驰。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把朗读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事实证明:朗读教学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摈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因此,实施新课改,应该让语文课堂书声朗朗。
如何搞好朗读教学呢?我认为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之精华,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应是我们搞好高中语文朗读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首先,朗读对个人而言是学生对文章的自我解读、自我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清代陆世仪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岁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学之书,皆自十五岁以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既如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这段话抓住了青少年心理特征,强调了“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非常正确的。朗读是背诵的基础,对文章的反复朗读,可增强学生记忆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今后的听、说、读、写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朗读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调节节奏、交流对话的作用。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铺垫,只有老师的讲解,是沉闷而乏味的。朗读中,学生既具有了一种主观能动性,又是对课文内容的二度创作,在此基础上穿插上教师恰当的点拔和引导,可很好地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及课堂氛围的调整,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必须把朗读列入语文能力训练计划,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朗读教学。
首先,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朗读的示范性。范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师要想在朗读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己首先必须有较高的朗读水平,为此,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朗读水平,以加强朗读的示范性。
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文体、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同时,还应适时给学生以点拨、指导,逐步达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口齿清楚、声音洪亮、停顿适当、态度大方、富有感情。
再次,教学中可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如利用早读和课堂教学中的部分时间,请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集体朗读、男生、女生集体朗读、全班集体朗读。还可利用第二课堂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朗读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朗读水平。
三、朗读的方法对朗读的效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通过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朗读训练一般可分为听、学、试三个阶段。听,就是听名家朗读,也就是组织学生听录音带;学,就是组织学生朗读,老师要随时纠正学生在朗读中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试,就是放手让学生就喜爱的文章放声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可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范读、齐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来实现。如:《雷电颂》宜听名家朗读磁带,让学生感受其中激愤、磅礴的气势。《纪念刘和珍君》宜由老师范读出义愤、沉痛之情。《荷塘月色》宜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让学生轻声齐读。《赤壁怀古》则由男同学齐读,读出一种豪放、慷慨的气势。《雨霖铃》则由女同学齐读,读出一种婉约、清新之韵。经过反复的朗读,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熟练运用普通话表达之功效,可谓一举多得。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高考中虽未直接考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但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直接的,如:“语病”题、“诗词鉴赏”题、“背诵默写”题等;间接的,如:“写作”题。这些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积累的。
接受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主体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个从“表面感知”到“深层感悟”的过程。教育心理学更是指出,语言的习得,其过程是“符号—信息—符号”。从中我们可以获悉,语文知识的习得,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要经过一个从“感”到“悟”的阶段。那么,朗读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在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它为深层的“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把理解的东西化而为自己的语感。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何不略去一些繁文缛节的讲述,多留一点时间给朗读呢!面对着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量的诗文辞赋,经典美文,我们何不纵情地诵读,放声地歌唱,这样既可获得读书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学语文的兴趣,又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