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王朝庄
“新常态”一词,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公众耳熟能详的热词。那么,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它对教师、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所谓“新常态”,“新”即建立在事物原有发展基础之上、与以往不同的新发展、新变化;“常态”即平常的、正常的事物发展状态,它是相对稳定的,不会随时变化。在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今天,我们期待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应该是:让教育回归本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体说来,应该具备如下特征与追求。
一、强调以学生为本,回归教育本真
教育是什么?众说纷纭,但大家的共识是“为了人的解放”。“本”即事物之根本,“真”即客观之真实。新常态的基础教育,尊重客观实际,依循客观规律,让教育回归本源,把解放人的智慧,提升人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唯一的过程和旨归,使教育成为尊重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生命超越的过程。因此,每所学校在推进工作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一基本前提,把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促进师生的生命超越,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使“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重视综合素质培养,注重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
新常态下的基础教育,在于通过教育过程的实施,为每名学生的终身发展、一生幸福打下良好基础,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因此,教育将不再以“分数”为向导,以“考试”为法宝,以片面追求教育的“GDP”为目标,而是基于“人”的哲学考量,把“育人”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积淀、综合能力的培养,让每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为每名学生提供机会均等的优质教育,让他们共享同一片蓝天下的和煦阳光。在现阶段,我们要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将是不变的主题。
三、关注个体差异,让教育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学生各具禀赋,各具个性,有着各自的兴趣爱好,有着多元的发展走势。基础教育的新常态,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对学生发展潜能客观认同与尊重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现有的基础、资质、兴趣、潜能和理想,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名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尽力让教育适应每名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每名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每名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与张扬,特长得到培养与发挥,把良好的东西积淀成为素质。当下,各地兴起的“分层教学” “走班制” “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实验,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积极尝试。
四、突出课程核心,关注教学综合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新常态的基础教育发展,更加突出课程的核心地位,围绕“国家、地方、校本”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领导的能力,切实解决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这里的教学改革涉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多个方面,但其要旨是引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成为课堂的常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五、强化办学特色,重视内涵发展
创建办学特色,是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有效载体,更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新常态的基础教育,更注重“规模、速度、质量”的三维协调,内涵式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主要形式,“形成办学特色,创办特色学校”成为每所学校发展的不懈追求,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园、花园、家园、乐园。在这里,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与人交往,可以自由自在地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
六、重视发展性评价,优化多元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新常态的基础教育,评价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强化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上。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在评价过程中,主体之间实现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主体的交互活动。评价内容应是全方位的,既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重视学生的潜能发掘、特长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探究、创新、实践、合作与探索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评价过程是动态的,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成长过程,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评价日常化、通俗化。
七、重视以研促改,突出校本教研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水平是促进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常态的基础教育,教育科研将成为一种常态,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之路,成为每所学校实现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学校引导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反思教育行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规律,彻底改变 “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 耗时、耗量、耗精力的陈旧教育教学方式。
八、构建五级培训网络,强化校本培训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所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新常态的基础教育,促进教师成长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本培训”五级网络将更加完善,校本培训将成为教师再学习、再提高的主要培训形式,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渠道。在校本培训中,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健全检查督促、考试考核、学习研修等制度,用科学的管理保证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促进培训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
九、突出科学管理,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建立学校现代化管理体系,全面实现依法治校,是建立与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新常态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让章程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将构建起以学校章程为依据,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体,以党组织监督为保障,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民主参与的学校内部现代化治理结构;将围绕学校章程的实施和学校治理的有序运作,依法健立和完善以学校发展报告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校务财务公开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形成适应现代学校建设和发展实际的常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体系。
(作者系鹤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 编 子 君)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