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项目式教学探讨
李慧芳 石颖
项目式教学法打开了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是教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力方法。然而目前我国初中地理项目式教学仍旧处于探索和积累经验阶段,还没有构建起相对成熟、规范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探究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项目式学习是所有初中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对推动初中地理教学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实践创新、健康生活、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学会学习、科学精神等内容,具体体现在地理实践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地理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念四大要素上。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核心素养内涵有机结合,精准找到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的切入点,对学生实施科学引导,让学生逐渐获取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1]。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项目式教学策略
1.坚持以生为本,变换师生角色
在开展项目式教学前,首先要转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切实变换师生角色,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所有环节的机会,使学生变成地理课上的主人翁,为学生核心素养有效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如在教授“地球和地球仪”这节课前,教师为了让学生自主预习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经纬线、利用经纬网定位等知识,设计了课前预习项目,鼓励学生自行使用计算机搜索课程多媒体课件、公开课视频、微课资源、相关课外延伸内容等资源,完成本节课“学习单”的制作任务,明确学习难点、重点,做出学习规划,给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向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全程投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解决预习项目任务的兴趣和能力大大提升,同时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区域认知能力等核心素养。
2.加强项目开发,培育科学精神
初中地理教师要加强项目开发工作,积极组建专家、家长、学生、教师为一体的项目开发团队,让学生可以承担相应的研究角色。如在平台讨论项目研究问题、提出修订意见,从项目开发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取地理知识和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养成科学研究习惯。
如在大洲、地区、国家大尺度区域地理教学前,教师让学生、家长参与到课程项目研究工作中。结合本学期内容,如亚洲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我们近邻的国家和地区,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西半球国家,极地地区的地理信息等,制定项目的总课题为“世界不同地区国家地理差异探究”。接着,听取学生建议对总项目进行细化,分别划分成不同章节对应内容的项目探究活动,便于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可以正确看待不同地区由于地理差异产生的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成为具有国际性认知的人才储备力量。
3.学生参与设计,渗透人文底蕴
初中生各方面能力均有所发展,可以参与到设计教学方案中,成為教师的“好帮手”,一方面减轻教师繁重教学压力,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各方面核心素养,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学科人文底蕴。项目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遵循道德性和科学性始终统一的设计原则,让学生可以在设计中对真善美有切实追求,创新项目教学设计思路,可以把正确的道德观、是非观融入教学设计中,从而体现人文价值[2]。
如在教学“中国的经济发展”这节课上,教师让学生围绕“探寻经济崛起之路”这一项目,自行设计一个可行教学活动方案。有学生设计了“PPT演示经济崛起”的活动,运用学习的计算机技术,把中国愈加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变化清晰呈现出来,将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动态展示,让工业的分布和发展直观体现,从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中,获取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真、善、美,提升学生民族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4.重视项目实施,强化责任担当
项目实施是项目式学习成果的主要体现,也是强化初中生责任担当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项目的实施,不可过于关注实施结果,而是要加大对实施过程的关注。及时掌握学生在地理课程活动中的表现、兴趣、发展等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承担思考学习的责任,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形成良好的责任担当意识。
如在“走向世界的中国”这一章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实施了“我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的项目教学。学生通过访谈、社会调研、问卷调查、参考文献等方法,积极了解国家可持续发展现状,掌握生态环境问题,寻求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并结合个人观念提出建议,踊跃献计献策。教师将学生项目学习中所有的建议整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报告,发送给政府有关部门,或者邀请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来校与学生一起面对面交流,给学生更加切合实际和专业的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地理知识的意义,不断强化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责任担当。
5.关注合作探究,提升实践能力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高楼耸立的城市生活淡化了邻里文化,各家各户的青少年很少一起合作学习,进一步加剧了当代初中生的团结精神、合作精神匮乏的现状,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基于此,初中地理教师要意识到项目式教学的任重道远,关注学生家庭、成长和心理健康,在项目中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他人的地理思维,在合作中解决自己难以突破的学习问题,在一起享受成功喜悦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3]。
如在“人口和民族”这节课的项目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班级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每个小组中都有少数民族学生或者对某一少数民族了解较多的学生。组内学生讲述和学习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民俗节日、吉祥符号、传统服饰等知识,渗透文化熏陶,让学生意识到56个民族的文化魅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一起完成本节课项目活动,明确分工,互相配合,感受团结的力量,进而升华到民族团结的体会上,在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同时,建立起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大家庭中一员提供良好铺垫。
6.创新项目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地理项目式教学模式,能够创新项目评价理念和方法,从学生综合素质入手,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从成绩中“解脱”出来,将知识与技能活学活用到更多生活实际中。
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这节课的项目活动为“港澳与祖国密不可分的关系探究”,教师对学生开发项目、设计项目活动方案、实施项目等环节给予了高度关注,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录制功能,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让学生有机会在完成项目活动后,一起站在客观评价的角度回顾活动情况。有的学生看到了自己注意力分散的样子,有的学生敬佩他人认真负责的履行活动分工职责,还有的学生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完善建议等,学生在回顾中既是项目评价的对象,也是项目评价的主体,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实现全面发展。
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形态,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相符,将其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素养培养中十分重要,是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举措,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切实方法。教师要全面解读和掌握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内涵,明确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开展项目式教学策略,高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黄荣瑜.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0): 4-6.
张丽雅,唐群,林培英. 中学地理项目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J]. 地理教学,2019(21): 14-17,47.
胡唐明. 中学地理“主题学习”校本课程开发[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3):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