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东西方悲剧精髓

    杜++光

    《哈姆雷特》和《窦娥冤》是两部同类型的戏剧,也分别是西方和东方悲剧的代表,两部作品因为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哲学体系,以至于产生了一些文学层面上的差异。首先从描写的主体来说,《哈姆雷特》塑造了一个有着独立思维,精神上忧郁的王子;而《窦娥冤》着力塑造一位深受封建枷锁束缚的中国古代女子形象。其次,两部作品在结构上也是风格迥异,《哈姆雷特》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从开端到高潮再到结尾皆是如此;而《窦娥冤》则有所不同,并且富含很多的中式元素,虽然以悲剧开头,结局仍给读者以团圆之感。《哈姆雷特》体现的是一个灵魂的升华历程;《窦娥冤》体现的是从悲到喜的转变过程。

    一、悲剧主体不同

    《哈姆雷特》和《窦娥冤》虽然同为悲剧,但因为其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读者欣赏的角度也不同,所以人们评价《哈姆雷特》常用的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评价《窦娥冤》时常常用一个“冤”字作为总结。《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两部悲剧的创作,是基于两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莎士比亚于17世纪初期创作了《哈姆雷特》,当时正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艺术对人文主义进行了极大的关注,反映人物人性,理性的作品层出不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自然也不例外。《哈姆雷特》作为当时时代的一个缩影,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人性,挖掘人性,并且成功地塑造了男性贵族形象;父亲被杀,叔叔篡位,母亲改嫁,作者对哈姆雷特的性情,心理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并反省了人类丑恶的层面:他才华横溢,在斗争之中与对手针锋相对,但做事不够果断,以至无法完全被定位是善还是恶,是智慧还是愚钝。这恰恰体现了这部悲剧的独特之处,从单一的二元思维,过渡到复杂的,融合的,亦正亦邪的人物特征。

    《窦娥冤》是一部中国古典戏剧,以中国封建社会(元朝)为时代背景,这个时期的中国,官僚主义盛行,腐败现象司空见惯,人民受到多方压迫,生计艰难,所以当时的新生代文人的作品中,更多展现出的主题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民的抗争精神的倡导。在《窦娥冤》中,作者赋予悲剧主体的身份是一个遵从三从四德,心存美好,逆来顺受的柔弱女子,作者将这个弱女子的悲淋漓尽致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去反思,去深究造成这个悲剧的根源。

    所以,两部戏剧通过塑造不同的悲剧主体,表达了不同的思想,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哈姆雷特》赋予了鲜活的人性特征,他亦正亦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突出的是对人性的刻画;而《窦娥冤》选择的悲剧主体是一种代表,是封建女子的代表,她没有主观意识,作者是借这一形象来对整个封建时代进行批判。

    二、结构模式不同

    不同的戏剧有不同的结构,通常戏剧的结构都遵从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从这点入手,我们对《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两部悲剧进行比较。

    《哈姆雷特》是西方悲剧的典型,表现为“一悲到底”,更强调悲剧气氛前后的一致性。从中看到了抗争性和毁灭性的相互的斗争和影响;而《窦娥冤》不同,典型的中式悲剧,从含冤死去到被平反,她并没有像《哈姆雷特》那样,随着主角的死去而结束,而是通过平反让读者心里得到宽慰。

    两部戏剧中有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都添加了鬼魂,同样是鬼魂,但在两部不同戏剧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哈姆雷特》中的鬼魂是对剧情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在《窦娥冤》之中的鬼魂则是将剧情推到了高潮,冤魂出面平反,恰恰符合了中国人的心理需求。

    另外,两部戏剧采用了不同的矛盾模式,在《哈姆雷特》中,矛盾体现在斗争性上,无论是面对内部冲突,还是外部冲突,《哈姆雷特》是采取一种积极的、精心设计的、深思熟虑的方式去面对和处理矛盾,这样体现了人性的斗争性。而在《窦娥冤》之中,窦娥,作为一个受到封建儒家思想影响颇为深重的女子,面对外部的矛盾,选择的不是斗争,是对封建伦理的顺从,她把希望寄托于统治者,当最后一丝希望被打破的时候,她觉得上天不公,在整个过程中,窦娥对整个的外部矛盾的抗争并不是出于主观自愿的,而是由于矛盾的压迫造成的。

    三、悲剧效果不同

    两部戏剧虽同为悲剧,但产生的效果却不同,悲剧带来的效果是对悲剧主体的怜悯之情,对悲剧氛围恐惧之情,基于这两点,读者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并使其感情得到升华和净化。

    在《哈姆雷特》之中,我们看到所有的善与恶被毁灭,观众在对哈姆雷特所处的环境,从恐惧,到怜悯,从中体会的是哈姆雷特的情怀与崇高,通过不断的否定和重塑人的价值来构建作者想要传达的人文精神。而在《窦娥冤》中,作者表达的效果是基于中国的背景文化的,对于中国人来说,终结于摧毁的剧情是不圆满的,不令人信服的,所以作者通过一个圆满的结局,来还给读者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心理结果。

    总之,《窦娥冤》和《哈姆雷特》是中西方悲剧的代表作,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哲学理念,不同的认知角度,所以作者塑造了不同悲剧主体,采用不同的悲剧模式,从而取得了不同的审美效果。

    (作者单位:泗洪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