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教学鲁迅作品应注重的问题
赵东燕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向来是比较多的。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6册教材正本共选鲁迅作品6篇,分别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雪》,平均一册一篇,可以说是作家当中最多的,因此也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对于一些学生而言,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顺口溜很形象地说明了学生在学习和理解鲁迅作品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很多也对鲁迅作品感觉比较难教,教浅了,文章讲不透;教深了,又怕学生理解不到位。那么该如何处理这其中的关系呢?本文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谈谈鲁迅作品教学的三个注重。
一、注重背景溯源
鲁迅作品之所以难以解读,主要就在于鲁迅所处的时代。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各种势力相互对峙,阶层成分复杂,这也就导致了各种“帮忙”、“帮闲”文人的内斗不休,同时也有很多爱国作家,目睹当时的情况,写出了很多反思、批判的作品。再者,在鲁迅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我”,其中的“我”,可能是鲁迅本人,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中的“我”,都是鲁迅亲身的经历;有的部分有鲁迅的影子,比如《社戏》、《故乡》中的“我”,其中部分情节就不是鲁迅本人的了;还有的纯粹是他人,比如《孔乙己》中的“我”,就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只有鲁镇这个故事发生地有作者的影子。因此,如果不能科学辨析其中“我”的因素,也就难以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自然谈不上对作品的理解了。
总之,各种作品里寓含的背景内容,就今天而言比较复杂,如果不能对那一时期的时代背景进行溯源,那么就很难理解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内容。在鲁迅作品中也大都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时间跨度比较大,今天很多初中生甚至初中语文教师,都已经很难把握鲁迅所写作品的背景了。故而,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应该将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加以陈述,简单为学生勾勒出理解作品的一个“教学场”。
如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就将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描绘:鲁迅求学日本的时代,正是晚清末年,中国积贫积弱,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而中国封建政府却依旧自命天朝,一些出外求学的学子虽然在学业上有进步,但在思想上依旧麻木。日本等列强国家将中国看成是碗中餐,自然对这些留日学生看不起、瞧不上。这样的背景一介绍,学生也就非常能够明白鲁迅等留学日本学生所处的环境,也就对文中鲁迅笔墨中对一些学生的嘲讽,对麻木人群的刻画,对日本学生的一些歧视了,同样在这种背景下,藤野先生以平等友好的心态对待鲁迅,自然让他感受到不同寻常的情谊,学生对此种情感的感受也就更加深刻。
二、注重文中人物分析
鲁迅文中的人物往往都有着一定的符号意义,对人物符号的寓意的理解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中,很多人物的名称,包括名字的设计、外号的设计,以及一些具体人物事件、细节的设计,往往都有着一定的指向意义,如果忽视这些,就难以把握鲁迅作品中的思想精髓。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这些人物的一些姓名、外号、具体细节进行教学,仔细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内涵,探寻鲁迅如此设计的目的所在。
如笔者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针对孔乙己这个主要人物,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首先,就人名来引导。我这样追问:孔乙己是真名吗?这个名字的来由是什么?这个名字的称呼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不用其真名?孔乙己的悲剧结局也因此喻示着什么?这样一连串的问题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一步步地分析中,他们很快就明白了鲁迅人名设计的目的和寓意,对孔乙己这个名字符合所代表的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士人,及这种残害心灵的制度有所认识,也理解了鲁迅批判的指向。接着,就具体细节来引导。我选了三个细节。第一个是“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细节,第二个是“教授‘我回字四种写法”的细节,第三个是“窃书不算偷”的细节。三个细节是有一定针对性的,第一个细节是为了揭示孔乙己这种奇怪、矛盾的身份,描摹其形态、生活环境;第二个细节是为了刻画孔乙己的思想和品性,描摹其心态和受封建科举毒害之深;第三个细节是暗示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就趋向于深刻了。当然这里面,也可以选择排出九个大钱等细节,关键是选择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
三、注重关键词句研习
对于不少教师和学生而言,鲁迅作品中很多文字显得佶屈聱牙,难以理解,或者说读起来总有不够通畅之感。这里面原因其实有很多,主要是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还没有统一的语法规范,大多是按照西方语法形式来写作,很多地方比较生硬。其实,鲁迅的作品相较同时代作家,应该说很规范了。但是相隔八九十年,与今天成熟规范的文字相比,鲁迅的作品读起来确实有难度。同时,鲁迅幼年接受的主要是私塾教育,学的是文言文,后又留学日本,学了日语,于是其作品中这些因素也都不同程度存在。当然,也有部分难以理解的文字,是鲁迅刻意为之的,其目的主要是当时背景下,作者为躲避当局稽查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还有些是为了突出某些强调的含义的。这些都要给学生指出来,引导学生关注这写词句,这也是教学鲁迅作品的关键处。
如同是教学《孔乙己》一文,在作品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理解中,我就引导学生关注“大约”、“的确”两个意义指向矛盾的词,按照一般现代语法这两个词时是不能在一句里连用的,但是鲁迅这样用,自然是有着特殊寓意。我引导学生分别只保留其中一个词来看这句话的含义,并与原句比较,这样学生就发现原句的准确和精彩。这既是一种符合道理的猜测,因为并未看到,所以只能是“大约”;又说明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所以用“的确”。很明显作者不是只写孔乙己一个人的结局,而是写这一类人。至于孔乙己的结局,即使没死,也无关主题。这样一分析,作者这样强调的寓意就更加深刻了。
其实,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我们不必胶柱鼓瑟,关键是对照原文,仔细探寻当时的时代背景,认真分析文中的人物,研读作品关键词句,这样就能真正挖掘出作品中的主旨内涵,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
(作者单位:如东县先民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