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应试策略浅析

    白秀玲

    【摘要】文言文历来是高考的一大考点。本文对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作了简要分析,并从夯实基础到解题技巧介绍了几种复习应试策略,以期对文言文复习应考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应试策略

    在高考攻关中,文言文阅读历来为专家学者所看重。由于答案灵活性较小,成绩档次容易拉开,因此这类题目做的怎样,直接关系到应试策略高考的成败。但在平时学习中,很多同学对文言文的学习没有兴趣或感觉到很困难。在这里,我略陈浅见,希望对同学们顺利通过高考有所帮助。

    一、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

    1.体现了“浅易”的特征。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纵观历年高考的文言文试题,乍看虽生疏,但不失浅易之感。原因在于:①选文主要是人物传记,内容多为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如智勇善谋(2005年全国卷Ⅱ卷《史记·滑稽列传·优孟》)、刚正清廉(2005年全国卷I卷《裴侠传》)②试题大多不需要了解历史背景;涉及到的词汇多为文言文中常用词或次常用词,对于生词、偏僻词或文化知识一般进行了加注以降低难度,涉及到的古汉语语法现象一般也都较为典型,有规律可循。

    2.课内外互相映衬。

    纵观历年高考,命题人总能将学生熟悉的课本知识与生疏的课外文章相结合,巧妙检测考生文言文阅读举一反三的能力,测试他们的真实水平。

    对文言虚词的考察,则主要测试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别它们不同用法的能力。考察往往从阅读材料出发,采用比较它们的意义和用法的方式,来挑出正确答案,而比较项常常来源于课本。

    3.能力考察的全面性。

    文言文测试着重点落在考察学生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与概括能力上。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考察侧重于迁移能力,对文意的理解就是概括能力,而翻译题目的完成则需要多种能力。如识记、筛选、辨析、判断、鉴赏等能力。以2007年全国I卷为例,第11题要求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思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忘。”“盖”在课文中涉及诸多词义,如“覆盖”、“表示推论原因”、通“盍”、“句首语气词”等意义,“易”也有“交换”“改变”“容易“等多义;“虽”即可译“虽然”,也可翻译“即使”,这就不仅要求考生在结合上下文对原文作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辨析,而且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依照文言翻译“信、达、雅”的要求,尽力直译出“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如果害怕(皇帝的)尊严而失去正义,我即使死了,也不改变(我的)志向”。这充分体现了对中学文言文阅读能力考察的全面性,这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应试策略

    1.夯实基础。

    命题的“浅易性”定位是相对于那些熟练掌握教材中的文言知识,具有相对较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生而言的。课标的要求实际已经指示了学习中的重要方法——知识梳理。阅读,通过名句名篇的背诵来掌握相关文言知识。文言知识的理解要和课文相结合进行。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各册课文中出现的各种文言句式及大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15个虚词,所在的句子全部挑出,然后选择一些简短而典型的例句来记忆背诵。这既可以完成材料积累,又可以培养语感。所谓语感,包括对记诵名篇的形式、内容、意境的整体感受。只有具备了这种整体感受,才可能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2003年高考试题中文言翻译“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不少学生把“折”译成“奏折”,把“面”译成“表面”,其实,如果学生们记诵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也有“面刺寡人之过者”的句子,由“廷叱”联想到“廷折”,由“面刺”联想到“面从”。“廷”“面”都是名词作状语,而“廷”与“折”语境相似,正确译出,应该不难。所以熟练的掌握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文言知识是完成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是完成文言文阅读的最有效方法。

    2.准确把握文意。

    一般来讲,有较强把握文意能力的学生,容易正确解答文言试题。那么,怎样才能快速的把握文意呢?

    第一通读全文,获取主要内容并在材料上勾画出自己把握的重点。比如选文中涉及到了什么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涉及到哪些人,前因后果怎样,有何意义,作者给予了怎样的评价等。看清问题,迅速把握。在这过程中涉及的特别生僻的词汇不作过多纠缠。

    第二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对涉及问题重点印证。考生在迅速阅读材料后,有时受理解力所限,不能较为准确的把握文意,这时阅读题干和选项有助于帮助理解文意,印证有把握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文言阅读选择题的最后一至两个题目,往往是信息筛选或文意把握。例如,2007年全国I卷9题,选出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2007年全国Ⅱ卷9题,表明安重荣“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由此可知,选文中的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是考察点之一,而相连接的文言文阅读最后一道题往往是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那么正确的三项则无疑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取或印证已获得的信息。

    第三针对题干要求,再读全文,获取解题信息。如果拿到试卷就急于做题是不明智的,读一遍就完成题目也是不可取的,再读不仅是针对题目,也是为了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文意,判断选项中设置的暗礁。命题人为了增加题目的迷惑性,实词常采用以今代古的方法。而综合题目中张冠李戴和无中生有的方法则采用的较多。如果一不小心,就容易跌进预设的陷阱。所以再读时便要重点注意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人物间的关系以及事件的变化等。

    3.高度重视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检测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仅此一题高考就占了10分之多,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文言文翻译讲求“信、达、雅”,也就是词语翻译要准确,通顺畅达,言辞力求优美。所以做翻译题时,应先细读选文,综合学过的知识,根据语境理解词义,搞清句意,遵照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可以采用“留”“换”“补”“删”“调”等老师多次强调并训练的具体方法,关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一些文化常识,以求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这些是文言文教学重点,也会引起同学们特别的关注,比如《孟子见梁惠王》中“其如是,谁能御之。”教材为“御”“其”作了注释(御:阻止、其:如果),“御”是多义词,与现代汉语差异也比较大,因而特别注明,同学们也相对重视,但对“其”“是”之意容易忽略,在课本中此句翻译为“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但许多学生在译这句话时常会无意识地将“其”译为“那”,“如”译为“如果”,这样就成了“那如果是这样,谁能阻止它”。这些翻译时容易忽略古今语言的微异之处,学习时应引起格外的注意。

    4.讲究一些解题技巧。

    讲究解题技巧,有利于提高解题效率,比如:排除法、比较法、利用相关信息法等。有意识地熟练运用这些解题技巧,即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也可以节省做题时间。

    其实真正的“实战”中策略会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希望同学们能借助浅见的心得体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文言文阅读的学习和复习方法,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为自己开拓一个更为广阔的未来。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