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的理想人格

    叶茂

    摘 要:阳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成为圣人,现自己的理想人格。实际上,王阳明的一生就是竭尽所能追求成圣的一生。本文从王阳明“心即理”的本体依据出发,通过对其“良知”的价值诉求和“格物”的实践方式进行深入考察,揭示其理想人格——“万物一体”的理论内涵和现实价值,便于更好地把握王阳明的圣人之境,更好地理解阳明学。

    关键词:王阳明;理想人格;良知;万物一体

    引言:王阳明一生都在追求圣人的理想人格,在其十二岁时与塾师有一番对话,他问什么是第一等事,塾师回答读书登第,王阳明却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其十八岁时,便开始仰慕圣学,认为“圣人必可学而至”。不仅如此,王阳明在教导学生时也特别强调圣人概念,他三十四岁在京师首次招收学生时,对学生提的第一点要求就是“使人先立必为圣人之志”。因此,圣人的理想人格是王阳明一直以来的追求,幼时以朱子学所言的圣人人格为标准,在自己的心学思想体系建构起来后,便追求着“万物一体”的理想人格。

    1 “心即理”——王阳明理想人格的本体依据

    王阳明反对朱子学以天理为本体,认为天理存在于万物之中是不可穷尽的,实现圣人理想人格,便要格万事万物,通晓万事万物之理,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面对无限的分殊之理如何得以成圣?另外,朱子学所言的天理是外在于人心的,圣人之心和天理之间有一道鸿沟,无论如何格物,外在的天理和本心之间也无法圆融合一。因此,王阳明追求圣人之境的第一步便是要破除朱子学二元对立的本体论,融合理与心,其目标是要使人心与天理之间消除间隙,圆融为一。

    与朱熹的外在天理不同,王阳明认为理在心中。一方面,王阳明说,事父无需向父亲求个孝道之理,事君不必向君主求个忠君之理,同样,交友也不必向朋友求个仁信之理,而是应该“反求诸己”。这样,王阳明就开辟出了与朱熹完全不同的本体论路径,即理不在事物中,而在心内,成圣的路径便由向外探求万事万物之理转向向内求诸于心。王阳明在心即理上的转换,无疑是对朱子学的深刻剖析与批判。儒家自孔子始,如孔子的“仁”,孟子的“善”,都带着浓厚的道德思想,儒家将视角聚焦到道德实践上,对于西方哲学所探求的“质料”,即纯粹的客观物质性的存在避之而不谈。王阳明正是继承了这一核心关注点,将朱熹的外求之理,即纯粹的客观性的天理排除在视野之外,以心为理,将传统儒家的道德焦点再次拉回思想探求之中。

    另一方面,阳明又言“心即性,性即理”。这里,王阳明将心、性、理等同起来,性和理是心的一体两面,性是心之本体的伦理性,理是心的客观性,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心之本体。阳明学对朱子学的核心突破就在于此,朱熹的天理和人心无法融合,带来的理论困境就是人无法穷尽天理达到圣人之境,而阳明将心作为本体,并具有性和理两面,使得内求于心的性具有了“理”,即客观性的特征。从这个理解来看,圣人向内心探求“理”,不仅能够得到“理”,而且还能避免陷入相对主义旋涡,使得心之“理”具有了客观性与普遍性。正是由于“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结合,人才能够同此心,同此理,这样人人抹去遮蔽便能够得“理”。

    2 “良知”——王阳明理想人格的价值诉求

    翻阅《王阳明全集》,阳明多次谈到良知,“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其对良知的最高含义的概括。可以看出,良知是心之本体的唯一内核,良知所代表的就是天道,王阳明给予了良知至高无上性,清除障蔽,明晰良知,便能领悟生存本质,道通为一,达到圣人之境,如何致良知便成了其价值诉求。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有良知,皆可成圣,但芸芸众生皆未成圣,其症结在于良知被遮蔽。良知之所以会被遮蔽,是因为人“皆是牵于毁誉得丧”。毁灭、荣誉、利得和沦丧均是追逐外物而起,由此,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一说,其目的就在于教导每一个个体人要内心澄明,用良知来观察事物,分辨出毁誉得丧,善恶之别,从而扫除涤荡“意之动”。至于如何致良知,王阳明认为主要有两个层面:

    其一,良知的自我建立何以可能?王阳明认为并非良知不自知,而是因为良知被遮蔽。气质不美是因为障蔽厚。并且“良知良能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由此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和“心”、“理”相同,“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良知的路径首先便是内求于心,即所谓的反思。个人经由反思,内心得以澄明,良知得以回归本位,以其自身真实的样子显现,这样良知才能澄明不被遮蔽。其二,致良知更在于外向开展。在万事万物上致良知,而后“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在王阳明所构建的意义世界里面,在人和事物的交往过程中,人的澄明良知作用于事物,人的主体性得以展现,人的存在性得以自我表达,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得以产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致良知才能使得事物皆得其理。

    这样看来,良知对于本体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良知在关系境域中的表达与作用,使得主体和事物同时得以显现和富有天理。不仅如此,王阳明更是阐明了致良知的两条进路,内心反思和致之于事物,前者使得良知澄明,使其能够以未遮蔽的真实的状态存在,后者使得境域中的事物能够通過良知的表达,从而获得事物之理,得以展现真实的状态。良知不仅仅是心之本体在道德实践层面的发言人,更是天道之本原、道德之本体,或者说良知就是理,是意义世界的价值诉求。正如董平所说:““致良知”所展开的,既是一个真善美圆融统一的真实人生,也是一个秩序与和谐并在的人道价值世界。”

    3 “格物”——王阳明理想人格的实践方式

    关于“格物”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大学》,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但是《大学》只在此处提及“格物”二字,后文并未做出解释。按照普遍理解,从格物到致知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即首先要格物,然后才能致知,……朱子学正是遵循此思路来理解格物的,朱熹认为,事物之理皆在事物之中,不会轻易向人显现,只有“格”尽万物,才能获得事物之理。当然人是不可能穷尽所有事物的,所以朱熹也提出了“分殊之理”一说,即相同事物之理有相似之处,格了一物便可以推理出一类事物的理。

    王阳明从主体性维度出发,对朱熹的“格物”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王阳明参照郑玄在《大学》中“物、犹事也。”的解释,认为“物”不是纯粹的客观性的质料,而是“事”,即与主体相联系的事物、事情。而“格”的意思,王阳明解释为“正”,即使事物得其正,使事物在主体的观照下以自身本来的样子得以显现。按照王阳明的理解,“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主体关照到纯粹的物后,便构建起了一种关系情境,在此情境之中的纯粹的物也就不再纯粹,而是变成了“事”。这里的“事”是一种与主体相关,处于和主体存在密切联系的关系情境之中的物,在此情境中,主体将自身的良知通过特定的方式传达给“事”,“事”接收到良知,便可以以其真实的存在状态向主体显现,如此便是格物。

    在如何格物上,王阳明这样说: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立志用功,也就是格物,就像是种树一样,先有根芽,树干,树枝,后有叶、花和果实。凡是不可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初种树时,无需考虑会不会开花结果,只管灌溉栽培,功用足,自然会有所结果。可以看出,王阳明是赞同道德实践的,只有实践才会会致知,在王阳明的主体性维度上,发挥主体的作用,必然是能够关涉到事物的,在人和树的相关涉的情境中,介入主体活动,事物之理便进入心这一本体之中。

    4 “万物一体”——王阳明理想人格的终极境界

    纵观中国哲学史便能发现,“万物一体”的说法并非由王阳明首次提出,《庄子·齐物论》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识到万物都是平等,没有高低差别。王阳明所言的“万物一体”来自于《王阳明全集》中的一段话:

    “大人之能以天地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王阳明与庄子的区别显而易见,王阳明谈论的“万物一体”并非强调万物的平等无差,而是申明圣人关心万物,所有事物都被圣人之心所关照,在其外部,便没有了任何事物。换句话说,圣人要格尽所有事物,使所有事物皆进入我心,正如“孝亲”、“事君”,主体关涉到“孝亲”,那么“孝亲”就成了我心中之物,主体关涉到“事君”,“事君”就成了我心中之物,当所有事物都进入我的心中,那么我便心外无物了。“万物一体”这种状态就是圣人的理想人格。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具有良知。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物欲之蔽相隔,圣人往往会格物致知,摆脱物欲的遮蔽与阻隔,澄明本心。如此说来,王阳明不仅指出了成圣之道,还给出了成圣之因,因为人心无异,致得良知,格除物欲便能够达到圣人之境——万物一体,所有的事物都在圣人心中,这是一种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值得重视的是,王阳明将主体性提高到了空前的地位,甚至我们可以说,“万物一体”的圣人理想人格完全是实践的,离开了主体活动,世界将归于“寂”,圣人之境更是水中月雾中花。此外,王阳明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这意味着在王阳明的心中,人人都是有着成圣的可能性,其蕴含的根本原则是人人平等,这对儒家有差别的仁爱、等级分明的礼制是有着重要突破。

    參考文献

    [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郑玄注,孔颖达正义. 礼记正义(下)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3](先秦)庄周著,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8.

    [4]朱晓鹏.从朱熹到王阳明:宋明儒学本体论的转向及其基本路径[J].哲学研究,2015,(2).

    [5]董平.主体性的自我澄明:论王阳明“致良知”说[J].中国哲学史,2020,(01).

相关文章!
  • 北京电影学院

    校训:尊师重道 薪火相传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

  •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由1940年建立的国立音乐院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于1949年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全国艺术院校

  • 中央美术学院

    学院概况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设有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 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