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探究
摘 要: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历史的本来面貌,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联系当今时代国家政策方向的继承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充分发挥历史教材的使用价值,调动学生学习历史、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历史教材体现的情感价值因素,探究了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价值观;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2-0071-02
引 言
历史记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变化过程,学习历史可以明智、明是非、知得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回顾历史事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而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特点
1.时间脉络清晰,时空观念立体化
例如,七年级的历史教材以“远古社会到清朝的发展”的时间线作为讲述顺序。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主要讲述了远古社会到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历史,历史教师需要确保教学内容具有足够的真实性,能够将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与事件讲述清楚,使学生尽量全面地认识古代社会。此外,在遵从教材所提供的时间线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编,将时间线上发生的主要事件脉络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的进步对人类发展的深刻影响,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空间时序合理、行文流畅的特点。
2.线索清晰,材料丰富
现行历史教材具有清晰的线索与自然的脉络,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教材在编写时加入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如传奇的历史人物、典型的历史事件、有趣的历史现象,即我们常常说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记忆点”。在安排这些“记忆点”时,教材编者宛如解剖麻雀,分别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给予了学生举一反三的空间,鼓励学生触类旁通。历史教师可通过组合这类“记忆点”,将不同部分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将“点”连接成“线”,带领学生体悟“历史线”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知识。
例如,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下册具有点线结合的特点,能够直观地展现历史发展的风格特点。其中,每条独立的线索都能够将特定历史主题或某一领域的知识完整地表达出来。根据这些脉络清晰的线,历史教师很容易找到有价值的教学线索,并在纵横交织历史线中将历史的面貌还原出来,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3.知识点与知识面结合
初中历史教材经过调整后,转而使用时间线为基础,通过“以点带线”的方法,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状况呈现出来,致力于还原各个时期的真实历史面貌。例如,教学春秋争霸形势图一课,“城濮之战”等具有代表性的战役都可被看作争霸中的“点”,而教材在梳理完知识内容后,又在“问题思考”板块提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对春秋争霸的整体评价,将这一历史时期的“面”带出来,让学生认识古代战争对当时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进而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维护和平的重大意义。
二、初中历史教材体现的情感价值因素
1.贴近生活实际、生动形象等特点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有意识地为各个单元设定了教学主题,通过合理策划内容分布,构建了条理清楚的历史教学体系,使各单元的知识要点前后呼应。教材中加入了大量图片及文字解说内容,降低了地图等信息量较大的图片的阅读难度,学生在使用这类插图时,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地图、人物图或遗迹图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以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参与历史课堂。同时,教材这种图文并茂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中的导语针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政权巩固的特征进行了简要概述;教材增加了课文前设、课文旁设、课文后设等辅助内容,这些都是历史教材的“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使他们理解民族大团结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
2.拓展教材的知识范围
历史教师通过强化教材的可读性,能够帮助学生在个人能力范围内不断加深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使历史教学活动获得全新的契机。因此,历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现行历史教材具有正面阐述历史问题的特征,为每一历史时期的事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材料依据,教材也十分注重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展现,使古今紧密联系,顺应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特色,实用性更为突出。
例如,八年級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材从孙中山先生早年参加的革命活动讲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谋求发展却最终失败的过程,其中,对孙中山等重要人物生平的介绍为客观历史事件的阐述注入了人文色彩。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拓展性知识,更加全面地看待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
三、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策略
1.多媒体的运用,构建知识系统
历史课堂立足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多媒体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体现使用方便性,建立多媒体资源平台,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上实现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例如,在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彩色示意图。第一层是红军长征路线红色箭头示意;第二层是蓝色箭头示意,但是目的是标明战役战况,了解红军的艰苦作战经历。历史教师开发整理的教学资源内容广泛,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已经得到实践证明,重点是要适合课堂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音像视频资料等。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紧紧依靠教学设计为线索,为改进教学手段服务,为增强教学效果服务。
2.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历史课堂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的境界。在讲解重大的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图画、摄影图片、背景音乐、摄影图片、动画情景等,创设妙趣横生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视觉鲜明的多媒体画面中驰骋想象[2]。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好像回到几百年、几千年的社会中,与古人谈天说地。
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一课时,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片段便可作为补充性教学资源,该部影视剧在制作时考据了唐朝时期长安城的结构与盛唐时期百姓的服饰习俗。历史教师可以从“长安城街坊林立”的远景镜头展现盛唐时期“城市”的概念,结合教材给出的“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找到影视剧片段中的“坊(居民区)”与“东、西两市(商业区)”;同时,教师可从互联网上下载该部影视剧演员的定妆照,带领学生分析唐朝服饰特点,即男人多穿圆领大袍与长靴,喜爱佩戴华丽的饰物,衣服上的绣图以动植物为主,而女人上身为襦、袄、衫,下身缠裙,绸带细腰,衣服多以鲜艳的颜色为主,注重飘逸之美。如此一来,将教材中对盛唐时期社会发展的文字描述转变为直观的视觉内容,学生在观看影视剧片段后,对“大唐风流”产生深刻印象,对唐朝的特征便有了更加清晰的记忆,可以与其他朝代加以区分。
3.利用网络资源,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促使自己教育思想的转变。將远程信息应用于教学中,不但可以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可以切实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南泥湾》,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体会南泥湾从“杂草丛生、没有人烟”开辟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八路军的艰苦奋斗精神。
4.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氛
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历史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他们潜在的学习动机。中学历史教材的人文性特点突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而且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教学唐朝的对外交往时,教师可以联系小说《西游记》,也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影视作品等来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历史教师不能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追求课堂表面的热烈气氛而滥用多媒体技术,而是要结合教学实际对其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运用。
结 语
总之,历史课堂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平台,更是学生参与讨论、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平台。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和掌控教学过程,把握教学导向,充分体现历史教学的开放性和针对性,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现象,主动探究社会发展规律,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参考文献]
陈智慧.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15(21):115.
梁婷.对历史教科书中史料运用的思考[J].学理论,2013(35):269-270.
作者简介:梁红(1975.8—),女,广西玉林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中学如何开展口述史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