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策略,构建古典诗词高效阅读教学课堂
杨卫成
中国古典诗词虽因题材丰富、意蕴深远等美学特质而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但是因其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太过久远,无论是其内容与形式等,都与学生的阅读习惯格格不入,即便是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等古典诗词,学生也未必表现出预期的学习热情,更不用说对之细读深品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探讨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轻松愉快高效地阅读品鉴古典诗词的有效策略。
一、情境导入:紧扣主旨
情境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故事引入法、图片展示法、音乐介入法、质疑释疑法、名言佳句导入法、名家配乐诵读引入法、影视片段播映法、音画视频播映法等。然而,不管运用哪种方法导入新课,都应该与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文本的内容与主题等迅速接轨,以便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迅速投入到对古典诗词文本的阅读、探究之中,为顺利构建古典诗词高效阅读教学课堂创造有利条件。
比如,教学李白的《行路难》时,板书课题后,教师可以运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将学生直接引入教学目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乐府诗《行路难》。请大家参考诗末的注释与自备的课程辅导资料等速读课文,理解诗歌的表层大意与深层含义。有疑问的地方请画上记号,与同学或者老师一同讨论。”当然,也可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将课前在网络下载的名家配乐朗诵《行路难》音画视频播放给学生视听,让学生在直观立体、动态多维的声、色、光、形等诸多美学元素的刺激下顺利走进文本,自发地、愉快地加入到音画视频中名家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行列中。当然,还可以采用知人论世、介绍《行路难》的创作背景或者讲述李白的相关故事等方式导入。
二、细读深品:质疑释疑
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德裔美人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是人们习得知识、探寻真理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勇于创新者、富于创新者之必备素养。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探究、品鉴古典诗词时,必须善于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紧扣上述古典诗词文本提出一系列具有一定深度、一定探究价值的学术问题,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科学的探讨与解答。
比如,教学岑参的古典诗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基本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风格后,将下列预设题展示在白板上供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
1.请每位同学就文本内容提出至少两个与他人不同的问题并提供自认为准确的答案。
2.请思考、讨论并明确下列问题:请说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题中蕴含着的众多信息。(1)请根据诗歌的内容将之分为两个部分,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意思。(2)这首诗的文题与内容都写到了“送武判官归京”之意,那么,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篇幅咏雪呢?(3)请在诗中任选一句咏雪之句,细品其所描绘的边塞雪景之特点。
学生思考、探究时,教师巡视课堂,对于古典诗词文学功底比较薄弱者给予及时引导、指导,对于才思敏捷、质疑释疑又快又准确者给予及时表扬与鼓励。
三、比较阅读:纵横勾连
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师教学古典诗词等文本时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拓展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的领域,促进学生在不同文本、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等诸多元素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有效整合中拓展古典诗词阅读视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文本的效率,逐步培养学生具备独立阅读、鉴赏古典诗词文学作品的能力。所以,教学时,教师必须将课内外古典诗词、今昔学习过的古典诗词进行巧妙联系,并引导学生对之进行巧妙整合,以期达到拓展延伸阅读品鉴古典诗词文本、开阔学生古典诗词阅读视野、提高学生古典诗词品鉴水平等目的。
比如,教学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我曾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展示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
1.两首诗虽然都是边塞诗,但写景抒怀的内容各不相同。请说说二者所绘之景、所抒之情等各有什么特点?
2.请说说二者在诗歌的格律、语言的修辞等方面有什么异同,并举例说明其中哪一首诗歌运用的修辞方法更生动、形象、准确。
3.除此以外,你是否还学过岑参或者王维的其他诗歌?
鉴于运用比较阅读进行拓展延伸有一定的难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注意预设题的梯度,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修养与品位进行分层管理,因人质疑释疑。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形式优美、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蕴,闪耀着先人的睿智光芒,是我们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品位、熏陶学生美丽灵魂与美好情操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故此,教学时,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细读深品古典诗词文本,继之构建古典诗词高效阅读教学课堂。
(作者单位:庆城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