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清景在新春
徐漫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时事新闻,并把它恰当地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从运用时事新闻的意义、方法、原则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运用时事新闻的意义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这是唐朝杨巨源《城东早春》前两句。意思是说,早春之景能够激发诗人创作的热情。关注时事新闻,并把它恰当地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二)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让学生随时联想到学过的地理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天天学地理、天天复习巩固地理知识。再则,近年来文科综合题目中,都越来越多出现以时事热点为背景的考题。这些题目提醒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不断渗入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时事新闻。
(三)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我们身边蕴藏着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以马鞍市为例,原巢湖市和县、含山县划入马鞍市以后,马鞍市的城市布局问题、工业发展问题、旅游资源整合问题等等,都与地理课程有着密切联系,都可以成为地理教学中的真实案例。
(四)可以有效进行德育渗透。教书育人是重要的教学原则,而地理教学理应担当其重任。我们所听到、看到和所发生的事,只要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关,都可以成为学习地理、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动、形象、真实、有说服力。
二、运用时事新闻的方法
(一)以时事新闻为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一个好的导语引入新课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在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比如在讲授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时,可以我国月球车玉兔号登陆月球为引言,在讲解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时,可以天津市买车摇号、一些城市私家车分单双日出行为例导入。
(二)以时事新闻为素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由于新闻时事具有实效性、与身边事物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可能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教学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数量变化》,讲到联合国把2011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时,可以插入莫言的作品《蛙》;讲到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时,可以向学生补充我国有些省份开始实行的“单独二孩”的人口政策。通过这些事实,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世界以及中国的人口增长情况,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人口政策。
(三)以时事新闻作为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这一课时,可以引入报刊短文:“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惊人之问。”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解决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难题,进而加深对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的意义的认识。
(四)及时补充时事新闻作为背景,使地理教学更生动
在讲解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时,以新近建成通车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建设中的南京城际铁路、论证中的马鞍山过江隧道等等新闻报道为背景,重点讨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了解道路建设对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对公民生活质量的影响问题,既可掌握课本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认识。
三、运用时事新闻的原则
(一)注重时效性。当今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教学时应该以教材内容为依据,选取与教材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时事,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讲故事,。而所选的时事也要注意时间性,最好是近一两年内发生,并且具有震撼性的影响力,又或者是具有固定周期进行的时事活动。
(二)要适当点拨,抓住关键
时事新闻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与生活密切相关,报道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报道内容有些很详细,有些很简略,如果在课堂上盲目运用,那就会费时又费力,效果不好。所以需要教师适当点拨,把握关键、,以点带面,铺开与之有联系的地理知识。
例如,时事新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个会议,涉及地理教材内容极多,几乎涵盖必修2所有章节。如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教材中有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内容。又如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教材第一章有《如何看待农民工》、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内容。
(三)要重积累和梳理
1.自然地质灾害的地理时事
自然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地震、降雨、融雪等因素诱发的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在课堂上教授地震带时,可以结合课我国西部多次地震所带来的巨大人员及财产损失,再来介绍引起地震的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再进一步探讨如何避免过度开发问题。
2.自然现象的地理时事
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北京每年入秋以后的沙尘暴天气,以及珠三角地区水资源环境变化等话题都可以作为课堂上探究的话题。特别是最近环境监测中PM2.5值数据的引入,让学生更加更加重视工厂污染、汽车尾气、生活污染等方面的环保知识。
3.气候资源的地理时事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及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如重要的水源、石油、煤炭等一些重要物质,不同地方的作物生产及分布情况。可以把利比亚内战、乌克兰内乱作为该知识点引入的话题;又如我国江河的分布情况,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突显出我国的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让学生加深了尽管地球70%是水,但是可以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因为人类的活动而越来越少的情况,让学生节约日常生活用水。
4.热点话题的地理时事
作为一种热点话题,关键是要靠教师进行必要的选择,让这些报导更加贴近课堂和学生实际,增加他们的科普知识。例如累次曝光的台风吹袭,我国的“渤海漏油事件”,这些事件对当地居民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深思人类过度频繁的资源开采活动势必会破坏大自然的平衡,使学生敬畏大自然的力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时事新闻,并把它恰当地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从运用时事新闻的意义、方法、原则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运用时事新闻的意义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这是唐朝杨巨源《城东早春》前两句。意思是说,早春之景能够激发诗人创作的热情。关注时事新闻,并把它恰当地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二)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让学生随时联想到学过的地理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天天学地理、天天复习巩固地理知识。再则,近年来文科综合题目中,都越来越多出现以时事热点为背景的考题。这些题目提醒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不断渗入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时事新闻。
(三)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我们身边蕴藏着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以马鞍市为例,原巢湖市和县、含山县划入马鞍市以后,马鞍市的城市布局问题、工业发展问题、旅游资源整合问题等等,都与地理课程有着密切联系,都可以成为地理教学中的真实案例。
(四)可以有效进行德育渗透。教书育人是重要的教学原则,而地理教学理应担当其重任。我们所听到、看到和所发生的事,只要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关,都可以成为学习地理、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动、形象、真实、有说服力。
二、运用时事新闻的方法
(一)以时事新闻为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一个好的导语引入新课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在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比如在讲授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时,可以我国月球车玉兔号登陆月球为引言,在讲解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时,可以天津市买车摇号、一些城市私家车分单双日出行为例导入。
(二)以时事新闻为素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由于新闻时事具有实效性、与身边事物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可能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教学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数量变化》,讲到联合国把2011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时,可以插入莫言的作品《蛙》;讲到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时,可以向学生补充我国有些省份开始实行的“单独二孩”的人口政策。通过这些事实,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世界以及中国的人口增长情况,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人口政策。
(三)以时事新闻作为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这一课时,可以引入报刊短文:“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惊人之问。”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解决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难题,进而加深对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的意义的认识。
(四)及时补充时事新闻作为背景,使地理教学更生动
在讲解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时,以新近建成通车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建设中的南京城际铁路、论证中的马鞍山过江隧道等等新闻报道为背景,重点讨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了解道路建设对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对公民生活质量的影响问题,既可掌握课本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认识。
三、运用时事新闻的原则
(一)注重时效性。当今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教学时应该以教材内容为依据,选取与教材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时事,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讲故事,。而所选的时事也要注意时间性,最好是近一两年内发生,并且具有震撼性的影响力,又或者是具有固定周期进行的时事活动。
(二)要适当点拨,抓住关键
时事新闻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与生活密切相关,报道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报道内容有些很详细,有些很简略,如果在课堂上盲目运用,那就会费时又费力,效果不好。所以需要教师适当点拨,把握关键、,以点带面,铺开与之有联系的地理知识。
例如,时事新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个会议,涉及地理教材内容极多,几乎涵盖必修2所有章节。如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教材中有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内容。又如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教材第一章有《如何看待农民工》、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内容。
(三)要重积累和梳理
1.自然地质灾害的地理时事
自然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地震、降雨、融雪等因素诱发的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在课堂上教授地震带时,可以结合课我国西部多次地震所带来的巨大人员及财产损失,再来介绍引起地震的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再进一步探讨如何避免过度开发问题。
2.自然现象的地理时事
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北京每年入秋以后的沙尘暴天气,以及珠三角地区水资源环境变化等话题都可以作为课堂上探究的话题。特别是最近环境监测中PM2.5值数据的引入,让学生更加更加重视工厂污染、汽车尾气、生活污染等方面的环保知识。
3.气候资源的地理时事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及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如重要的水源、石油、煤炭等一些重要物质,不同地方的作物生产及分布情况。可以把利比亚内战、乌克兰内乱作为该知识点引入的话题;又如我国江河的分布情况,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突显出我国的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让学生加深了尽管地球70%是水,但是可以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因为人类的活动而越来越少的情况,让学生节约日常生活用水。
4.热点话题的地理时事
作为一种热点话题,关键是要靠教师进行必要的选择,让这些报导更加贴近课堂和学生实际,增加他们的科普知识。例如累次曝光的台风吹袭,我国的“渤海漏油事件”,这些事件对当地居民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深思人类过度频繁的资源开采活动势必会破坏大自然的平衡,使学生敬畏大自然的力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