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年会品牌化建设的思考

徐莉 杜娟 杨克理 刘丹丹
[摘 要] 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作物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交流会议,现已成为中国作物学会闪亮的品牌会议。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在品牌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交流内容创新,交流形式创新,以特色树立品牌,以质量扩大影响。本文结合学会学术年会特点,探讨了学术年会品牌化建设对于凝聚学会会员、促进学科发展、加强农业产学研合作交流及扩大学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意义,并对学术年会品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学术年会 品牌建设 全国学会
中国作物学会的品牌会议——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作物科学工作者一年一度相聚的盛会,在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作物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学术年会作用的日益突显并在业界取得共识,如何进一步扩大该品牌的国内外影响力,使其能够步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品牌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学术年会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性。此外,结合在学会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推动这一学术品牌可持续健康发展,谈一些个人浅见。
一、学术年会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中国作物学会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学会的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滿意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学会通过搭建以学术年会为主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作物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学会会员营造主动、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使他们及时获取国内外作物领域前沿高新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等相关信息,更有利于他们碰撞思想、激发灵感,增强其创新意识,有效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术年会品牌化建设尤为重要,是吸引会员参加学术交流并通过学术交流凝聚会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作物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加强农业产、学、研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扩大学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一)增强会员对学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学术交流是学会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学会最主要的职能,是学会吸引和凝聚广大科技人员的媒介[1]。学术年会的办会水平是衡量一个学会办得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学会对会员凝聚力大小的显著标志。因此,学会要更加重视会员在学术年会交流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交流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学术年会平台努力为会员们营造宽松的学术交流氛围,增强学会对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一是学术年会可以为会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会员们的归属感,也是增强学会对会员凝聚力的根本之道;二是学会会员通过学术年会这一交流平台,实现与同领域内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最大限度地获取本学科、本领域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三是学会通过搭建学术年会这一交流平台,倡导创新精神、营造一种锐意创新的交流氛围,激发会员的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其自觉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
(二)积极促进作物学学科发展
当前,我国作物科学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新品种培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作物科学发展要继续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坚持行业导向,紧密结合我国作物科学研究实际,构建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作物科学理论体系。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为我国作物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获取新知识、开阔新视野、发表新观点、提出新构想、迸发思想火花的沟通交流平台,在我国作物学科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学术年会的召开推进作物学科体系内各分支学科的相互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我国作物科学技术创新,探索作物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制定作物生产和科研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生产科技化做出重要贡献。二是学术年会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意见展开讨论,通过学术观点的碰撞和学术信息的整合,产生新的学术灵感,点燃创新的火花,促进作物学学科进步和人才成长。三是为作物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的舞台和全面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科学事业中能够树立良好的创新精神,大胆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切实为我国作物科学创新发展做出实际的贡献,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作物科技工作者投身到我国作物科学事业中来。
(三)加强农业产学研学术交流
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力量,其与生俱来的最基本属性就是促进学术交流,开展合作研讨。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作为学会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必将成为推动农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力量。一是有利于推进作物学科体系内各分支学科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探索作物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合作发现新的学科前沿领域和新的知识增长点,迅速实现学科知识的更新。此外,所形成的良好科研平台、优势科研资源和前沿研究课题也将为作物学发展提供保障。二是通过产学研创新协同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示范推广一批新成果、新技术。三是实现农业科技产业化、农业技术产品市场化、农业技术信息效益化,使产学研合作各方能够共享利益和共同发展。
(四)扩大学会国际影响力
学会要积极推进学会学术会议的国际化,提高学术水平和质量。学会学术会议要努力营造学术氛围,不要仅满足于国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要向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开放,要按照国际水准举办[2]。近年来,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注重向国际化发展,努力提升年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先后邀请了C. Jerry Nelson 、Suk Ha Lee 、Tony Fischer、Allen David Mchugh 、Kuniyuki Saito、Hee-Jong Koh等国际顶尖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并与参会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我国作物科技工作者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2016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与第七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同期举办,为我国作物领域科学家创造一个促进和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平台,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影响力,提升了在国际作物领域内的形象和地位。
二、对学术年会品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自2002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5届。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术年会的质量逐年上升,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历年来参会人数逐年增加,由第一届(2002年)的100余人,增加到近几年的1500人左右。目前,每年一届的“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已成为我国作物领域内最高级别的学术交流会议。
(一) 以创新引领思路
学术贵在创新,创新重在交流。通过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有效激励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精神,促进各种学术思想的交融,加快科学研究的进度,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学术交流内容要体现出理论的前瞻性、问题的针对性、技术的先进性、成果的创新性,使会员在讨论、交流、争鸣中获得启发,激发灵感,产生新思路,以达到理论、技术和方法创新的目的[4]。近年来,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坚持交流内容创新、交流形式创新,为我国作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搭建具有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年会的召开,为制定作物生产和科研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在主题设定及交流内容方面,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我国农业领域难点、热点、重点问题开展。如2013年学术年会以“现代农业与粮食安全”为主题,涵盖了粮食安全、生物育种、现代栽培耕作与种业发展、作物生产信息数字化发展、种质资源与品种创新等主要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作物科学技术研究现状、阶段成果和现代农业作物科技领域研究进展,以及中国作物学科在教学、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14年学术年会以“粮食安全与科技创新”为主题,围绕粮食安全现状、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当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涉及引领和发展作物科学基础理论、前沿高新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创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作物科技创新重要课题,对我国作物科技创新领域的阶段成果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2015年学术年会紧跟“现代作物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大时代主题,就生物技术、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作物栽培与耕作等领域的发展状况,从宏观与微观、国内与国外、品种与作物、基础与前沿、生态与安全、高产与优质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2016年学术年会与第七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同期举办,以“作物科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学术报告紧密联系实际,多学科交叉,渗透当前作物领域的新思想、新方向、新方法。2017年学术年会以“科技创新与绿色农业”主题,致力于促进作物学学术交流,提高互作创新,推动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二是在大会交流形式方面积极推陈出新。目前,学术年会交流形式主要包括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研究生论坛及墙报交流。大会报告12~15个,主要邀请国内著名院士、专家、学者,分别介绍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为发展作物学科把脉,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献策。分会场设置三个平行分会场,50~70个报告,主要交流生物安全、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作物栽培学研究理论与技术等领域的发展状况,并从国内与国外、基础与前沿、高产与优质等不同层面进行深入交流。研究生论坛面向作物科学领域的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他们提供交流平台。作为年会重要的交流形式,墙报和论文交流也是参会代表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的良好平台。
(二)以特色树立品牌
团结和做好会员服务是学会学术交流品牌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品牌化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这一点,并通过以下三大特色树立品牌:一是非常重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及青年会员,因为他们是学会学术年会品牌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学术年会特设研究生论坛,为加强在校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分会场也为广大中青年作物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发表见解、沟通交流、共同探索的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二是通过引入激励机制点燃学术交流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年会学术交流的水平和质量。学术年会设立了优秀墙报奖和优秀学术论文奖,以调动在校研究生和广大会员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此外,学会将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中国作物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科技奖以及五年一次的中国作物学会先进团体会员单位,中国作物学会先进工作者的颁奖活动也安排在学术年会期间举行,充分发挥了科技奖励的激励作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奋进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现代农业发展中;三是学术年会选择在农业院校举办,逐年提升了学会在农业领域的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提高,这也是品牌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在农业院校举办学术年会,也会对地方高校的作物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质量扩大影响
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办会原则,不断创新办会理念,办会质量、办会水平逐年提升,影響力逐年扩大。学术年会的规模、层次、征集论文数量和社会影响均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名副其实的作物科学盛会。一是倡导内容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术交流,倡导民主、客观、新锐、实用的学术交流观,活跃学术思想,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精品学术活动,逐步总结出一套成功的经验,提高了学术年会活动质量,扩大了年会学术活动影响。二是充分发挥学会精英荟萃、智力密集的特色和优势,遴选有代表性的高水准的大会报告,不断提升学术交流层次。三是精心策划、顶层设计,确保学术年会做到精品化。
三、推动全国学会学术年会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引入经营理念,推进以会促展、以展带会新模式
作为非营利的公益性学术团体,中国作物学会长期以来主要靠挂靠单位、业务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来开展学术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会的发展。学术年会要实现自我强大,在竞争社会中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就必须要有经营的理念和能力。对一个学术会议来讲,组织和经营是相辅相承的、两位一体的。组织好会议是经营好会议的基础,经营好会议为组织会议提供经费保障。组织经营良好的学术会议,不仅能使学会取得社会效益,也能使学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5]。加快推进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的“以会促展、以展带会”新模式,使学术交流行业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使学会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与企业的技术需求结合,使学术年会达到预期学术效果,也能提高学会的经济实力。与此同时,企业通过利用年会平台,展示其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增进与会者之间的交流,达到宣传和扩大影响的目的。通过该模式的实施推进,寻找会议与企业的结合点,逐步推动学术年会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转化,最终促使年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建设高素质的学术年会组织者队伍
学会学术会议质量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人才。没有高素质的学会管理人员队伍,没有一批高水平、热心学术交流组织的学术活动组织人员(如大会主席、执行委员等),学会学术会议质量水平要有大幅度提升是不可能的[4]。目前,学会缺乏真正掌握会务、会展管理知识的专职人员,专职工作人员面临着知识更新的挑战。因此,中国作物学会要发掘热心学会学术交流工作的学术活动组织者,提升组织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加强专职工作人员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年会的会务、会展管理水平。在今后的学术年会开展中,逐步培养一批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领头人和学术交流活动管理者,进一步提升年会的组织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结束语
多年来,中国作物学会一直把做好学术年会放在每年工作的首位。实践表明,做好学术年会品牌建设是学会发展与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学会会员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作物学学科发展的推动力量。因此,中国作物学会要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办会理念,提升办会能力,扩大年会的国内外影响力,全面推动年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玲梅.做好学会工作 推进学会发展[J].学会,2009(3):49-50.
[2]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交流活动状况及期望专题调研组”.学术交流是学会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J].学会,2005(7):16-25.
[3]王姝力.加强我国学术交流创新发展的时策与建议[J].学会,2015(3):47-49.
[4]杨忠岑.学会如何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的几点思考[A]//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动学会学术工作创新发展——中西南学会学研究年会论文集[C].2013.
[5]徐英,何芳.学术会议的组织与经营[J].学会,2008(7):44-45.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