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份学案看高一学生的阅读能力
陈红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附录《中华文化精神》一文,篇幅不长,思路清晰,内容深入浅出。文中引用了一些经典名句,内涵丰富,思想厚重,是一篇对高一学生进行文化思想教育的好文章。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学案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本篇。按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思想,在学案设计中,我务求问题设计简单,提纲挈领;突出体现对文本的思考和理解;由浅入深,由文本向生活拓展。
学生完成学案后,我对各题目得分情况做了详细统计。
统计发现,98%以上的学生对生活和传统文化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是其中54%的学生了解较肤浅,语言表述不够丰富;81%以上的学生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但其中80%的学生论述能力不足;约88%的学生能达到对浅易文言语句的基本理解,但其中66%的学生理解不够准确、完整;87%以上的学生具备了基本的阅读筛选能力,但其中33%的学生筛选不够完整。
统一存在的问题是:高一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肤浅,表达、论述不完整,用词不丰富。
批阅学案后,我惊讶地发现,116份学案中卷面分数从40分至98分,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差距。一份简单的学案,让我重新审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留给我深深地思考。
从学案成绩统计中可见,经过小学、初中九年的语文学习,90%以上的学生有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和文字理解力,能够较完整地筛选信息,具备了基本的文章阅读能力;97%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关注生活,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58%的学生文字表达力不过关,表述简单,词汇贫乏,表达不够完整、丰富;98%以上的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
课标指出,高中学生应“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而目前我校高一大部分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习惯懒散,阅读兴趣不高;
2.读“好书”、“整本书”的意识淡薄,阅读量不足,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字、词、句基本功不过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以为一是基础教育实施问题:在全民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教育忽视字词等基本功训练,一味提倡所谓创新、个性,本末倒置,学生书写差、错字多、文字辨析力差;笔者和学生交谈过,初中语文对语法很少提及,我市初中只有个别学校偶尔组织学生上阅读课;部分教师鼓励学生阅读快餐文学,有碍于学生提高文化品位;二是快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社会与人心浮躁的问题:当代社会媒体发达,电视、电影、电脑、手机等,快捷、丰富、直观性强,对于知识容量浅薄、辨别力差,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的学生来说,这些文化会具有更大的诱惑力;三是语文试卷命制的导向问题:试卷命制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从小学到高中,试卷命制模式呆板,内容多年不变,试题千篇一律。只要经过考前强化训练,没有课外阅读量的学生也能拿到高分,而有阅读量的学生如果不强化训练却不一定能考得更高的分数。
试想:读与不读一个样儿,谁又肯下功夫阅读呢?对于教师来说,组织阅读课也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事。笔者对本学期高一年级开设、组织阅读课的情况作了统计。全年级15个班级,预设了30节阅读课,可是教师实际只组织完成了10节,完成率仅占预设课时的1/3。多数教师认为阅读课耗费时间,出力不讨好,对提高考试成绩没有帮助,不如赶赶课程进度来得实在。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因此,必须提高认识,重视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些尝试:第一,当代社会浮躁而急功近利,可利用学生们喜欢和信任网络媒体的特点,占领电视、电影、电脑、手机等阵地,大力宣传读书理念、宣传中外经典名著,营造全社会崇尚读书的氛围,“全民读书,从娃娃抓起”;第二,重视语文基本功训练与考查(例如字、词,查字典、书法等),将课外阅读与名著阅读纳入语文课程设置与考查;第三,革新语文试卷内容与模式,进一步加大主观题量,增设附加题,增加名著阅读题,常考常新,以各种方式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何时语文教学能走出“学与不学一个样,读与不读一个样”的尴尬境地,让“读”与“不读”的学生在考试分数中拉开差距,让语文学科也像数学、英语一样,能够引起莘莘学子的足够重视,让“读书破万卷,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学生的口头禅,那就是教育的大幸了!
(作者单位:铜川市第一中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