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林冰琦 衷明华

    【摘 要】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其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为学习乙酸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乙醇;官能团;分子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2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地位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乙醇》。从知识结构上分析,本课时包含了乙醇的概述、乙醇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醇的性质研究和乙醇的用途。通过本文让学生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本节课承接初中所学乙醇的用途,又为接下来学习乙酸打下基础,可谓承上启下。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钠反应、燃烧)。教学难点: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的原理和实质。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有了解过乙醇的用途。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在烃的衍生物中,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酒精开始,来学习烃的衍生物,可降低认识难度。

    2、兴趣动机分析:根据“Yerkes–Dodson law”,适当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但对于高二的学生,单单依靠有趣可爱的故事已经不足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因此,结合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等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科学探究的艰辛與乐趣,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操作,提高实验综合能力。

    四、教学方法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