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意的阳光下前行
朱玉梅
摘要:爱是儿童德育教育的核心本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德育教育经验,牢牢把握人性教育、情景体验和现实生活三种教育手段与爱的教育之间的关系,凸显了感性体验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如何改进德育教育模式摸索出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关键词:德育教育?爱?人性教育?情景体验?现实生活
德育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什么?作为学校德育教育重要渠道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它的主要使命是什么?这是当前品德教育中令许多教师困惑的问题。在笔者看来,《道德与法治》课堂所承担的使命不仅是引导孩子们去认识一个现实中的世界, 它更为重要的职能是指引孩子们去发现这个世界背后的一些特质,在这些特质中,爱是核心本质。《道德与法治》课堂正是要使孩子们逐渐去理解和体验爱的意义,只有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才是迷人的。如何让孩子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全身心地投入追寻爱的过程,激发孩子们探寻的潜能,释放他们的热情?笔者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人性教育中发现爱
儿童在品德教育中学到的应该是一种人性,是一种爱,这就决定了《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充满温情的。它之所以要充满温情,是因为它应当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充满人性和爱的环境。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不应该是那些冷冰冰的客体化知识,不应该是那些毫无人性内涵的抽象概念和逻辑推演,更不应该是那些超越生活的不带一丝情感的道德训诫和理念。在这里与他们相逢的应是各种类型的有爱心的人,其中既包括近在身边的父母师长、邻居同学,也包括那些远在天边、素不相识的人。教师作为学生树立道德观的引路人,应当时时注意将人性教育中最温情的一面贯穿其中,通过人性化的教育,使学生摆脱冰冷的道德灌输,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当谈到我的家人、我的学校、我的邻居、我生活的社区、我居住的地球时,学生的感知面逐步扩大,情感由点及面,渐渐升级;在《我和老师的故事》《老师,您辛苦了》前后两课学习中,当回忆到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时,学生们掉下了感动的眼泪,说出了感人肺腑的话语;在《我们都有爱心》一课的“活动园”中,他们谈到义卖闲置品,捐助孤儿院,帮助需要救助的人,同情和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道德与法治》课堂本身就是人与人相知、相会、相爱的课堂,它既有人与人心灵的相撞,也有人与人之外事物情意的相融,应让孩子们在这里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
二、在情景体验中感悟爱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学校展现的必须是学生现实的生活,就是像他们在家庭里、邻里间、运动场上所经历的最真实的生机勃勃的生活那样。”
儿童在品德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名参与者,这就决定了《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感性的。在这个课堂里,学生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应该成为主动参与者而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个课堂里,學生不能只是将所学到的爱简单地复述出来,他们更应该通过全身心地投入去发现爱,进而从思想上感悟到爱的真谛。这是一个涵盖了生理和心理两种机能的整体投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一名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身体体会与思维想象、情感与愿望都参与其中。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把学生的身心看成一个统一体,使之紧密结合。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具有实践特点的活动性教学内容,并确保学生参与的全员性和整体性。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不仅需要通过聆听教师的说教用理性去把握爱和爱的意义,还应该通过角色扮演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感性的实践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两种机能都被“动员”起来,从而在一种将身体体会与思维想象融为一体的学习环境中去感悟爱的意义。正是在这种具有躬行实践特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感觉所学习的对象并不是遥不可及、不可触摸的,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将在他们成长道路上烙下深深的印记。正是这样一种学习过程,才能赋予德育教育生命力,使学习本身成为体验、体会、体认的一种身心统一的、完整的生命体活动,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最朴素、最真诚、最难忘的情感。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学生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学生的认识初始就是来自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些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中,学生观察、认知,进而感悟,开辟一条通向生活的通道,不断获得道德情感的体验。教师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是指导学生活动,而非单纯地讲解教科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当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托,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的有关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把爱国、爱集体、爱家人等教育渗透其中,并在学生的认知和行动能力范围内开展模拟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各种与学生身心发育水平相适应的道德教学情境,并将学生置于这种情境中,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不断地感悟生活、感悟爱,从而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统一而又和谐的整体,实现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产生道德情感,才能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生成,真正让课堂回归生活。
放弃空洞的说教,在主题活动中引导学生去体验与创造,能使他们更好地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成美好的情感,并进一步转化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爱
《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学生在这里应该获得一种天性的释放,使自己的全部身心机能得以整体性释放。这需要学生以一个完整的人的身份去参与教育活动,他们可以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去看一看、听一听,通过自己的肢体去触摸感受,可以说“让我自己来”。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被固定在教室里,不仅身体动弹不得,而且所学知识被肢解成了一个个碎片。他们的头脑活动也被禁锢在有限的知识领域里。他们浑身的精力和充沛的机能都在这样的课堂中被压抑、被消解。新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要让学生们体验到爱,就要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和校园,在一些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去活动、探究,进一步去体验、感受,让他们的知情意行在相互作用中交融在一起,激活他们生命中的各种潜能,释放各种能量,真正感受到自己作为活的生命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同时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的生活体验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不断体验不同意义的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春游、工业游、走进素教基地等,让《道德与法治》课堂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向大自然,让学生在集体旅行和集中食宿中感受、体验生活,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加深他们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使他们在体验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中提升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德育教育才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让学生在融入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形成新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进而积累起新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鲁洁.行走在意义的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J].教师博览,2007(01).
[2]左丽明.美育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6(23).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