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有洞洞的路

    黄燕虹

    

    

    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在幼儿园向阳大道北的“车行”里玩游戏。“小交警”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昕昕总是要把车子骑到‘车行的外面去。”我找到昕昕问他:“你为什么想要把车子骑出去呢?”昕昕说:“我想把车子骑到操场上和小山坡那里去。在外面骑车比在‘车行里骑好玩,我想骑车环游幼儿园。”站在旁边的芸芸凑过来说:“我也想出去骑车,这样骑车一定更刺激。”一旁的子文歪着脑袋说:“这样骑车的时间长,能看沿路的风景,也不用担心和其他小朋友撞在一起。”彤彤也凑过来说:“是的,还可以看路边的橘树、花草,树上还有小鸟呢。”

    孩子们的描述感动了我。虽然对小班孩子來说,把车骑到外面去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但会更有意义,所以我支持孩子们的想法。

    于是我把“车行”里的所有孩子召集起来,大声地问:“孩子们,想骑着车环游幼儿园吗?”“想!”孩子们齐声回答。“那我们出发吧!”我一声令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车往外骑。可是一出门问题就来了,部分孩子要往东从操场那边开始骑,另一部分孩子要往西从小镇西街那边开始骑。一时间孩子们各执己见,谁也不肯妥协。要是在以往,我肯定会支持我认为有理的一方,但此刻我想看看孩子们怎么自行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对他们说:“你们第一次到操场上骑车,老师一定要跟着你们的,所以不能分成两队,一定要一起骑,那怎么办呢?”“老师,我看我们还是投票吧,少数服从多数。”小伊提出了解决纷争的办法。

    经过投票,最后大家确定了从操场出发。但是操场那边还有岔路,怎么办?皓皓提议:“我爸爸开车的时候会用上导航仪,导航仪会告诉你怎么走,要不我们来画一张行车路线图吧,可以按照地图走。”其他孩子表示赞同。有孩子从美工坊拿来了纸和笔,由皓皓执笔,经过讨论,大家设计了第一张环园行车路线图。

    一切准备就绪,大家根据设计好的行车路线图,开始了环园骑游。车队浩浩荡荡来到了小山坡脚下,突然停止不前了。后面有人大声喊:“怎么不骑了?”“快点骑啊!”“要撞车了!”车队仍一动不动,一直堵在入口处。

    骑在最前面的浩宇回头说:“车骑不了了,路面上有好多洞洞,车轮被卡住了。”这时,我故意说:“要不我们换一条线路吧?”“不要不要,我们喜欢这条路。”这一次孩子们的意见出奇地一致。“可是路面上有很多洞洞,我们怎样才能顺利通过有洞洞的小路呢?”我问。小哲提议:“用铁板铺在上面把洞洞盖住。”马上有孩子反问:“铁板哪里来呢?”宸说:“用石块把洞洞填掉。”小炜说:“石块太大了,路面还是不平,车骑上去还是要颠簸的。”子涵说:“可以用大的纸板来铺路。”“纸板太软了,车轮一压就塌下去了。”马上有人反对。宸又发表意见:“要不把建构区的木板拿来铺在上面。”这个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于是,孩子们去材料区搬来了很多长短不一的木板。开始铺路了,孩子们你一块我一块地把木板拼在了一起。有的孩子发现木板有点短,就把两块拼在一起。不一会儿,一条参差不齐的木板小路呈现在大家眼前。孩子们找来了几辆小车试骑,车子顺利地骑了过去。有人高兴地说:“可以过去了。”“这个办法真行啊!”这时,大鹏的三轮车又被翘起的木板卡住了。“难道这个办法不对吗?”为什么前面骑的车没问题,后面的就不行了?孩子们又认真地寻找失败的原因。虽然又遇到了困难,但孩子们没有泄气,开始认真寻找失败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围绕“怎样才能通过洞洞小路”,孩子们又开始了讨论。小震说: “我在西施故里走过木板桥,上面的木板都是一样长一样宽一样厚的,一块挨着一块,我还在上面骑过车呢。”我问他:“车被卡住了没有?”小震说:“没有。”小震的回答坚定了孩子们的信心。大鹏抢着说:“那我们试试一样长的木板吧,铺的时候要把木板紧紧地挨在一起!”“再用其他的木板压住边沿,这样铺在中间的木板就不会移开了。”小伊补充道。“可以用另外的木板把铺在中间的木板的两边顶住,不让它们移开。”涛涛说。通过讨论,孩子们发现了铺路的秘密——“用一样长一样宽一样厚的木板,一块挨着一块铺”。说干就干,孩子们开始了第二次铺路。为了保证铺路的木板足够多,他们选取了数量最多的那种木板,然后用最长的木块抵住铺在路上的木板的两边……当一辆又一辆小车顺利通过木板路时,孩子们忍不住欢呼了起来!

    餐后自主游戏时间,我发现几个女孩子聚在一起画着什么。我凑过去一瞧,发现她们正在将征服小路的过程画下来。子涵说:“如果其他班的小朋友也想骑着车走这条路的话,就可以用到我们的办法啦!”“老师,你看,我画了两块一样长的木板,提醒他们要用同一种长度、厚度的木板!”小伊指着自己手里的画说道。我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想得真周到。”孩子们的本意是将铺路的办法传授给其他小朋友,无形之中也梳理了自己探究问题的过程,提升了经验,于是便有了“过路宝典”。

    “洞洞小路”的探索一直持续了好几周,孩子们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照片和计划稿被呈现在了活动室的墙面上。只要一有空,大家就聚到那里,搜寻自己的身影,跟同伴谈论图片中的事情。孩子自发发起的“经验传递”,使我意识到活动后的回顾、反思也非常重要。通过回忆、梳理自己做过的事情,孩子能看到活动中计划、行动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别看他们还小,只要教师适当放手,适当引导,孩子是完全有能力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正所谓“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