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模式的旅游职业人才培养探究
李明
摘 ?要 职业教育目前已处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职业教育的政策利好将对旅游职业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旅游职业院校需在新时期进一步优化旅游人才培养,适应旅游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行业精英。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入手,探究“1+X证书”培养模式下的旅游职业教育。
关键词 职业教育;旅游职业人才;“1+X证书”培养模式;“全链”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21-0091-02
1 引言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关系各行各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将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以同等地位对待;但单列出来,将其摆在教育创新发展和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重要位置,根据职业教育需求细化教育实施策略。
在职业政策利好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将紧跟职业教育变革大潮,以发展现状为着力点,努力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2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产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比其他国家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在一些硬件设施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各国间合作和交流越来越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制定旅游战略,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营、多元化发展为依据,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服务内容,加大力度整顿旅游行业,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近年来,在高需求驱动下,我国旅游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激增。为打造多元的旅游吸引点,文旅产业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并逐渐成为引领国家经济加速发展的动力源。在挖掘旅游文化、传播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旅游项目注入更多的文化底蘊,从而促进旅游产业整体水平的升级,引领旅游经济的新发展。
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旅游产品也在悄然生变。全域旅游的提出,“文化旅游+”的新业态将单一的旅游点扩展至整个片区,通过整合地理人文资源,形成景点区,并按需要拓展旅游产业链,使其覆盖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实现旅游产业的全新发展。传统的观光游发展为休闲游、亲子游、定制游等,新产品层出不穷,特色旅游景区、主题公园和大型游乐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孕育而生,高星级酒店鳞次栉比。旅游产业链各要素的开发与管理只有打破原有格局,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
3 旅游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旅游产业的变革带来人才需求的变化,旅游产业链长度决定旅游业需要复合型人才。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求贤若渴,对人才需求越来越职业化和高质量、全方位。懂市场运作、市场策划,具有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能熟练地发掘、组合、打包产品,同时对旅游信息、电子商务、会展管理、旅游品牌推广等方面有涉及,具有继续学习和研究能力,“一专多能”、知识体系全面的“杂家”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缺乏且未来一定能够获得长足发展的人才。
对于旅游人才的数量需求分析 ?旅游产业规模激增,势必驱动旅游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幅度上升。而且,因为旅游产业关联的内容较多,不仅对于专业的旅游人才需求较大,对于相关的文化、营销、交通等人才的需求也较大;同时,限于旅游产业的特点,其对于青年人才的需求更大,旅游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更是成为各单位争抢的对象。如此,将推进旅游产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实现人才的加速流动。
对于旅游人才的岗位需求分析 ?从当前旅游专业人才就职方向分析,多集中在旅行社、饭店及酒店等相关岗位,且是多数高校毕业生的首选去处。随着旅游产业竞争升级,企业将谋求竞争优势的关注点放在人才之上,对于旅游专业人才提出超高标准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兼具专业知识和技能,且能够适应岗位的具体需求。针对此,国家也在加速推进旅游相关专业岗位的开发,以为旅游专业毕业生创设更多的就业机会。且基于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正在逐步壮大,未来可以此为契机,根据其岗位人才的缺口需求,为其培养更契合的旅游人才。
对于旅游人才的学历需求分析 ?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对旅游人才的学历要求并不高。通过相关调查,针对旅游人才的细化分析,发现毕业生多青睐于旅游饭店、酒店等工作,且多数从业人员为非旅游专业的毕业生,甚至很多岗位对于大中专的人才需求缺口也很大,而一些高学历的旅游人才更是成为大型国际旅游企业追逐的对象。可见,旅游企业对于大专以上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
对于旅游人才的职业技能需求分析 ?旅游产业的实践性很强,相关从业者要具备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稳定其他人员的心理等,且人才职业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状态。根据实践调研,旅游企业十分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会定期组织培训或参观学习,汲取他人经验。但是,这部分支出费用会给旅游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为此,旅游企业均希望学生一毕业就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职业能力,对大中专毕业生尤其如此,对于本科生则更强调外语技能。
4 “1+X证书”培养模式探究
高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旅游行业就业最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层次,行业人才需求与学生综合素质匹配度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基于旅游企业对于学生多项职业技能的严格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根据各学科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随着“1+X证书”制度的深化实施,其已然成为“职教20条”改革部署的关键内容,更是未来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引领。其中,“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1+X证书”模式的运行,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最终形成一种“一个专业、多种技能”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X证书”职业技能要求,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将相关的职业技能要求列入人才培养规划,并以“课证融合”的实施方案推进针对性教学,让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实现融合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多领域融合发展能力,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同时,在强化学生获得职业证书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个人愿景,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就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5 “1+X证书”模式下旅游人才培养
推动“1”和“X”的相互连接,需强化学历证书的效用,关注学生长远发展基础培养;要高度重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推进职业人才培养、专项应用能力评价等方面的优势。该培养模式并不局限于单一的证书、证明,更重要的是以此为评价指标,变革和创新职业教育的模式,将“1+X证书”制度同专业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等密切连接。采取校际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最终实现每个学生虽然只拥有一个专业,但拥有多种技能,实现“1+N”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合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直接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以此指引课程计划、教学模式的设置,指引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实施。在教学中实行“课证融合”的针对性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用性、针对性。实现工学结合,以典型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以教師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推进教学体系改革,重梳课程体系,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统筹,教学中推行“教训分离”和“以证代考”,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多维度高品质优化职业能力培养 ?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为两大主要载体,职业能力培养是多元的,需要课内教学、课外实践的支撑,需要依托于校企构建多维度教学模式,对课内教学未涉及的内容或需实践习得的,应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岗位实践、顶岗实习、专项实训等不同维度的锻炼,以此提升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夯实理论学习内容。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自主、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形成与之对应的能力;强化学生对职业教育的共性认知,根据发展、复合、创新等不同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由掌握单一专项的职业人才成长为“跨界”的复合人才。
对标需求培养旅游“全链”人才 ?全域旅游使旅游产业链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这需要管理、营销、技术、服务、规划等职业“全才”的支撑,由此才能驱动全域旅游深化发展,从根本上优化整个旅游产业的管理服务效能。
高素质旅游师资队伍的培育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产教融合、继续教育、对外研修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能力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从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中聘任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教学创新团队,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专业化教学水平。推进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开展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定期去企业实习,相关专业教师从具有行业工作经历且具有一定学历的人员中选聘。
合理评价体系构建 ?针对学生个性化的知识需求,推进学分管理体系构建,赋予学生课程的自主选择权。改变以往固定的课程模式,逐步转变为柔性化,将主修与辅修课程相融合,由单一选择转向多元化,改变固定学分制教学,推行弹性化的学分制。
不同专业学生通过知识、能力与实践的交叉重构和相互拓展,实现职业技能与岗位能力的双向提升。国家应强化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专设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以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同时,要变革职业教育的评价方式和内容,根据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的相关要求,一一验证职业教育的学习效果,以促进要求与效果的相互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