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整合突破《道德与法治》教学临界点
张新银
摘 要:教学临界点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转折点。突破临界点,可以促进《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科学使用和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学中,跨学科整合可以突破教学模式陈旧、教材把握不准确、教师专业素质滞后等临界点,从而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弥补学科不足。
关键词:跨学科整合; 教学临界点; 知识资源;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15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3-075-002
临界点是指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时的转折点,突破了这个转折点,即成另一种状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临界点。作为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更显突出,涉及了历史、国学文化、心理学、综合实践活动等众多领域的内容,融合度强,仅依靠单门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足以破解多角度多层面的知识领域和思维维度,突破这些临界点,需要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跨学科整合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一种新思路,它打破了学科界限,重视不同学科的优势资源,在知识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机地融合,可以帮助教师突破学科教学思维界限,解决教学中知识生疏、思维缺陷等方面的临界点,推动学生认知进步、全面解读社会现实,进而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材的科学使用。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困惑和疑问,即教学临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迷茫于教学内容的“新知”和“多识”
《道德与法治》编写以培养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国家意识、全球观念为主,学习内容新,直面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尖锐问题,呈现了较多知识和观点,如“批判精神”“格物致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世界深度互动”等,内容深奥,专业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同时,教材知识点多,概念生疏繁杂,教学中,讲解多了增加学生负担,不讲学生又不懂。教师在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在解决“新而多”的知识点上陷入迷茫的困境。
二、忽视了教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立意宗旨,囿于“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新教材强化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淡化了学科知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新知识”的容量大、难度加深,教师为在计划内完成教学任务,往往自顾自地“一讲到底”,即使运用了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等栏目,大多也都是走过场、标形式,老师讲、学生听的“说教”教学模式充斥于课堂始终。
三、教师单一的知识存储和滞后缓慢的专业素质成长,桎梏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与法治》内容上涵盖了诸多领域知识,学法上引领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挑战力大于教材的新鲜感。教师单一的学科知识存储已经不足以支撑起本学科的课程教学,许多教师的素质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现实需求。在全新的教材面前,教师不能保持空杯心态,不能直面挑战,疏于新理念新知识的学习,懒于专业能力的提升,探索研究的动力不足,自身拥有的知识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慢、成长滞后,课堂教学停留于教师自己的经验积累和单薄的学识,在应对新教材教学时力不从心,学科学习目标难以达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以上教学中的临界点,依据学科特点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的“课改提倡不同学科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整合,是突破本学科教学临界点的全新思路和途径。
一、整合多门学科,实现知识内容的跨学科整合,充实学习资源,补齐教学短板
《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涉及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各个领域,从不同层面强化了对学生的自信教育、文化教育和责任教育。如:心理学上的“刻板印象”“青春萌动”等;历史方面引用了大量的史实和人物典故;语文学科方面,借助古语、诗词书画等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在教学中,对于这些多学科资源如果不学不讲就会失去教材编写的价值,专门讲授又会增加时间和精力上的负担,为此,可以进行跨学科整合,利用多学科优势资源,根据不同角度设立题目,整编成课外读物,既能填补教材中相关内容因突兀出现而引起的模糊认识和肤浅理解,又能拓宽学生视野,深化价值引领和信仰追求。如:从历史学科角度,结合相关内容,可以分为激扬时代、明礼诚信、生命赞歌、家国情怀等板块,鼓励学生结合史实分析当今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心理学方面,联系心理常识,确立“情绪色彩”“开启学习旅程”“舞动的青春”等板块,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语文学科层面,从国学文化的精髓着手,分为“说文解字”“古诗词中的成长”等板块,让学生在解读经典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提高文化品位。由此学科教学既充实了学习资源,又补齐了教学“后力”不足的短板。
二、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教学中,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上,除整合音乐、视频、图像、声音、动漫等学习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录制“微课”等形式,实施“翻转”式课堂教学,即在课前,让学生首先接触和了解所学内容的相关信息,破解因知识难、概念多而导致课堂不能达到学习目标的难题,实现“学生轻松学、教师着力导”的自主探究式的课堂教学。例如学习法律知识时,制作《我国法律进程及其作用》的微课;学习“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制作《国家安全的表现》微课;学习“以礼待人”时,制作《礼仪风俗》微视频等。
三、整合语文学科,采用“主题学习”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精神人文素养
《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都有着同样的德育功能,在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上都侧重语言文字的表述,在教学手段上是可以互相渗透、融合、借鉴、应用的。比如可以运用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借鉴其阅读和欣赏语言文字的功底,实施“主题学习”,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在欣赏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家的意味》一课时,设计以“我眼中的家规家训”为主题,首先由“孝亲敬长”的中国家庭的优良家风说起,诠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父母之爱,学会感恩。然后以各类家风家训为例,解析“家”的内涵,品味“家”之意味。从“家和万事兴”、“明礼守信”等角度解读团结友爱、育德为先的良好家风。在学习中让学生明白“家”的意义,明白“家”的环境助我成长、修我品性,自己也当以勤勉回馈亲人。使学生将感性认知内化于心,净化精神风貌,提升品格涵养。
四、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运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坚持品德教育“活动化”“实践化”是《道德与法治》的鲜明特色。《道德与法治》学科注重“思行并重”,“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项目式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培育學生核心素养,在观察社会、价值判断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如《服务社会》一课,首先确立“环境小卫士”公益活动的主题、目的,内容确定为“社区内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之调查”;将全班分四个小组,分别负责:调查垃圾乱放的表现、走访社区调查原因、做好“环保”宣传和义务劳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等四个内容,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在展示阶段,通过图片、表演、视频、访问和演讲等形式畅谈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感悟和收获。这种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提升了学生合作参与、善于思考的能力,在活动中更培育了学生奉献、敬业、负责的优良品格。
跨学科整合立足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立意和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方向,通过共享多学科的优势资源,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实现课程的深度学习和课改进程的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李颖.《STEM教育与跨学科课程整合》,《教育信息技术》,2017年第10期
[2]李佩宁.《什么是真正的跨学科整合》,《人民教育》,2017年11期
[3]顾瑞生.《德润人心法护成长——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与亮点》,《基础教育课程》(京)2017年第201710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