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有生气与灵动
谭红根
深入课堂,就会发现语文课变得索然寡味,苍白无力。如何让语文课富有生气与灵动,是我们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现象归因及解决问题途径上作了一些探究。
前几天听了一堂调研课,下面是关于这堂调研课的听课记录。课文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课堂导入后,检测预习情况,矫正字音;随后小组讨论,用短语归纳本文的故事情节;指名学生上黑板写出所归纳的情节;教师点评并按教参所示板书,讲述“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特点;接着提出一个大问题:“请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下面分设了四个小问题)。最后,问题探究:1.林冲形象的意义;2.说说小说的主题(说明,由于篇幅有限,没有将详细的设问及课堂细节进行介绍或描述,只是将主要环节简述)。
执教者是一名从教近十年的教师,应该说成熟了。这堂课看上去似乎抓住了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清楚流畅,学生的配合似乎也不错,有些环节还有一些似乎热闹的讨论。
这堂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当下有很多这样的课堂。我们反思一下,这堂课成功吗?存在哪些问题?我以为这堂课问题不少,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没有语文味,失去了灵动性,语文教学的趣味与激情淡化,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
冷静思考,我们发现,这堂课有如下问题:
首先,面面俱到,连拽带拖。如此大的容量,可以说是“海量”,居然在一节课完成了,这不得不令人惊讶。理清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主题意义,哪一个内容都是要花费时间精力的,且让学生得以深入阅读与探究的,居然在45分钟全都解决了!静心一想,学生没有时间研读教材内容,来不及思考,而是游离在语文的外围,在语文的浅层。然后,老师一把连拽带拖,过了。加上使用多媒体,一放课件,闪过了。
其次,缺少学生的阅读体验及思考探讨。表面上学生在探究问题,其实学生阅读的时间没有了,只是回答老师的问题,苍白的知识正在以另一种形式灌输,鲜活的教材被满堂的问题肢解,学生那种好奇的眼神早已被丝丝倦怠替代,争先恐后换成了被动应付,甚至是无动于衷;有时,教师提问而无应答则只好自问自答。无思维活动的教学,怎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呢?
第三,只有教师的“精心”预设,没有挖掘生成的资源。只有教师的主导,没有学生的主体学习。换句话,只有教师的教学任务,而无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只有教师对教参的照本宣科,而无真正的探究,没有读者与作者精神世界的碰撞与融合。课文带给我们的不是纯粹的语言符号的堆积,而是充满着意义和思想、热情和灵魂的精神世界。
一言以蔽之,学生被动学习,导致语文课堂失去了生气与灵动。故事情节不再生动,不再有语文味,从而,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忧,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员与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被动学习,语文课便苍白乏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没有在教学行为上予以落实。如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往往因为教学的进度而弱化,教学计划、任务等往往使教师过分关注教学进度和任务,从而失去了“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灵动,也来不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第二,教师自身对教材的阅读与研究不够,甚至只是阅读教参。当前有许多教师一味把一些学习和复习资料的讲解当成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转而放弃对原文的深入剖析,不再讲解教材中浓缩的人文精华,学生也随之迷信资料。从而导致师生都缺少深入阅读与体验对话的习惯。
第三,教师过分重视教学预设,而忽视教学生成资源的把握与利用。备课只注重对教材的研究,而缺少对学情的掌控与利用。在具体施教时,缺少对生成资源的重视与研究处理的教学智慧。
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气与灵动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披文入情,共享体验
首先,要阅读体验。教师要有对文本真切的阅读对话,否则,教师缺少对课文的深入剖析,没有自己的真见解。从学生方面来说,没有深入文本,就无从得到阅读体验,无体验,便无思考。体验能深入到作品的深层意区,而且还引导我们舍弃能够深入作品的钥匙。对作品的理解来自作品引起我们的情绪反应、情感体验。体验意味着理解与生成,意味着作者与读者精神世界的碰撞与融合,这种融合和接触是全面的、生动的。没有读者与作者精神世界的碰撞与融合,语文教学的生气与灵动便无从谈起。缺少深入阅读与体验对话的习惯,就没有共享与交流体验的基础,语文课堂的激情与生气就失去了源头。
其次,教学要抓住“言和意的统一”,才能真正“入情”悟理。语文课无比的美妙,语文课有无限的魅力,就在于“言和意的统一”。 言语教学承载着思想教育,对文字的理解本身就包含着对思想的形成、认同、质疑和积淀,并不需额外进行纯粹的思想教育。对文字的解读领悟越深刻缜密,思想的顿悟就越丰富深厚。
如王尚文先生以《祝福》为例,让人明白,把握言语的形式,拷问言语的情境,感知言语的情感态度。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在四婶家祭祀时,不准祥林嫂动手:“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四婶不让祥林嫂去摆拿的不是酒杯碗筷等物,而是嫌她“不干净”。在祥林嫂捐了门槛后,四婶还是这样说,这样不让她触碰祭器,这就给了祥林嫂致命一击:你永远是一个有罪的女人!祥林嫂的有关不贞洁的观念使她确信这一判决,她的生命的支柱终于垮了下来了。单从这几句考察祥林嫂之死,从言语情境中就可感知。而把它作为教学点,它本身是个知识点,也是一个训练点。语文的深度解读大概就在这里吧。语文的魅力也从这些言语品味中体现。
二、删繁就简,突出主线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线,每一堂语文课都应有主线。满堂问,本身就反映出对教材的提炼不够,或者执教者在东搬西抄,没有自己的构想,试图面面俱到。就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堂处理来说,笔者上课(两课时)设计了三个问题:
1.《水浒传》里林冲的绰号是“豹子头”,其是否概括了林冲的性格特点?从本文对林冲的形象刻画来谈谈你对其性格的理解。
2.其手刃福安二人,是否过于暴力?为什么说林冲是“逼上梁山”的?
3.标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什么突出“风雪”二字?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首乐曲,那么教学主线就如同乐曲的主旋律。一堂没有教学主线的课势必散乱零碎,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也将飘忽不定。一条鲜明的教学主线就是一堂课的灵魂,各项课堂活动将围绕它开展并通过它进行发散与拓展。因此,教学主线的清晰与否,生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效果如何。
三、精心设计,有效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和谐灵动课堂的基点。一堂课的效果如何、有无生趣,不仅在于设计,更在于生成。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点,激发学生参与研讨的兴趣与激情,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学习成功的体验或能力的提升。动态生成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引领者”。 例如《雷雨》一文的教学,学生对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感情特别感兴趣,课堂上出现“有真情”与“虚情假意”两种意见。此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然后再从家庭关系与社会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来理解。
四、挖掘教材,审美观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是美的艺术,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审美观照。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突出对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努力将学生生理和心理潜在的审美欲求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变成现实,并经过不断“积淀”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如《荷塘月色》的语言清新、自然而生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使之具有灵动之美,月光像流水一般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优美,鲜嫩欲滴的;“浮”写出月光之朦胧柔和,又表现月光下荷花、荷叶缥缈轻柔的姿容。这些精美语言的品味,让学生感受到形象之美,诗意之美。
体会作品的情感美。如读陶渊明,要引导学生领会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清贫中亦能安之若素的人生姿态。学习《陈情表》,引导学生感受忠情、孝情,“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字字真情,感人至深。教师要与学生一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情美,语文课堂就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欣赏教材中的形象美。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作品,认真品味细致的描写或有关情节,体会形象美。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到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件,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个细节突出了林冲精细缜密的性格,而且也说明草料场的大火,绝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等到林冲在山神庙依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火光冲天。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密谈阴谋。此时,北风怒号,大雪纷飞,大火冲天,有力烘托林冲胸中的愤怒之火,汇成了一个动人心魄的戏剧高潮。形象,痛快淋漓!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其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或者其他意象,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引导学生阐发、品味。
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富有生气与灵动,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需要我们多加探索!
(作者单位:株洲市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