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文献综述 体会《红楼梦》主题

    冯渊

    一、教材要求

    任务6:体会《红楼梦》的主题

    《红楼梦》是“无材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这块顽石幻化为贾宝玉,经历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悲剧,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女子的不幸人生,体验了封建大家族盛极而衰的巨变,从而对社会人生有了独特的感悟。

    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深入思考《红楼梦》的主题,写一篇综述。

    《红楼梦》的主题研究,在红学研究领域已不是热点问题,或者说,关于主题,已基本形成定论。但对于中学师生来说,这还是一个模糊的认知领域。本任务并非让我们去继续探讨《红楼梦》的主题,而是对前人关于主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借此了解研究过程,体会《红楼梦》的主题。

    二、案例:《红楼梦》主题研究述评(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综述可以是对一个较长时段某项研究的概述,撮其大端,抓大放小,提炼那些在学术发展上引起较大影响的成果,梳理出该项研究的发展脉络。

    撰写这种综述,要阅读大量文献,还要有一定的学术眼光,发现有重要价值的文献,剔除一般性的文献,然后对该问题的研究历程及研究规律进行总结。这样的概述對我们熟悉该领域的研究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对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间关于《红楼梦》主题研究成果的综述。

    1.封建社会阶级斗争论

    刘大杰1953年12月撰写《红楼梦引论》,文章指出:《红楼梦》这一悲剧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绝不是单纯建筑在贾宝玉、林黛玉恋爱失败的基础上,同时是建筑在揭露封建制度与贵族家庭的腐烂与罪恶上。

    李希凡、蓝翎在1954年9月《文史哲》上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该文认为:《红楼梦》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反映了18世纪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即封建制度的崩溃和新兴市民阶级的兴起;贾宝玉代表了新人形象,《红楼梦》反映了明清之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不能将此视为《红楼梦》的重大主题或唯一主题,因为这种分析对文本实际不够重视。

    2.双重悲剧说

    何其芳《论〈红楼梦〉》发表于1957年《文学研究集刊》第五册。关于主题,何其芳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恋爱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建立在互相了解和思想一致的基础上面……不幸的结局之不可避免,不仅因为他们在恋爱上是叛逆者,而且因为那是一对叛逆者的恋爱。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是双重的悲剧,即,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所不能容许的爱情的悲剧,封建统治阶级所不能容许的叛逆者的悲剧。

    该文让红学研究重新回到宝黛爱情的题旨上,把注意力引导到《红楼梦》文本上来。

    3.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说

    刘世德、邓绍基1963年发表《〈红楼梦〉的主题》一文,对“爱情说”提出批评,他们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通过描写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败,揭示了封建贵族、地主阶级必然走向没落和崩溃的历史命运,从而批判和否定了封建社会;至于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则是揭露家族黑暗和腐败、批判封建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文坚持从小说文本出发,细化和深化了《红楼梦》主题讨论中的“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说。

    4.第四回总纲·政治主题说

    冯宇在《北方论丛》1979年第1期发表《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该文认为,爱情悲剧是全书的主线,但“主题并不就是主线”,“主题和主线是纲和目的关系,主线是为主题服务的”。第四回是全书的总纲,指明了该回书的内容,体现了以贾府为首的“四大家族”必然衰亡和整个封建制度行将崩溃的政治主题。

    5.封建家族衰亡说

    沈天佑在《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发表《〈红楼梦〉和总纲》,该文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一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写出了贾府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封建贵族家庭逐渐衰败的过程,通过这一衰败过程的描写,广泛地暴露了封建末世社会上的种种腐败和罪恶以及存在着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从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红楼梦》深入揭示了封建末世开始出现的“封建叛逆者和封建正统势力之间”的社会冲突,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之所以深刻,就因为这种冲突在这个悲剧中得到了集中的反映。

    6.封建社会青年女性普遍悲剧说

    舒芜在《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1期发表《“谁解其中味”》,该文认为:《红楼梦》写贾府的衰落,并不就反映着清朝的必然衰落,更不能反映整个封建社会的必然崩溃,因为这与清朝的历史事实不符。文章认为,《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对女性的尊敬。《红楼梦》的主题是写封建社会青年女性的普遍悲剧。从一个男性的角度,对女性唱出了热烈的颂歌和沉痛的悲歌。

    7.影射曹家破败·反皇权说

    郝炘在《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期发表《〈石头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该文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通过对贾氏家族盛衰荣辱的描写,揭示贾府衰败和获罪的原因,指出虽有贾氏自身的罪孽,但主要是最高统治者奢靡挥霍和加罪的结果,用血和泪控诉最高统治者对无辜者制造的人间悲剧,用以影射曹氏家族的破败,以求沉冤得雪于后世。所以《石头记》是一部针对清朝最高统治者而发的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书。”

    8.主观命意与客观意蕴对立统一说

    何永康在《红楼梦学刊》1984年第1期发表《曹雪芹的主观命意和〈红楼梦〉的客观意蕴》,该文认为,曹雪芹生活在一个多“病”而又多“梦”的时代,他切准了封建末世整个社会机体的脉搏,记录了形形色色的、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病情,描画了众多人物所呈现出来的有同有异的病态。《红楼梦》写的“梦”貌似荒唐,却处处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纷纭复杂,却紧扣人生愿望、客观形势和思想斗争,多梦是多病的产物,写梦是对病者心灵的探索和揭示。作者要从荒唐的“病”与“梦”中,探寻生活的真谛,提炼人生的哲理。所以全书的主题是“通过对封建末世种种社会病情和人生梦想的描述,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痛绝之情,以及无可奈何的人生空幻的忧伤情绪”。

    三、完成本项任务的资源与建议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学写综述。对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来说,就是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深入思考《红楼梦》的主题,写一篇文献综述。

    教材指出,写综述要遵循“全面、准确、客观、清晰”的基本原则,即全面掌握材料,准确概述他人观点,客观描述材料而不以自己的好恶随意取舍;还要对材料形成自己的判断。对于文献综述,要概述关于某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可以选择逻辑顺序,分别介绍这个领域内的多个研究方向。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提供以下两类文献资源,可以任选其一,据此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红楼梦》主题研究的“文献概述”,或者百年来《红楼梦》研究的“学派综述”。

    1.对《红楼梦》主题研究的集大成者

    目前《红楼梦》研究,更多关注作者研究、版本及成书研究、红学史研究,特别是作品人物研究、文本与文化研究、改编及传播译介研究等。本世纪关于《红楼梦》主题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定论。本文推荐孙逊发表在权威期刊《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上的《论〈红楼梦〉的三重主题》一文,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这篇一万六千字的长文,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献概述”。下面简单介绍该文的思路。

    文章认为,《红楼梦》有文学审美、政治历史、哲学等三重主题,且三重主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学审美层次主要通过小说形象体系,表现青春、爱情和生命的美以及这种美的被毁灭。

    政治历史层次主要通过穿插于小说之中的一些重要的情节插曲和部分形象的爱情婚姻悲剧及青春命运悲剧来体现,所反映的是社会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内容。

    哲学最高层次由小说全部故事情节和艺术形象所包含的底蕴所体现,其核心是对人生和社会经过深沉思考而得到的启示和彻悟。反映在《红楼梦》里的主要哲学思想,便是关于“变”的辩证法思想。

    三重主题的主题歌分别隐伏在他精心结撰的前五回里,这三首主题歌在前五回里是沿着哲学—政治—文学的秩序排列的,这正和研究者循着文学—政治—哲学的秩序探讨其三重主题成相反方向:因为作家最终是要进入文学本身而研究家则是要从文学本身出发去探讨其历史和哲学的奥秘。

    2.对20世纪《红楼梦》研究历程的梳理

    《红楼梦》在写作过程中,就有脂砚斋、畸笏叟等的评语批注,可以看作是对《红楼梦》最初的研究,曹雪芹去世之后,不断有人续做补做未完成的书稿,都可以看作是对原著的研究和再创作。二十世纪初,红学相对独立,王国维、蔡元培、胡适等一批大家相继研究《红楼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49年以后,因为多种原因,《红楼梦》研究在一段时间蔚然成风,也成就了一批红学研究专家,如周汝昌、吴世昌、李希凡、冯其庸等,海外有张爱玲、余英时、宋琪等。

    完成文献综述这项任务,也可以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对象,进行逐一概述或全面综述,了解红学研究的大致历程,更好地把握《红楼梦》的主题。

    下面先以王国维的《红楼梦》研究为例。

    1904年,王国维任《教育世界》译编,杂志主要译介西籍,以哲学、伦理学为重点。此间,王国维读叔本华和康德的哲学。他认为做哲学家,则苦于感情太多而知力太少;做诗人,则苦于感情太少而理性太多;于是对文艺学发生兴趣,撰写了《〈红楼梦〉评论》,1904年夏发表于《教育杂志》。这是以西方学术思想来系统解释中国古典的第一篇“红学”研究文章。全文五章,1.4万字。

    主要内容:

    第一章《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由欲产生的只有痛苦,所以“欲与生活与痛苦,三者一而已矣”。这里所谓“美术”指“美”。“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优美与壮美皆使吾人离生活之欲而入于纯粹之知识者”,即审美能让人忘记生活的痛苦。王国维引格代(歌德)诗:“凡人生中足以使人悲者,于美术中则吾人乐而观之”,说明欣赏悲剧的“壮美”之情,“其快乐存于使人忘物我之关系,则固与优美无异也”。最后由人生观和审美观来审察《红楼梦》的美学特质和人生价值。

    第二章《〈红楼梦〉之精神》:先说生活中欲望带来的痛苦,接着说“男女之欲尤强于饮食之欲”,“是故前者之苦痛尤倍蓰于后者之苦痛”,《红楼梦》强调男女情感上的痛苦都由于自己主动造成(所谓“春恨秋悲皆自惹”),而且解脱之道也必须当事人去寻求。如何解脱呢?出世。出世解脱分两种:“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一存于觉自己之苦痛”,前者是宗教性质的解脱,后者是美学性质的解脱。前者是平和的,后者是悲壮的。《红楼梦》一书主要是写贾宝玉由“欲”产生的苦痛及这份苦痛如何解脱的途径。

    第三章《〈红楼梦〉的美学价值》:中国人的乐天精神使得文学作品多是喜剧结局。《红楼梦》则完全相反,乃“彻头彻尾之悲剧”。叔本华认为,悲剧有三种,第一种“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即最邪恶的人干最坏的事造成;第二种由“盲目的运命”,即命运悲剧;第三种由“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即处于某种情境中不得不发生的悲剧,非由恶人或意外造成。王国维认为,《红楼梦》属于叔本华说的第三种悲剧。即“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所以,《红楼梦》“可谓悲剧中之悲剧”。宝黛悲剧,并非由于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袭人等造成,他们并非欲置宝黛爱情于死地的恶人,最大的悲剧在于一切都由人世间通常的道德人情境遇所造就。宝黛的精神痛苦,引发读者的感动、恐惧和悲悯。高尚的东西被毁灭时,我们不由得恐惧;一种正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生命因而遭遇毁伤时,我们悲悯。 阅读悲剧,在这种悲悯的情怀里反思生命,精神可以得到洗涤。

    第四章《〈红楼梦〉伦理学上的价值》:“解脱”是“伦理学最高之理想”,世界各大宗教皆以解脱为唯一宗旨,《红楼梦》也是“以解脱为理想”,王国维认为,作品如果没有伦理学价值,那么其美学价值也要打折扣。他赞许《红楼梦》续书中对贾宝玉看破红尘之后理智出家的设计,以为如果安排贾宝玉自杀或放纵生命,自暴自弃,就等于失却了作品的伦理道德价值,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其美学价值。因为忧患与苦痛,只是达致解脱的途径,而不是人生的目的。

    第五章 余论:红学家纷纷考证《红楼梦》一书主人公是谁,要为书中故事找出原型来,王国维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从美学的角度看,文学作品描写的“非个人之性质,而人类全体之性质也”,所以考证故事的来源并不重要,而考证“作者之姓名与作书之年月”方为正当考证之途径。

    评价:《〈红楼梦〉评论》以西方哲学诠释中国文学,是开創性的行为。中国古代小说多取材于神话、历史或民间传闻,即使是世情小说,作者也并无介入的感情,《红楼梦》取材是作者曹雪芹一段铭心刻骨的经历和切身感受,表现了他对人间万象的深刻的观察和理解。《红楼梦》表现的则是专制社会中,一般有理想有感情的读书人,在理想和感情两方面都找不到出路时的悲慨。但是,这种深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悲慨,完全借用西方哲学或文学的理论来加以分析解说,不免让人产生削足适履之感。王国维治学至为谨慎,本文偏执一端的解释,可能与他当时心态有关。王国维特别推崇《红楼梦》,觉得自己性格心理与书中悲剧情感相近,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正好为此提供了佐证。

    教师可以以上文为例,指导学生就下面的题目进行研读,撰写文献综述。

    ①索隐红学:蔡元培及其他:可将蔡元培的“康熙朝政治说”与“明珠家事说”和“顺治与董小宛恋爱说”一并综述。

    ②考证红学:梳理胡适对旧红学索隐派的批评,对《红楼梦》“著者”和“版本”问题的考证。可与俞平伯以及周汝昌的考证一并综述。

    ③海外红学:余英时提出《红楼梦》有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即大观园的世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可与潘重规、周策纵的红学研究一并综述。

    [作者通联: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