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楚雄地区彝族传统民居改造设计
董斌
摘要:云南省楚雄州作为我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具有悠久的彝族文化历史。文章在对楚雄地区常见的彝族传统民居调研的基础上,也对彝族文化进行了相应分析,针对云南楚雄地区的彝族传统民居建筑改造设计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了对该地区彝族传统民居建筑的改造设计构想。
关键词:彝族民居 传统建筑 改造设计
引言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滇中,是滇中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其民族分布特点是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楚雄彝族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代表之一,其建筑形制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除了带有本民族强烈的艺术特征外,又受到周围其他多个少数民族的影响。彝族民居吸收了汉族和周边其他少数民族建筑的优秀成分,并根据本地的地理以及气候条件,所选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又特别明显。楚雄彝族的民居建筑形式是彝族先民通过长期适应楚雄地区的环境而形成的,这是人类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体现,但由于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性,彝族传统居住建筑又有自己明显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特征。
一、楚雄地区彝族传统民居的类型和特征
(一)楚雄彝族传统民居常见类型
彝族在云南地区分布范围较广,为了适应云南多变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彝族传统民居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楚雄州地处滇中高原北部的横断山区,周内立体气候明显,海拔落差较大。彝族居住形式以聚落式村寨为主,其民居聚居地多为山地、河谷以及坝区,彝族村寨民居的分布形式有其独有的特点:其居住村落的建造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山地或接近河谷,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高能望远并有水源,耕地以及牧场。居住山区的彝族多为散居形式;平坝河谷地区的彝族则以集居为主,这是彝寨典型的聚落特点。
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楚雄地区彝族传统民居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土掌房”、“一颗印”、“垛木房”、“闪片房”、“茅草房”、“瓦房”等,无论从建筑造型以及装饰风格等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了彝族人民的独特审美情趣。
(二)楚雄彝族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滇中地区的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受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使得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随地域的不同而出现了多种民居形式。楚雄彝族合院形式的住屋,是云南本土建筑最早接受汉文化影响的表现。彝族多种形式的传统居住建筑从外形上体现出的是粗犷、质朴的自然造型,营造出的是独特亲切、充满了野性生态感的住居形式。在房屋建筑的装饰方面,民族性装饰手法以简单的几何纹样为主。这种质朴使得彝族民居建筑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原生态之美。彝族传统居住建筑装饰的简单粗犷与其他注重建筑装饰的民族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下面就以彝族传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颗印”“土掌房”、“垛木房”和“闪片房”民居形式为例来介绍。
楚雄地区的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则以“一颗印”(图1)建筑样式最为典型和常见,它代表了彝族的建筑文化水平。“一颗印”民居建筑与彝族的地理条件相适应,形制布局可大可小,布局合理,院落宽敞,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极佳的便利性。这种布局形制受到彝族家庭结构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从房屋布局上看,有正房、耳房(偏房)之分,另外还设有厢房,这些布局设置都遵循了严格的等级制度。院落的主体建筑是正房(也称堂屋),一般都为三开间的设置。彝族一般在正房堂屋里待客,堂屋的面积设置相对较大,可满足大部分生活活动,在堂屋左侧一般都有“火塘”的设置,火塘除了可以取暖御寒,热水做饭外,也是家人围坐议事的地方,它是彝族家庭中的精神中心,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象征意义:彝族崇拜火被称为火的民族,火塘的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生命力,是万万不能熄灭的。堂屋左右的耳房在等级上“左主右次”面积相对要小些,用作居住和休息用;老人和客房都设置在侧厢房。正房二楼一般作粮仓或储藏室之用,院落中还设有磨坊以及畜厩等以满足正常生活需要。“一颗印”民居的建筑材料基本上以泥木瓦顶结构为主;民居建筑墙体主要以当地的红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墙体厚度,在夹板中填充红土并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
“土掌房”又称“土库房”,这种建筑是楚雄彝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形式。彝族“土掌房”多建在干旱少雨的山区,建筑材料主要以当地土石为主。“土掌房”的墙基用石头垒砌而成,墙体用土夯筑拔高,屋顶则用圆木平铺制成,然后垫上茅草细泥夯实锤平。土掌房取材容易,建造简单,状如方块,是一种造价低廉、建造容易的住房形式。“土掌房”建筑一般以聚落形式为主,多建在山坡地带,房与房之间紧密相连,与当地地形特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是房顶又是生产生活的平台,满足了功能性和实用性,形成了彝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独有的景观。
“垛木房”又称“木楞房”,房如其名,就是用一根根圆木垒垛成墙体的房子,是一种构架极为简单的彝族传统民居形式,它是高寒山区彝族同胞就地取材而建造的木屋住房。垛木房建造便捷、功能简单,墙基多用毛石砌筑,可防止圆木受潮腐烂;墙体用圆木按房屋大小需求相扣垒成,具有通风、透气的特征,屋顶有土顶、瓦顶、草顶多种形式。垛木房有一种原始粗犷质朴的建筑美感,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闪片房”是指一种用木片铺设法来作为民居建筑屋顶的房屋类型,它的建造对建筑材料和加工工艺都有着相对高的要求。这种形制的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墙面有土墙、垛木墙等。“闪片”是这种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木材加工而成的屋顶瓦片,用闪片建成的房屋都可称为“闪片房”。闪片房的造型适合当地气候、符合彝族的审美情趣,极具地方特色。
二、改造设计的原则
(一)保留和发展彝族文化艺术特征
建筑是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综合产物,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都会体现在建筑上,彝族传统民居建筑正是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思想观的物化表现,它无处不在地体现着彝族人民审美情趣。彝族具有较为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及歷法;彝族同时又是一个崇拜火与虎的民族,黑、红、黄三种颜色构架成了彝族的民族色彩特征。在针对楚雄地区彝族的传统民居建筑改造设计上,筛选和提炼彝族文化的艺术特征,并在设计改造的过程中强调注重与实用性、装饰性等方面相结合。注重彝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掘、记录、保护和培育,对于建筑的改造设计不能只是局限在对建筑的美化方面。
(二)新材料和原始材料的结合运用
楚雄彝族传统民居多建在山地的向阳坡面、坝区地带,民居建筑选择的材料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气候性,形成丰富的原生态特征。常见的建筑材料有土石、木材、茅草等,这些材料大部分都是本地易取易得的。传统彝族民居建筑一般都存在着结构安全性不足、采光差、卫生条件落后等问题,在改造设计中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良设计。在装修改造上坚持力求简朴、回归乡土性的原则,最大程度上保留彝族原始民居建筑特征的基础,秉持选择当地建筑材料为主导的同时,根据改造需要适当引入现代新型环保建筑材料,扬长避短,发挥新型环保材料的特质,从而达到改进彝族民居建筑生活品质的目的。
(三)注重建筑与周围自然景观的结合
美好的建筑形式总是能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联系,形成协调统一的关系。高品质的生存环境应该是顺应环境而和谐共生的。在对彝族传统民居建筑的改造设计中要兼顾民居建筑单体和村落整体之间的规划关系,遵循滇中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按照当地地形地貌特点,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经济、文化、审美情趣等因素,运用科学的规划改造方法,将彝族新型民居形式有效地和当地自然景观融合,真正处理好民居建筑同周边大环境的关系,突出楚雄彝族民居特征,树立彝族民族文化建筑的标识形象。
(四)改造案例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紫溪镇紫溪彝村为例:紫溪彝村(图2)是一个新建移民村落,全村农户319人,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95%,是一个典型的滇中彝族村落。新建的紫溪彝村在运用现代新型建材的同时,保留了楚雄彝族传统民居建筑“一颗印”的样式,发展了彝族文化的艺术特征,将一颗印民居形式重新赋予装饰手法。将彝家人“黑之尊,黄之美,红之祥”的色彩审美情趣,充分将其运用到了整个村寨的色彩装饰中,而彝族艺术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巧妙融合,在这里相得益彰。把彝族人民喜爱的火把、葫芦、老虎、山茶花等元素加工提煉后融入新型彝族民居建筑的装饰中。紫溪彝村的修建充分结合了紫溪山自然秀美的山形地貌,秉持生态新农村的原则;并依托紫溪山自然风景区的先天优势,发展少数民族民宿风情旅游业。
三、促进楚雄彝族建筑文化产业
彝族建筑是彝族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彝族古老文化的缩影。彝族传统民居承载了彝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它虽是彝族人民的居住场所,也更是彝族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为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保护和传承彝族传统建筑文化,有利于彝族文化的传承。在对彝族传统民居的改造设计里,要以楚雄彝族传统文化传播为导向,彝族传统民居建筑为载体,促进和推动楚雄地区彝族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让外地游客在参观体验楚雄彝族传统风情的同时,促进当地彝族居民的经济收入。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城市文化业,让旅游业借助彝族建筑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让彝族传统文化借助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传承下去,使彝族传统民居建筑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实现“发展彝族文化产业,建设彝族文化名州”的目标。
结语
如果将建筑比喻成为一幅艺术的画作,那么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则是这幅画作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民族想要繁荣昌盛就必须进化和发展,楚雄彝族传统民居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征,但在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想要不让历史遗忘,就必须着重考虑如何传承和发展。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文化的同时,注重彝族传统文化的创意发展,并将其符号化和具象化,运用到彝族传统民居建筑的改造和设计中。不断完善和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需求的功能,赋予彝族传统民居建筑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