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袁海艳

    摘 要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只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不断培养,强化思维训练,才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及时对教学思维进行转变,进而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按照当前教学相关要求,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格外重视,并且将培养思维能力看成重要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当前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充分做好教学目标。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不断改革教学设计,更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构建良好学习环境,培养思维能力

    1.1课堂导语设计进行重视

    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关键就是课程精彩导入。因此,对课堂导语设计就变的尤为重要。课堂导语是课程的开始,只有在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引起兴趣,才可以确保课程教学更好的质量。设计出有趣精彩的导语不但可以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强大动力。

    比如:在《口技》的教学课堂当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播放一个人学各种声音的录音,可以让学生更加集中听讲。在对声音进行录完之后,就会问学生“在刚才的录音中出现了哪些声音”。

    1.2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激活

    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及时观察,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是建立良好学习环境并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习,其主要体现在学习思路存在局限,并且思维不活跃。除此之外,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和教师的教学思维进度相适应,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这类学生大多不愿意动脑筋,因此,当教师针对这些学习的时候,需要及时对学生的思考点和智慧点进行发现,然后引导和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

    例如,在《狼》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进入到狼的狡猾和屠户的勇敢的介绍过程,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这样能很好的在下次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学生会提出比较新颖的问题,这样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思维能力。

    2按照学生心理,进行思维能力训练

    语文教学是由感知、体验、理解、运用结合所构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拥有处理信息和收集信息这样的能力,同时具备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的建设。

    2.1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高效率的学习是需要思维敏捷才能办到的,因此思维敏捷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的重要。思维敏捷是在学习中对知识和问题做出反应的速度,但是敏捷思维是经过长期训练才有的,因材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制定适合的教学手段,进行学生敏捷思维的训练。

    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同时训练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诸如“本文主要讲的是谁?”“他做了什么事?”“本文的主人翁和作者是什么关系?”“在本文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请形象的描述出本文的人物特点。”这样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不仅帮助学生进行敏捷思维的训练,同时让学生对课文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感知。

    2.2积极训练学生思维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学以致用,在课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不依赖别人,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分析判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或者直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和探索,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独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设计能让学生创造探索和训练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例如,在課文《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东京无非也是这样”,在这句话中用到了“也”字,但是在前文中并没有出现相关联的词句。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此提出“这句话中的‘也是与谁关联的?”“这句话是病句吗?”“如果不是病句,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对于简单句子提出的深刻问题,能够让学生迅速的进行思考。随后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这是潜台词,是在前面直接忽略掉的”;“‘也字包含着作者的悲愤之情”等各种答案。这样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学习了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独立能力。

    3对学生思维深刻性进行积极训练

    积极的帮助学生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思考更加的深刻和明晰,不能只是满足于实物的表面现象,要及时的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重点,进行实物本质的探索。在这之中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实物的矛盾点,矛盾点发现问题是最具有思考性的。在进行课文讲解时,教师应当从文章的结构、内容、细节描写等抓住矛盾点,帮助学生积极的深刻思考。

    例如,《孔乙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孔乙己穿长衫喝酒与孔乙己十分穷困的矛盾点进行提问,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时,让学生追求本质答案,进而让学生明白“穿长衫站着喝酒”是作者对孔乙己整个精神世界的描述,是反映孔乙己社会处境的描述。通过深入的解决矛盾性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性,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4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处于思考问题的状态下学习,这样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思维过程,是学生学习进步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体现。初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探索出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玮玮.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2] 罗可松.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7(36):117.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