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有效欣赏
申永华
摘 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欣赏音乐,了解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体裁与形式、风格与流派,让学生真正了解音乐表表现内容,使音乐学习成为终身的需要与享受。
关键词:问题牵引 关注要素 主动探究 有效欣赏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部分。众所周知,“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上好音乐欣赏课尤为重要,同时能否上好欣赏课也被认为是考量教师专业及文化底蕴的试金石。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却有很多教师会觉得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力不从心,找不到抓手,很难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热情。然而,聆听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音乐是声音和时间的艺术。这两个特征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应始终以“聆听”为主。聆听,可以使学生最直接地接触、了解、熟悉、积累音乐语言,为深度感知音律之美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音乐欣赏课中,如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地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呢?
首先,应该启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明晰“听什么?”、“怎么听?”因此,以问题作载体,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带着问题进行有效欣赏就不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欣赏也成为了改善课堂有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诱思探究” 的过程。“诱思探究”可以一个问题为载体,引趣诱导、设疑诱导、演示诱导、转化诱导、引伸诱导等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因此教学节奏稳而不乱,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就如同医学上医生采用的靶向治疗手段。教师找准聆听音乐的突破点创设出带有指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的热情,问题牵引探究,欣赏教学由浅入深,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音乐教育的过程,应是一个学习者对音乐的感受、感悟和音乐对学习者感染、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其作用是引导学习和促进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这样才能符合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要求,遵循了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很多时候大家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教师始终不敢放手让学生探究和实践,主要以讲授为主。这样的音乐欣赏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感,不能真正融入到音乐欣赏的体验和探究活动中,因为學生没有形成和音乐之间的直接体验和交流。这里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时,一定要遵循如下的原则:应面向全体学生;应注意学生对音乐的独特体验;应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应深入浅出、有针对性;问题设计应有价值;应关注音乐要素、直指音乐的内涵。
其次,提问要目标明确,突出问题的针对性;提问还要适时,注意及时反馈和有效牵引。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不仅使学生了解音乐语言,学会审美,也是对学生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看起来很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和注意。实践中必须要遵循:创设问题要有针对性。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就意味着学生有选择地注意莫一方面的信息。提问也一定要集中体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由精心设计而导致的自然生成,好的提问往往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再次,提问要关注到音乐要素以及演奏乐器。了解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是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最佳途径,是一切学习音乐活动的基础。音乐的基本要素它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等。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才形成了音乐中常见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等。音乐语言就是凭借这些音乐的形式要素来表现人类情感的。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提高音乐理解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语言。例如:了解节奏是音乐最重要的形成要素;而与节奏、节拍有密切联系的是速度与力度;速度的快慢、力度强弱的变化对作品情绪、情感的表达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这些表现要素之外,尤其要注意让学生正确表达其对这些要素的感受,在语言表述中教师一定要规范学生的语言,并启发学生体会丰富的音乐语言所表达出的生动的音乐形象,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比较准确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而音色是音乐形态中直接作用于人类听觉器官的、最为感性的要素。因此,熟悉和分辨演奏乐器的音色和特点,可以让我们了解其适合表现的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以上这些要素都是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音乐而需要了解的基本语言。
最后,要让学生关注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了解和熟悉音乐的题材与形式,掌握其适合使用的场合,并能体验其不同的音乐风格。在浩瀚的音乐海洋里,来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作品繁多,各种题材、形式、风格与流派纷呈,如何区分与辨别是有一些难度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各自的不同风格与特点、个性,除了仔细的揣摩,更应该采取直接比较的办法获得对音乐作品不同风格流派的直观印象,最终达到了解多元音乐文化,传承民族音乐经典。
总之,音乐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欣赏音乐,问题牵引探究,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先进教学理念。更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如何听音乐是个方法问题,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听赏音乐的习惯和科学听赏音乐的方法,才能形成欣赏音乐的能力,使音乐学习相伴一生、享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