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之源及其实现路径

王会 夏从亚
[摘 要]
文化自信是本国人民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文化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厚重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变化日新的品格、立足现实的特质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力。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自信赢得自尊,带来自立,获得自强。从文化引导、文化创新、文化实践、文化宣传、文化交流、文化安全等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引导;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8)05003506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在“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P3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最大限度地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文化自信之源:文化自信根源于其内容的自信
“文化”在中国的语言系统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汇,本意是指“以文教化”,表示对人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流变,现在所指的“文化”包含的内涵非常丰富,外延也十分宽广。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2](P2),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
文化自信是指本国人民对自己所拥有的文化内容充分接受,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其所拥有的文化生命力怀有敬畏与信仰之情。当前我们倡导和坚持的文化自信,建立在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当前国内外现实环境的基础之上,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P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厚重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变化日新的品格、立足现实的立场和卓越辉煌的影响,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厚重悠久的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石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从时间维度讲,滥觞于先秦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虽历经千年,但其固有的独立性和同化力,消解了诸多外来文化的侵蚀,使她从未失去根本而绵延至今。譬如,先秦诸子百家确立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均由后世哲人结合时代政治之需进行阐释和发挥,而非清除之后另起炉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能够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而历史上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齐名的其他文化或者夭折,或者变异,是不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提并论的。从空间维度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影响广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经验主义的科学思想,也有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既有“诸子百家”的思想,也有“以和为贵”的精神;不仅对中国人民影响深远,而且惠及周边国家,既远且大。 “水必有源,而后不绝;木必有本,而后向荣”。由此,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出厚重悠久的历史特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今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产物。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P30)。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中华儿女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具有较高的思想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中国革命 、建设、改革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新时期改革中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用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精神指引,其内容蕴含着崇高的理想道德、脚踏实地的作风、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又是兼收古今中外的。我们党一向对古今中外的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养料就是来自外国的进步文化和中国五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外国文化要吸收精华,对于传统优秀文化则要进行现代性转化。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覆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含着崇高的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成为新时代涵养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精神支柱。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变化日新的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并形成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是一种有时代特色、全新的文化,它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4]。“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变化日新的品格,能够根据中国国情和现实环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创新。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我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不断创新的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能够根据现实进行总结、修正和纳新,当前发展的现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充分总结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现状进行创造性地总结与提炼,既充分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当前人们的理想追求,又兼具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立足现实的特质
经世致用主义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虚和无病呻吟之学,强调学术探讨应该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以思考和探索改革时弊的途径[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经世致用主义。从现实层面讲,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的文化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已经充分地表明:脱离现实就不能形成服务于人民的先进文化;立足现实就能形成促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先进文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从理论层面讲,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脱离实践难以形成有效的理论,同理,脱离现实就不能产生优秀的文化。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秉持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和原则,才能不断地创造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优秀文化。因此,立足现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特质之一。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力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態上的反映。从根本上讲,一种文化要放射四周,取决于这种文化影响下的政治和经济的综合力量,也就是说,这种文化要具有先进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基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事实上证明了这一点。譬如,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亚洲汉文化圈。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并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世界影响力。各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学艺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礼仪节日是中国元素的体现,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巨大的宝库。
越来越多的事实验证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广泛的世界影响力,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文化自信之需:时代的发展需要建立文化自信
(一)自信才有自尊——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化记载着民族发展的历史,一个民族的自觉,首先是文化自觉,一个民族的自信,最终体现为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强大,必须要有民族文化自信的气度,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保持自己风格,挺直脊梁,赢得尊重。在历史上,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带来了汉唐时期中华民族在国际交往中的优势和大国的地位。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虽屡遭战败,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没有丢掉,中国人民仍然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奋起抗争,直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自信才能赢得自尊。文化自信是民族成熟的标志,是民族自信的总源头,是民族尊严和实力的体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P33)。文化既可以改造一个人,也可以滋养一个民族,发展一个国家,振兴一个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和带动,需要文化自信所带来的昂首挺胸的资本和强硬的底气。
(二)自信才能自立——文化自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保障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单单发展经济,也包括建立健全民主法制、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改善治理生态环境,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政治建设是实现民主法治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文化建设就是贯穿于其中的灵魂。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推进,能形成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自信才能带来自立。有了文化自信的底气才能不受外界影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文化自信又是其他三种自信的基础,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三)自信才会自强——文化自信能提升中国在世界竞争中的“软实力”
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6](P23)。在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家软实力与传统的硬实力被提到了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中西方之间在文化上的较量更加显现。“在与西方价值观竞争中,西方价值观占领了道义制高点和真理定义权,并以普世的名义宣判他者文化的非正当性。”[7]事实证明,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腐蚀与侵略,在发展文化产业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他们对文化产品输入国潜移默化地施加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在国际文化较量中,中国尚未掌握话语规则的制定权和主动权,在许多国人看来,中国学者提出的理论、观点,只有获得西方学界认可、承认其价值之后,仿佛才具有了理直气壮的自信。
自信才能获得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文化自信所带来的坚定的底气和强大的实力。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要有自己的话语权,能够与他国平等交流和对话,有肯定自己的资本,也有否定别人的能力。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更需要建设先进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对外传播,提高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三、文化自信之路:坚定文化自信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文化引导,扩大主流文化的影响力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P33)。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下,需要有一种强势的声音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政府所倡导的,在社会上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形态。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其主导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可以整合文化资源、凝聚国民意志、形成社会共识、提振民众精神[8]。当前我国政府倡导的主流文化的本质是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普遍的社会共识,用高尚、优秀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它代表了国家文化发展的方向,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支柱。然而,当前我国的主流文化在大众之中的影响力还不强,据《人民日报》的一项调查表明:73.6%的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54.3%的受调查者认为“宣传的多,说教的多,难以打动人心”[9]。究其原因,主流文化在宣传上走高调,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说教式的灌输倾向,内容不贴近生活,表现形式不够贴近民生,导致了普通民众的反感和抵触心理。
因此,必须要高扬主旋律,加强文化的引导力。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主流文化的价值和方向,要大力培育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產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除此之外,还要增强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主流文化应当走下神坛,主动融入大众,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改变传统面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只有主流文化大众化,才能真正成为“主流”。
(二)进行文化创新,保持文化发展的生命力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新和创造,文化创新能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推动文化自身的发展和更新换代,使文化保持源源不竭的生命力。推动文化创新需要大量的工作,关键是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1](P33)。不忘本来是前提,指的是对民族文化遗产做到客观地归纳总结和现代成果的转化。文化创新又离不开吸收外来,“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10](P706),积极学习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面向未来,指的是文化创新必须要在诸种文化形式创新的基础上,分而后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实现文化创新的质的飞跃。当前在我国的文化生产创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引发了文化“物化”、文明失范,文化发展不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国民素质为目的,而以经济利益为主打,低俗文化泛滥,消费主义盛行。因此文化创新、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不是朝夕之事,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创造,培育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深刻思想内容、崇高理想追求、广泛国际影响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再创造与发展。
(三)重视文化实践,培养大众的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实践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文化活动,文化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大众的参与,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才能在实践中生产、保存、发展和传播文化。“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了文化的大众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P56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系的完善,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成为文化建设和文化消费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逐渐得到重视和提升。当前我们所进行的大众文化实践还停留在较浅层面,实践主体集中于少数精英知识分子,没有做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工作。文化实践有赖于高素质的文化主体,但更需要广泛的文化主体参与。人民群众是文化实践的主体,也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广大的群体。只有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了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12]。在文化实践中要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文化主体意识,贴近大众的思想、生活和行为,采用内容生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深入浅出的风格,形成大众自己策划、导演、出演、体验的模式,积极推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实践。
(四)进行文化宣传,增强国人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感是指群体内的成员对自身文化内容的肯定,并充分尊重自身文化价值。文化认同感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是该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反之,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不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认同,则足以瓦解一国的基本制度和整个民族的凝聚力[13]。要增强本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离不开积极宣传和精心培育,只有在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多元文化世界里明确自己的位置,建立起文化自信。当前我们在文化宣传中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如主旋律文化说教性强导致民众反感,传统文化盲目地宣传导致权威性降低,科技文化宣传较少导致普通民众不甚了解,民族文化商业宣传色彩过浓等。因此要做好文化的宣传工作,大力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使国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理想情怀、优秀成果,在了解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树立起文化自信。
(五)参与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人类因“地球村”而联结,整个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个国家、民族营造一种健康、良性的文化环境,各种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碰撞、取长补短,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不同地域、民族、国家的文化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性,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必然走向衰落以至灭亡,文化交流是促进文化发展、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也是提升国家形象,展示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参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影响力,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有过辉煌的地位。建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必须要建设先进文化,加强文化对外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文化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文化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然而高质量、高水准的作品不多,出现了“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14](P198),缺少内容深刻和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作品。我们要以高瞻远瞩的态势和科学发展的精神迎接全球文化竞争所带来的挑战,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塑造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扩大中华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六)巩固文化安全,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稳定
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文化防御能力的体现,维护文化安全能夠确保文化健康稳定的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文化安全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从全球范围讲,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入侵带来了西方的资本输出、技术输出和价值观念的输出;从国内形势看,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之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某些错误的思潮,甚至出现了公开抹黑革命英雄、篡改历史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意识形态阵地的稳固是维护文化安全、构建文化自信的可靠保障,只有旗帜鲜明、有所作为,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才能筑牢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
[15]。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P33) 。重视文化安全工作,维护文化发展的安全稳定,这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周忍伟,陈荣杰.中国文化导论[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5]张晋藩.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实学的学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6][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7]张涛甫.再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传播——兼论对西方文化产业的借鉴[J].东岳论丛,2012,(11).
[8]张九海.“三俗文化”盛行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3,(3).
[9]艾 芸,杜美丽.“主流文化怎么了”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人民论坛,2010,(24).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2]赵爱玲.深刻把握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J].学习论坛,2018,(2).
[13]王 会,夏从亚.文化自信视阈下“三俗”文化的应对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
[1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5]代金平,秦 锐.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思想[J].马克思主义文摘,2018,(1).
责任编辑:王 篆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