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思考

    幸坤莉

    摘 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有效性,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有效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并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地位做出了新的认定,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谈谈新课改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1教师教学观念及角色的定位必须正确

    生本教育思想认为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和目的,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要从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策略,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育要求,创建有利于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具体落实在教学中,针对教师就存在一个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初中语文教什么,新课标有了明确界定,即是课堂应落实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从而真正地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在课堂上时刻提醒自己,教学中切忌越俎代庖,学生没掌握,第一想到的就是自己是否是切入点没找对,是否是过于急功近利忽视了学生,能不能换一种形式等。教学中自己位置摆对了,心态也好了。学生也更喜欢我了,更重要的是更多人喜爱语文了。所以我想,能教出几个高分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固然令人高兴,但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其教学目标层次应该更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教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方法,更要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

    2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有所创新和突破

    我以学校进行的高效课堂改革为例,谈谈在这过程的体会。班级实行小组合作制,直接推动课堂模式的变化。要求老师要少讲,学生积极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课堂上要求使用学案教学,一开始大家无所适从,于是展开了学校大讨论,什么改革最前沿的洋思经验、昌乐模式等,大家都积极探究、学习。语文教学如何体现语文教育的特色,又摆在大家面前。语文学科它不同于纯技术性学科,许多能力的因素不是直接靠简单的模仿和传播来获得,而是在长久的语文实践中,一点一点地积累、慢慢地领悟而习得的。因此,必须把学习的主体从课堂这一主阵地引入到更加广阔的语文世界中去,才能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激发出更为强大的活力。强调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新课标给予了更为详尽说明,它进一步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开放的教学观念,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形式,走出校园,进社区,去(参观、调查、访问、公众活动等),请进来(请社团作报告、请名人作介绍、举办具有本地和校园特色演出等),并结合活动,让学生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以及合作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努力寻求一条与各学科间相连的通道,架起一座迈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在与大自然、与社会、与家庭的接触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学校也由此创办了校刊《年华》,并成立了各类社团,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了和推动了课堂内的教学。

    3教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最少的投入,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和成长。语文教学长期有个怪圈即:费时多而收效微。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学策略的提高。我以教学中提问艺术为例来谈。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这样强调:“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有效的課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好的恰当的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能得到积极发挥。因为学生有不同层次,另外本身学习就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无论课堂上对于问题的设置,还是学案自主和探究部分问题的设置来看,都应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来。因为只有提出贴近学生思维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采取化难为易的方法,把一些较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小问题来组合逐层解决。例如:《紫藤萝瀑布》教学中我借鉴其它老师设置的三个问题:我为何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到“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为何“我”会产生“凑上去,想摘一朵”的冲动?——结尾的时候,“我”又为什么“加快了脚步”?课堂教学追随作者的感情起伏而伸缩自如,我想这和巧妙的问题设置密不可分。

    4教师应积极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使语文教学更有老师自己的特色?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教材为凭借,但决不能局限于教材,如何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如何使教学新旧知识和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验性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语文课生动而又有灵性,我想这与教师的创新能力分不开。而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该有打破常规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并努力寻找出新的具有独特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积极提高艺术修养,热爱生活,关爱生命。这是培养教师创造思维能力的源泉。也唯有不断创新,有活力的老师,才能引领更多的充满创造性思维的学生。也唯有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改革才会不断推进和深入。

    参考文献

    [1] 颜林忠,邱胜辉等.在“点、线、面、体”中成就有效教学[J].青年教师,2011(09):41-42.

    [2] 李艳萍.与学生一起成长——浅谈对综合实践课的认识和体会[J].教育革新,2012,6(24).

    [3] 张新梅.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反思[J].神州,2012(07).

    [4] 焦德永.让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更加有效[J].青年科学,2012,9(11).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