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模式下,在普通中学也谈数学“尖子生”的培养
赵玉钢
尖子生的培养通常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思:1、竞赛形人才培养;2、高考高分形人才培养;3、高考上线人才培养。本人在普通中学任教,所以,在这里论的是高考上线形人才的培养。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尖子生的挑选
百度一下我们不难找到对数学尖子生的定义:具备基础扎实,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学习上有较大的潜力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浓厚的数学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在普通中学,要找到这样的学生,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来形容,个人感觉一点也不为过。
在普通中学任教的老师都知道,高三的尖子生也不是科任老师自己选定的,而是由年级组和班主任根据各班的学生几次考试成绩排前的学生中产生,这样选出的学生数学成绩可想而知。要基础没有,要思想、要思维、要能力、要兴趣更是天方夜谈。
二、指导思想
学校领导给出的大方向是: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积累,力争更多的学生能上大学。我们都知道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一般来讲不太可能,但是"多对一题、多拿一分"却容易做到。千万不要小看卷面上的1分,上线不上线,有时就是一分之差。
三、具体措施
1、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成绩稳定且提高的根本保证。所以,教师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化典型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尖子生个别点拨、辅导、激励,使他们“吃得饱,消化得了”。采用推荐性作业,严格控制量而提高质,题目要典型,有针对性、提高性和系统性。
2、严格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严师出高徒。培养数学尖子生,首先要严格要求,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深入钻研,进一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些尖子生在学习上好高骛远,不愿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而一旦出现挫折心中又容易出现自卑,影响学习。这是十分致命的弱点。对尖子生要肯定成绩,树立信心。要多表扬多鼓励,更要指出缺点,因势利导,稳扎稳打。学习数学必须加强练习巩固。特别是要勤动脑,多动手。
3、精选内容,注重培养思考钻研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根据数学尖子生的学习水平,整理编选一些较有质量的学习内容,提供一些必要的课外学习资料,帮他们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地指导,特别是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好知识积累与解题方法积累。看题不要就题论题,要归纳综合,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逐步放手让他们摸索前进,不要包办代劳,遇到疑难,只指出关键,画龙点睛,多让学生发表己见,培养独创精神,鼓励求异思维
4、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指路明。在培训数学尖子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良好契机,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背景,提供数学思想素材,反复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溶入于思维活动中,不断在“问题解决”中得到深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尖子生的数学素质。
5、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坚持开展课外活动,把开展课外活动纳入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中来。可以每天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给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形成一种自觉学习数学的氛围;鼓励他们和较差的学生结对子,让他们有展示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6、找尖子生谈话。找尖子生谈话,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7、重复做题没有错,善于记录得高分。一些学生认为,重复做题没有意义,这其实并不全面。有些题目对自己薄弱环节有针对性,有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关键,这类题目就有必要多次重复去做。另外,上课时记录老师的"启迪",做题时记录"实战的心得",评改时记录老师的订正,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成绩的方法,特别是做题时遇到的难点、所需的时间,所犯的错误,这些对于提高自我、避免重复犯错非常有用。会做的题目不做错,不会做的题目要做出来。解题要想得快,算得准,写得清。
8、落到实处。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三中的黄河清老师提到,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对全班学生的每次作业、每次考试都进行跟踪,作好记录,从而开展教学,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当时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工作量太大,不好实施。可是如果只用在年级指定的几个培养对象上就完全可以实施了。
定期(可设定为每周一次)对培养对象掌握知识点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作好记录,可以是一问一答式,也可以是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堂上解题时出现的知识偏差情况,作业中反映出的知识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等,都要作好记录。此表教师、学生人手一份。这样可以讓学生有效的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同时也为下学期进行套题训练提供了保障。
每一次考试,教师心中应该对培养对象每一次考试应该得分的题和应该得分的解题步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主要是应该得分而没有得分之处都做好记录;一步一步给学生讲解,让他们体会到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得分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出一些训练题,让他们重做一次,这样的“争分”效果很明显。
对尖子生的培养是一个辛苦而漫长的过程,它要求主管教师要有爱心、更要有恒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