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邵荣友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退休后开启自己的“第二人生”。健康、快乐、充实又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越来越令人向往。一方面,一些没有一项专业技能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一技之长,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铁饭碗”。而不论是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还是掌握一项全新的技能,社区教育都被寄予着非常高的期望。社区教育研究的热点又有着明显的偏向性,一方面针对大城市诸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较高档的社区有比较完善的社区教育。另一方面,针对二三线城市比较落后又缺乏系统性的社区教育。而对结余二者之间的社区教育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以江苏省某地的城乡结合部为例,从该地区的社区教育现状入手,对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力求在城乡结合地区的社区教育问题上给出合理的建议。
[关 键 词] 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268-02
一、研究意义
(一)城乡结合部发展的重要组成
城乡结合部发发展往往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是一个农村到城市的过渡期。而一个农村向城市发展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与支柱型经济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建设不仅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对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还需要全民参与的自觉性。而社区教育往往是依靠居民的参与意识,依靠社区成员的建设热情。教育是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亦是如此。在精力与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利用既有资源,激发全民发展意识的重任,就落到了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教育身上。
(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
要性。城乡结合部的居民们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国家加大投入的情况下,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也越加凸显。另一方面,对退休的老年人来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开始有兴趣爱好的需求。发展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教育显然是有效途径。
(三)调整产业结构的直接方式
在各种类型的教育中,社区教育是直接联系到产业结构调整的教育方式,社区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更接近于社会产业的生产,相比于普通教育,社区教育更为直接、快捷。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调整是社区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产业结构若想调整必然要求职业技术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就使社区教育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社区教育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完善企业的结构与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大批新兴的产业正在慢慢崛起,传统的制造业需要凭借技术的升级来进行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的人才结构配比不太合理,初级和中级的技术人员较多,而高级技术人员却少之又少,技术人员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必须通过社区教育来增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从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顾名思义,就是城镇与乡村相结合的地区,也就是与城镇与乡村相邻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区类型。城乡结合部可以是城市中远郊的区县,也可以是离城市发展中心较偏远的地区。
由于城乡结合部特殊的属性,其有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过渡性、复杂性、动态性。
(二)社区教育
本研究倾向于叶忠海教授对社区教育概念的界定,即,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需要紧密相联,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区的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综合体。
三、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现状
本文以江苏省某地的城乡结合部为例,通过调查的形式,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依据调查过程及相关的数据,综述如下。
(一)服务设施供给状况
1.数量不足
本次调查所选取的調查对象中有30位来自江苏省的农村,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在江苏省的部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比较缺乏,在调查所在地,用于健身娱乐的场地以及阅报栏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非常少,更为严重的是,很多社区教育的设施都被移作他用,直接导致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特别枯燥,由于缺少文化的基础设施,打麻将已经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娱乐方式。
2.种类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的社区教育设施“面子工程”现象十分严重,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部分地区建设了很多不实用的社区教育设施,甚至有些公共设施在建成之后不对外开放,而且部分公共设施并不符合真正的需求爱好。
3.功能发挥不到位
该地区在采购新型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或修建公共文化场所后,没有及时进行宣传,群众不熟悉各类设施的使用规定及场所的开放时间,导致很多公共文化设施没有被使用,当成了摆设,或者后期被挪为他用,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资金投入及保障状况
通过对该地区的调查发现,目前该地区对社区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主要是新建小区的社区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前期建设充足,后期维护缺失的现象。比如,在社区图书馆的问题上,已进入夏季,图书馆便停止对外开放。究其原因,答曰:“开空调电费太高。”社区教育需要协调新建与维护之间的平衡。只有新建,没有维护,建一个废一个,或者建一个当摆设还不如不建。该问题反映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不够,还反映了资金的使用不合理的现象。
(三)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人中,有65%的人表示业余文化生活水平一般,20%的人表示业余文化生活很枯燥,15%的人表示业余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在业余文化生活类别中,传统的看电视、报纸以及打麻将仍然占着主体地位。而文化活动方面,32%的人更偏向于具有义乌市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28%的人比较偏向于曲艺、歌剧、舞蹈等文艺活动,40%的人偏向于体育类活动,如篮球、羽毛球等。
四、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重项目立项建设,轻后期维护与管理
由于该地区的部分社区只注重公共文化設施的数量,导致在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时只注重新建的设施而轻视了后期的维护管理,整个公共文化服务华而不实。例如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由于当地的交通不是很便捷,虽然已经建设了公共电影院及图书馆,但是设施的选址不合理,导致路程较远或不方便。电影院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很多新上映的电影由于设施的原因无法第一时间放映,虽然建立了图书馆,但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很少,而且夏天由于“付不起空调费”,图书馆在天气较热的时候不对外开放。
(二)资金投入欠缺不足
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不足主要表现为预算内资金的投入不足。根据相关经济学家的计算,培养一个社区教育的学生所需的经费大约为培养一个普通高中学生所需经费的1.5倍,因此客观上要求财政对社区教育的拨款应远高于对普通学校的财政拨款。但是我国对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的预算内经费拨款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还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投入不足,导致了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贫困的恶性循环”,在个别地区甚至名存实亡、教育质量连年下降,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文化活动贫乏,活动形式单一
本文调查的城乡结合部位于江苏省的景区,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到义乌来旅游。经过走访发现,现存的义务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类型大概分为两种极端,一种是极其老旧的小区,由于缺乏物业管理,社区教育聊胜于无,绝大部分设施设备都十分老旧。还有一种是新起来的社区,这些部门社区周围的配套设施发展缓慢,缺少相应的生活配套。在社区教育方面,虽然有引进新的设备,但是数量十分有限。社区教育设计绝大部分非常简陋,只有少量较新的设备,但是种类及数量十分有限。在组织大型的社区文化活动时,由于级别太高,很多人都无法或没有资格参与进去,致使该地区的公共文化活动难以常态化发展。
五、改善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的建议
(一)优化社区教育设施布局
社区文化设施的选址要做到科学、合理,要根据人口的密集程度来选择设施建设的地点。城乡结合部的人口分布呈现密集扎堆的特点,而人口集中度是制订文化设施发展规划的基本指标,所以社区文化设施可以选择在以人口较密集的居民区中心焦点5公里范围内进行建设,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公共文化场所丰富个人文化生活。
(二)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城乡结合部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共公共设施资金投入上要不同地区不同对待。今后社区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的重点应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从而缩小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差距,在城乡结合部有很多地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政府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建设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在资金的配比上还要加强公共设施后期的保养和维护,不能由于欠维护的原因使设施成为摆设,让每一处公共文化设施都能发挥它独有的作用。
(三)提高重视程度
近年来,人们的关注点都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上,在高等学府上,即使是社区教育,关注点往往也在高档社区或者欠发展地区上。很少有人将关注点落在城乡结合部这种过渡地带的社区教育上。重视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的研究,有利于这些过渡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盘活过渡地区人民的劳动力,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有兴趣爱好的重任,都在这些地区的社区教育上。分析与研究发展现状,并找到发展的不足之处,给出合理的建议,有利于充分认识现有资源与现阶段发展,有利于城乡结合部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从而有利于更快速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引导民众灵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四)引入市场主体参与供给
社区文化设施由于其回报率很低,所以几乎没有企业、大型组织对其投资建设,城乡结合部的公共文化设施大部分由政府独立建设。为增加城乡结合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来源,政府可以通过财税上扶持优惠的政策,吸引各类企业组织对城乡结合部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l]齐明山.公共行政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3]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刘春生,刘永川.“三农”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内涵探析[J].职教通讯,2005(9):5-7.
[6]陶少刚.应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农业经济问题,2002(3):12-13.
[7]李恺,李崇光,余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1):28-29.
[8]刘纯阳.农民教育问题初探[J].农业技术经济,1999(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