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路径的选择

    吴继缘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层面。作为教师,要把隐含在文中的这些知识直接提取出来,变为具体的学习目标,然后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活动以期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达成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路径的选择极为关键。重视教学内容的提取与教学路径的设计一直是我遵循的原则,下边以《蜀道难》为例进行阐述。

    一、教学内容的提取

    语文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陈述性知识,还应包括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课文时,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认知和理解课文内容、文中的主题和情感,同时,还应让学生获得作者通过课文所呈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视角、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和手段、艺术构造的匠心和艺术等。这些程序性、策略性的知识隐含在课文中,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师备课时需要着力研究与挖掘的地方。

    就《蜀道难》而言,该文气象雄奇奔放,感情激越跌宕,兴寄遥深,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之作。它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写了什么和诗人是怎么写的,它又是怎样展现一代诗仙李白独特豪迈飘逸的诗风的。

    我将学习目标定为理解内容,品味《蜀道难》的浪漫主义写作手法及其展现的李白的豪迈之风。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感受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带给读者的审美愉悦,同时也能鉴赏这种审美的构成要素,在掌握《蜀道难》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把握对浪漫主义诗歌的鉴赏分析方法,获得策略性知识,为其尝试进行相关创作储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

    因此,该内容的选择背后折射的是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追求。

    二、教学路径的选择

    在选择教学路径落实学习目标方面,我觉得该节课有三个点做得比较成功。

    1.以“读”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流程,环节清晰而简练

    作为浪漫主义诗歌巅峰之作的《蜀道难》对高一学生来说,它的内容具有相当的难度。内容理解与浪漫主义手法的把握是这首诗的重点与难点,但如果单纯先从字面意思的疏通与内容的理解、再从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两个层面来解读这篇文章,会破坏这首诗整体的豪放之美。

    因此,我选择以“读”为主要的路径来组织教学。诗歌本身是语言极为凝练的文体,大量的朗读能帮助情感的理解。曾国藩曾说:“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本诗教学以诵读为切入点,以读带导,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深入文本,让学生在初步感受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基础上概括蜀道难的具体表现,把握诗人在一唱三叹中的情感韵律。具体包括“朗读”“意读”“品读”三个环节。其中第一环节在于通过初读到美读整体感知文章气势;第二环节意读主要是掌握文章内容,能概括蜀道难难在哪;第三环节是通过品读,能鉴赏诗人如何状蜀道之难、展豪迈之风。

    这样的课堂组织环节简练,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较为落实,教学重点也相对突出。

    2.引进比较阅读方式,推动学生的品读鉴赏走向深入

    在品读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蜀道难》展现的李白融想象、夸张于一体的雄放、飘逸之美,我引进了比较阅读方法,将张文琮的《蜀道难》与李白《蜀道难》节选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自己更喜欢谁写的诗,并提供了写作内容(从哪些方面写了蜀道难、情感)与写作手法(神话、想象、夸张、对仗等)两方面的引导。

    比较阅读教学路径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种考虑:

    其一,比较阅读的优势。比较式阅读就是在对文本材料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概括的过程中,辨析事物的异同,锻炼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给学生更广阔空间的教学方法。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文言文的阅读同样如此。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文章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深入品读其共性与个性,引进比较式阅读无疑是不二选择。其优势之一是能让学生在探寻事物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优势之二在于让学生脱离老师讲解这根拐杖,通过核心问题获得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其二,语文实践活动可促进更多真实学习的发生。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重主体实践,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都必须建立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单纯的教师讲授会让很多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了解的层面而非真正理解、内化。对于与今天相隔久远,字面意思理解存在障碍,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的文言文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的引进更为重要。

    上述张与李《蜀道难》的比较阅读就是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它活动目标清晰,遵循比较点进行比较的学习指引路径清晰,有助于学习者通过教师提供的脚手架在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中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过程与展示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如:

    生1:非常喜欢李白这首诗,最大特点是一眼看过去每句字数都不相同(同学都笑),这给人感觉很不羁,李白好像是很随性写的。現在我来读一下“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让我想起了李白另外一首诗《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和这两句很相像,让人感觉很爽,展现了李白的豪放和不羁。

    生2:我也是喜欢李白的诗。张诗中规中矩,对景物直接描述。李诗则更多侧面描写,借很多东西来烘托山的高。

    生3:比如刚刚讲的第一句,高到太阳神都往回走,这里融入了夸张的想象和神话,没有直接描写,更能给人画面感。

    生4:虽然我也喜欢李白,但是我觉得张诗有一个优点,他对事物进行了比较客观的描述了,没有加入自己的情感。李白的诗很多是神话或虚写,他的画面感是不如张文琮的,就算是有画面感也是想象世界中的,张诗则很中规中矩地描写了客观世界,从考古价值的层面来说,张诗更有价值,李诗是更有文学价值。

    生5:不得不说,我也喜欢李白的诗。对比张诗,李白更加融入了自己强烈的情感。用一个比喻,不知恰不恰当。我觉得张诗有点类似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很精致,对仗很工整。而李白的诗像贝多芬的音乐形态,很善于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在自己的作品里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

    ……

    学生很敏锐地抓住了李白和张文琮诗歌在情感、手法、气势等方面的不同,还创造性地将张、李的诗与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进行比较,这恰是学生因思维被激活获得生长的点。可以说,基于比较阅读的实践活动打破了文言文教学形式单一及学习内容浅薄的局限,推动了更富内涵的、更有活力的文言文学习的发生。而如果变这种活动为老师直接讲授分析文本,等于剥夺了学生独自学习、小组探究与展示的平台,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的丧失,也很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方法,让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鉴赏能力,作业设计了迁移训练,即让学生结合课堂上的方法就第二、第三段鉴赏李白的这种风格。接着,继续由课内向课外迁移,以《行路难》为例,引导学生把握其中蕴含的感情,鉴赏这首诗又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这些环节的设计意在举一反三,让学生在朗读与赏析中逐步加深对李白浪漫主义色彩中焕发的豪迈情怀的体会与认识。

    这些环节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完成了从获得方法指导到运用方法、激发热情、活跃思维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内化的学习过程,进而主动构建其相关鉴赏方面的知识体系,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逐步提升。

    3.注重文体特点,凸显语文味

    语言建构与应用是语文课独特的课程素养,也是其他要素的基础。因此,我在教学路径的设计时力争紧扣语文学科与诗歌这种文体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也较好呈现语文的味道。

    第一,重视朗读。初读、意读、品读三个环节都有诵读,品读环节更是借助朗读指导让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感受诗人笔下蜀道的难及诗人寄寓其中的强烈的感情。经过朗读指导后,学生在朗读上有比较明显的进步。

    第二,咬文嚼字,提升鉴赏能力。语文课堂效率的生长点在语言、文字上,语文味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涵泳。为了让学生体会李白遣词之妙,我多次使用了换词法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词语使用的不同效果。如,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中,我将“黄鹤”替换为“麻雀”,将“猿猱”替换为“熊猫”,让学生思考诗人选用的两种意象的特点,马上明白李白为了形容蜀道之高,用的夸张很奇特。又如,“枯松倒挂倚绝壁”,我将“枯”换为“青”,让学生感受到枯松衰朽坠落时粉身碎骨的惊险。同时,我引导学生鉴赏一些重点词营造的氛围。如,“愁空山”一句,我让学生在拖长了声调、低沉的诵读中感受上穷碧落下达黄泉的无所不在的愁将空山冲得满满的那种感觉。再如,在把握诗歌内容、概括蜀道难的特点时,我让学生尽可能使用“一叹蜀道难,难在蜀道之高,鸟道横绝,六龙回日,猿鹤难度,扪参历井坐长叹”的整齐句式来概括,它既是对诗歌内容把握程度的检测,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练笔,也有助于形成学生使用同一结构简单提炼的意识。

    第三,注重语言的运用。在理解诗歌内容、概括蜀道难的特点这一环节,我将整齐句式的运用与内容概括结合起来。我给学生一个概括蜀道高特点的范例(一叹蜀道难,难在蜀道之高,鸟道横绝,六龙回日,猿鹤难度,百步九折行路难),并带学生一起分析我这样概括在内容與结构上的特点,再让学生仿其方式概括其他的两段。这种教学路径设计将概括能力与语言句式的运用结合在一起,既给学生搭建了怎么用的脚手架,也让学生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感受运用语言进行创造的魅力,富有挑战性与吸引力,也更能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素养落到实处。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涉及语文知识的提取、激活与内化,学习目标的确定完成的是语文知识提取的任务,该知识的激活与内化则需要以内容为基础,以教学路径为依托来实现。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设计怎样的教学路径直接关系着主体参与学习的方式、学习的理解程度、知识的内化程度,进而影响着其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因而不可不深思而慎取。

    [作者通联: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