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内容摘要:东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可以从深入挖掘优势特色、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学生自主性;充分整合资源,促进教育持续性;发挥合力,实现校地共建,这四个大方面进行。其中,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新媒体宣传,创新实践的方式方法,让红色故事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使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情感认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东北红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探索
东北地区地域辽阔,广袤的黑土地孕育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人物众多,论革命精神以东北联抗精神最为有力,论时代精神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在当代灼灼其华。以黑龙江省为例,我们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色以及作用,是为了明确发展有红色文化融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路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行,从而充分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一.深入挖掘内涵特色,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
(一)编写红色读本,组织红色实践活动
高校要挖据东北联抗精神背后优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应该明确“一文一武,动静皆宜”。“文”的方面,积极动员相关专家学者广泛进行田野调查,核实明确相关史实,以图文并茂读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武”的方面,红色实践活动是最佳选择。首先对于红色文化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套路提供了机会与可能;其次,切实将纪念史馆转变成具有实效性的教育基地。
上述措施中,“文”可以使大学生对于红色历史的背景和渊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红色实践活动则是将这一切生动的立体的展现在你的面前,更加能够激起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由此看来,红色读本的编写和实践活动的开展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路径探索。
(二)搭建红色网络信息平台,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首先,高校应该在自己的宣传门户上建立相关红色网站,在热门主页上设置链接和专栏,例如可以设置“红影”专栏,可点击播放如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一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生平事迹的纪录片、革命战争的录像和电影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就在红色影片被观看的过程中得到了实现。这就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红色网站的内容,切实搭建起能够与大学生群体对话并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
众所周知,东北抗联精神是红船精神的延续与发展,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荒精神更是东北人民在建设过程中青春与血汗的结晶,这背后的历史和故事,都是意味深长的红色课题,都是在浮躁的网络时代使大学生安定沉稳的灵药,这更加使实现网络人际互动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势在必行。
二.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习红色文化的自主性
(一)突破传统教学场所,提高红色教育的主动性
一方面,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共情的方法贯穿始终,从青年群体的角度出发,调整自己授课的语言、姿态、内容、场所,以调动学生的愿意接收信息的兴趣,激发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参观红色文化资源的亲身体验,是大学生将书本上油墨字的死板变成生动画面的过程;同时总结体会,又是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在对红色文化资源多维度感知的基础上,革命先烈树立的榜样与自身的审视、判断,可以对比出现实的差距,也便于其理解为何要在和平年代宣扬革命精神,从而主动接受红色文化资源中不畏艰难险阻、舍生取义、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高尚内容。
(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
首先,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就要学会利用身边的各种教育资源,而红色文化资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次,大学生只有在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对自我保有清醒而又客观的认知,才能对外界保持谨慎而又好学的态度,也更容易分辨出是非曲直,对优秀红色文化资源的接受就更加具有主动性。这样对于负面信息就会自动过滤屏蔽,对于优秀红色文化便会心向往之。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确保思政教育的连续性
(一)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建设
首先,政府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一套完善而又科学的管理体系,应当形成监督管理机制。相关政府的机构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引入专家学者帮助深层次的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奖惩分明,维护红色产业的发展秩序。
其次,相关纪念史馆的工作人员是红色文化资源体验好坏的主观因素。要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全面加强从业人员在国情党史、历史人文等部分的教育和学习。与此同时,应避免讲解的内容单一枯燥,力求能够体现该展馆的特色与内在灵魂。同时要完善纪念史馆内的景观与人文配套设施,拒绝粗放化的管理模式。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扩大宣传效应
首先,经典文学或影视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哲理与人文精神,而这些催人泪下的故事都是珍貴的爱国主义素材,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新形式重新展示在群众面前,使经过岁月长河积淀的宝贵精神在当代大放光芒。
其次,政府作为官方宣传的统筹者,更应该紧抓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落实。通过制定并且完善相应的网络监管机制,形成规范发展红色网站的配套措施。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可以牵头,突破单一学科研究的桎梏,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的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扩大红色文化传播的范围,更加便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与接受。
(三)整合相临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增加区域合作
首先,可以结合周围自然环境和地势特点,依据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形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能依山傍水。
其次,要发展区域化红色活动,突破地域的限制。在跨区域的合作过程中,双方都取其所长补己所短,充分的沟通交流进而碰撞出新的灵感,这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来说是优势互补,不仅使大学生群体,还有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丰富了内容与形式。
四.发挥合力,实现校地合作
(一)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发挥在校地共建中主导作用
高校作为人文发展的代表,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代表,而政府可以在积极参与的过程当中充当二者之间的纽带,构建一种联系,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和实现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努力。政府作为主导者也要参与校地共建基地的决策,确保能够实现,地方企业提供实践机会、高校认真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发展、政府监督评估实施效果的三方合作,良性互动的模式,努力形成政府参与部署,高校自主管理的双赢模式。
(二)高校积极配合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地方源源不断的输送优质人才,还可以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的社会文化水平与文明素质。高校应该对于自身有一个准确明晰的定位,主动利用自身优势,把握机会,去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发展。对于高校而言,在逐步建立起来的与地方企业广泛的合作关系中,无形中是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打通了道路,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得到了拓展,专业学科的发展也与人才市场对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在跨区域合作中是主导作用,高校也可以主动承担在科研方面的先导作用,跨区域的与有合作意向的地方进行合作,用知识与创新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充分使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得以施展拳脚,在增加大学生学科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张泰城,肖发生.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學与研究,2010,(01).
[2]李笑雪.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06).
[3]谭吉华,唐顺利等.论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
[4]郭少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5]徐艳萍.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8,(05).
[6]钟家全.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网络化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7).
[7]李水弟,傅小清,杨艳春等.历史与现实: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价值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06).
[8]汪立夏.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以江西省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07).
[9]郭华生,张华,刘山发.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多维视角的解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01).
[10]胡云,甘红平.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价值[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05).
[11]郭少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浙江省文化厅2018年度文化科研项目《浙江红色文化发展史》(编号ZW2018019)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目由渠长根主持。
(作者介绍:王静,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