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法治创新与挑战

摘 要 中国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法治创新需要以科学构建体系为主要目标,并坚持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结合法律伦理、公平公正原则进行科学制定。对消费者市场经济法治创新与挑战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市场经济法治创新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创新和消费行为的创新具有怎样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消费观念和消费者保护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怎样的推动性作用。笔者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后,提出在市场经济法治创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挑战问题,并给出优化法治创新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法治创新 市场经济 消费者 保护
作者简介:王嘉琪,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276
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中对中国全面深化问题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提出中国深入改革的总体目标应当以市场经济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并加以完善的现代化市场经济调控和管理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建设法治创新型国家,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市场经济法治创新概述
(一)市场经济法治创新内涵
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科学体系化善法,以此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市场经济是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法,因为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是市场,所以市场经济在经济分配过程中起到基础性决定和中介作用,社会的生产、消费等活动均需要依靠市场经济进行;法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利用严谨的法律制度促进法律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市场经济法治创新,即通过法律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和创新发展。
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现代社会已经发展成为消费经济时代,各种消费权、国家政策等法律经济组合均可被成为市场经济法治,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法治具有较大创新空间。
(二)市场经济法治创新原则
在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各种消费相关法律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其主要遵循的法治创新原则有以下几点:其一,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法治创新,因为市场经济法治与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并且对消费者利益有直接影响,所以在制定和创新过程中必须遵循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其二,以市场为创新导向,市场经济法治的另一主体是市场,因此市场经济法治的创新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创新导向,以此来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建设的相关法律;其三,遵循法律伦理原则,市场经济法制是众多法律当中的一种,其本身具有法律性质,因此必须遵守相关法律伦理;其四,尊重本土法律建设原则,市场经济法治的使用范围主要是本土适用,所以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尊重本土法律建设;其五,以公平公正和提高效率为主要目的原则,任何法律建立的基本前提均是公平公正,市场经济法律也不例外。以上原则均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现今消费者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三) 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
市场经济之所以能与法治放在一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一方面,法治能够体现市场经济,可以说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健康发展需要相关法律的维护和治理,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的基础工作,是市场经济创造了法治管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管理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法治的保护,甚至可以将法治视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守护神。二、市场经济法治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以消费者保护为例
(一)消费体制与环境问题
消费体制和消费环境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在于合理促进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良性关系发展,保证市场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消费问题主要包括金融、劳动力、贸易等,这些问题均隶属不同管理部门,并且与金融消费、商品流通和相关经济制度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例如,在商品流通管理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并且经由各个不同的主管部门,城乡发展失衡,网络布置缺少合理性等问题始终存在。这种问题不仅会从根本上降低商品流动效率,还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其流通成本,使商品最终销售价格过高,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降低消费者购买能力。上述问题的发生均是由于政府职责与市场职责划分不清所致,加之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使得消费者购买需求得不到相应满足。
(二) 消费能力和激励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通常会发生各种不公平问题,拉大居民之间的经济差距。据相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就已经超出0.4的警戒线,并保持持续扩大趋势。居民收入通常是衡量其经济差距的主要标准,中国基尼系数过高,意味着中国居民长期的经济收入不同步,并且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极大,居民消费仍不能构成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且,过度消费与消费不足是长期并存的关系,例如,超高的房价致使房屋持有者能够长期保持租房收入,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是对低收入居民生活消費能力的削弱,一些工薪阶层的居民需要支付高额房费,所以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便会有所减少。
(三)消费教育与保护问题
就目前的居民消费而言,其中存在大量不理性消费习惯,包括极度浪费消费、不健康消费和不科学消费等,例如,同样的电子产品一定要购买两个或多个以上,这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对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不利影响。诸如此类的消费问题在现代年轻群体中大量存在,并且以每年递增的形式迅速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品质,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影响后代人的消费心理,使其建立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不良消费习惯。与此同时,这种不合理消费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中国消费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达不到扩大内需的良好效果。消费教育是对消费者合理消费行为的引导过程,也是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活动,可以将其视为在学校进行的合理消费教育,也可以视为在社会中实施的正当消费教育 。
(四)法治现代化问题
法治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法律治理能够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建设的关键。法治管理在现代市场消费经济中起到重要的缓解作用,但其本身却存在一定治理困境,包括确定与无常困境、封闭与开放、普适与特惠。内信与外迫以及规则与实事。事实上,有法律的地方不一定存在相应的法治,法律是否能够促进现代化发展其主要衡量标准是该项法律是否做到法治 。
由于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转型仍存在各种不平衡问题,而且转型后的法治依旧存在一定局限性。总而言之,在转型过程中,没有实施法治管理的必要性条件,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对国家的管理和社会治理。正因如此,市场经济条件与法治现代化配合问题成为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的重要挑战 。三、优化市场经济法治创新对策
(一)堅持事实求实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相关政府需要落实思想解放、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管理原则制定相关法律。首先,经济市场对社会经济具有直接管理作用,站在法律角度而言,市场主要代表的是经济发展利益,是市场经济活动者个人利益进行,需要国家进行相应的指导管理。其次,在坚持实事求是法治的基础上,还要确保客观与主观之间的统一协调。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曾多次忽视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导致社会市场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应当注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随意进行治法管理 。
(二)改善消费环境问题
由于政府与市场职责划分问题导致各种不合理价格的出现,造成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降低居民生活质量,而长期的城乡发展收入差距更是让居民消费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制,如何实现便利消费、促进消费者消费和引导消费已然成为当下相关学者和政府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相关政府要加强建立消费热点,在创新市场经济法治的过程中改变现行的消费体制,从而加强对中国消费环境的优化。
在此,笔者认为,体制管理不应该成为制约消费创新的桎梏,从根本上改善市场消费经济体制,改善消费环境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解决其面临的主要挑战问题。例如,相关政府将市场职能与自身职能进行严格划分,减少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税务问题,合理布局流通网络,减少商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同时积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乡镇居民消费水平 。
(三) 完善消费教育保护管理
在上述问题分析中不难看出,消费教育和消费保护问题是现代市场经济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落实正确的消费教育,帮助现代人树立正确的消费思想已然成为当下市场经济法治建设主要被解决问题之一。消费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居民能够充分认识到消费的规范性,培养居民能够正确消费、绿色消费,并在此基础上拉动国民经济曾长,同时提供更加清晰和科学的消费观念给每一个居民。这就要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消费教育体系的管理和重视,规范对居民的消费教育工作,坚决杜绝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对消费教育和消费保护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举办完善消费教育保护的相关组织活动。例如,居民消费在文化消费中的占比偏低,需要提高居民的文化意识,提高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且部分中老年人群对喜欢上网和使用电子产品的年轻人存在一定偏见,在消费教育中要对此类问题进行侧面说明,帮助中老年人正确认识青少年消费行为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应当充分尊重对外开发原则,是在政府推动下进行的外源性法治。纵观近几年的中国立法成就,虽然成绩效果明显,但大多只存在于表面实际运行效果较差。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处于初期建设简短,并不实对国家建设任务的充分完成和实现。本文以消费者保护为例,提出市场经济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给出相关优化法治对策,希望能够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起到一定借鉴意义。注释:
张茂诚.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江苏大学.2017.
张美云.法治、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改革与战略.2016,32(11).31-36.
方桂荣、沈诚、王栋辉.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市场经济法治进路.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145-150.
芦海霞.市场经济法治化道路浅议.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0).192.
张宏伟.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山东大学.2015.
韩宛霖.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法治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5.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