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精神塑造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蔡劲松
摘 要:大学文化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从抓好谋篇布局、完善文化建设体系;把握建设规律、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创新体制机制、拓展文化发展境界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校在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文化育人及其体系构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文化育人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守望者,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的践行者、推动者。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对高校提出的“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心聚力,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师生,把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办学的基本元素,不断创新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培育和弘扬现代大学精神;不断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培育和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精品迭出、影响广泛的校园文化示范基地和文化品牌,为将学校建设成为先进文化的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好谋篇布局,完善文化建设体系
大学文化是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党委始终把文化传承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将大学文化建设当作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围绕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来进行。按照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将大学精神的支撑、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作为我们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实现办学目标的基本元素。
1.加强内涵特色建设,着力提升文化实力
学校党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继承和弘扬以北航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传统,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科学发展、追求卓越”的文化建设思想,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与思路,倡导“大楼、大师、大爱”三者同步提升,强调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推动文化建设系统化、科学化,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着力推进文化建设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培育和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支撑未来发展的大学文化。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有力的载体与平台支撑,在办学理念认同、管理制度建设、学术环境营造、文化品牌形成、校园环境优化、文化教育和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标志性成果。
2.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文化品格
学校党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心聚力,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和引导师生。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和个性特征,总结凝练了师生广泛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包括:“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笃行坚卓”的北航精神;“尚德务实、求真拓新”的办学理念;“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以及正式确定《仰望星空》为校歌等,标志着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编辑出版了反映学校弦歌不辍、薪火传承的重点系列文化书籍《知行文丛》,并从弘扬北航精神、强化办学理念、重视校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出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努力内化为师生的情感激励与学校的精神文脉,使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平台成为学校保持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动力和源泉。
3.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文化规范
学校坚持办学以师生为主体,强调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夯实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制度基础,逐步修订了学术道德规范、教师师德规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学生行为道德规范。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研究制定大学章程、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等,推进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规章制度建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会、教代会和民主党派等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学校还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的制度化,如规范各类重大仪式和活动,完善学校文化传播基地、文化品牌的制度保障体系。
4.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文化基础
近年来,学校通过重点统筹规划“一校两园”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物质文化建设,夯实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手段,筑牢了文化发展基础,系统推进沙河校区与校本部文化建设协调、同步发展。在加强校园基本建设、校园占地和建筑面积均翻了一番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与学校精神文化相匹配的人文景观、文化设施、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切实改善了办学条件,创造了与教学科研配套的硬件、软件文化设施,校园中基本形成了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基础条件逐步完备,社会文化传播职能逐步到位的良好格局。
5.加强行为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文化魅力
学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学习宣传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精髓,通过深入开展行为文化建设,弘扬学校办学优良传统,丰富文化活动内涵,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建设带动师德师风,推进学术道德规范、教师师德规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学生行为道德规范,切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注重培育融入社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鼓励创新的文化育人环境与实践氛围,引导师生在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传播先进文化中成长和发展,打造以文化魅力感人,以文化内涵育人的氛围,形成师生互动参与、共享成果的文化格局。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德教双馨,求真创新”主题活动;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主题活动;在机关干部中深入开展“务实奉献,率先垂范”主题活动;在后勤职工中深入开展“爱岗敬业,服务师生”主题活动;在离退休教工中深入开展“老有所为、共建和谐”主题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参与广泛,成为学校师生良好精神面貌、行为操守与和谐关系的动态折射。
把握建设规律,打造文化育人品牌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学校党委进一步树立文化强校意识,在大力实施文化培育工程的过程中,把握大学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式与途径,切实加强对文化育人环境与实践氛围的培育,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载体和手段,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育人品牌。
1.提升校园艺境品位,形成“文化景观”品牌
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大学精神的融合及弘扬为主线,注重对以办学理念和校训、校风、校歌等为核心的学校治学文化用公共艺术的形式进行表现和固化,注重大学人的精神需求和建设成果预期的艺术审美价值、科学人文价值、校园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着力营造校园环境的艺术氛围,提升文化建设的特色、质量与品位,是学校一段时期以来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本着“校园景点里有、宣传媒介里有、师生意识里有、实际行动中有”精神文化内容、要求和目标的思想,坚持将大学精神和治学文化的内核审美化、景观化,进一步加大了公共艺术作品建设力度,征集并新建了一批与校园环境融合、艺术品位高的主旋律公共艺术作品,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在两校区统筹、分步建设了主题雕塑《世纪之声》《校训树》《北航星》《带一片音符去未来》、军工文化长廊、科学精神主题园等40多件与校园环境融合、艺术品位高的公共艺术作品,在校园中形成了特殊的文化艺术传播场,起到了校园公共艺术潜移默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良好教育效果。
2.搭建高端传播平台,形成“人文滋养”品牌
树立“以艺术滋养空间、以文化培育人才”的理念,坚持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全国高校起到了文化育人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艺术馆,坚持“公益性、专业化、高品位”的办馆方针,将高雅艺术引入校园,通过持续不断的高品位的艺术展览,对莘莘学子和社会观众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及艺术素养教育,艺术品质、学术品格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学校还相继建成开放了航空航天博物馆、校史馆、科技创新馆、设计创意馆等多样性文化设施,成为传播学校文化特色的良好载体。本着高水平、精品化原则举办的“北航大讲堂”,重点邀请国内外政要、大师和专家学者,如法国前总理、外国驻华使节、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外宇航员、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文化艺术大家等莅校与师生交流,近几年已举办100多期,打造了让学生开拓视野、激荡思维、启迪心灵的精彩课堂。学校还注重汲取和依托丰厚的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与育人作用,率先在全国高校实施了“驻校艺术家/作家”计划,系统设计、探索开展“艺文赏析与体验”育人项目、“中国山水画赏析与创作”“中华诗词赏析与创作”,举办项目成果展并出版《与艺术为友—驻校艺术家计划档案》《词韵诗心—驻校作家计划档案》两本书,受到校内外的广泛关注,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人文艺术素养教育作出了有益探索。
3.探寻师生身边感动,形成“典型引路”品牌
结合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成才,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用“共筑北航梦、助力中国梦”激励师生健康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树立师生身边的榜样,两年一度的“感动北航”评选至今已举办四届,以共同的精神让整个校园弥漫着温情的感动,建构起校园精神价值的坐标,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此外,我爱我师、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共产党员十杰、研究生十佳、大学生成才表率评选以及师德论坛等活动,已成为引领师生发展、成长的重要载体。2013年,学校“树立身边榜样,构建精神价值坐标”项目被评为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项目。
创新体制机制,拓展文化发展境界
近年来,学校围绕“十二五”和远景发展目标,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行文化建设与其他重点工作统筹规划、统筹部署、统筹落实,以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
1.目标与机制结合,形成文化建设格局
学校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体系与年度工作计划,研究确定其建设目标、内容、布局、步骤以及资源配置,成立了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建设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提供保障,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主要职能部门和基层院系各司其职、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文化建设工作格局。
2.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文化自强自信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学校切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新的视角认识大学文化,以新的方法对待大学文化建设,以新的机制推动大学文化创新发展,先后承担完成了工信部军工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了北京市重点课题“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课题 “文化传承创新视野下的大学博物馆建设与文化育人研究”等,出版了多部大学文化理论专著、发表了一批文化建设理论文章。学校注重加强文化建设、管理及传播领域的学科建设,整合学校相关人文学科资源优势,自主设置了“文化传播与管理”交叉学科,设立“文化艺术管理与策划”“艺术教育与传播”“公共艺术与交互设计”等研究方向并启动了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学校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增强师生文化强校的自觉性,注重发挥学术骨干、教学名师和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基础作用,重视培养既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又掌握文化建设专业知识的人才,同时,吸引社会文化艺术领域的学者、专家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激励师生融入文化建设、践行文化育人、传播优秀文化。
3.传承与创新结合,探索文化发展途径
2011年以来,学校相继成立了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文化传媒集团,突出以育人为核心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突出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及能力提升,进一步关注与回应国家文化发展需求,整合学校文化艺术资源,集聚社会文化艺术力量,探索多种模式、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同时,注重以推进文化校园建设为依托,以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文化传媒集团为纽带,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及传播体系建设,在创新文化建设机制、统筹文化场馆建设、开展人文艺术素养教育等方面不断探索,产生了良好的人文艺术传播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为把学校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先进文化传播的优势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大学文化建设的“北航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底蕴。面对未来,我们将不断坚持传承创新、文化铸校,精心培育北航特色的大学文化切实担负起高校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任,不断拓展大学文化繁荣发展新境界,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
[责任编辑:卜 珺]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