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与细节
周静
记叙文是高中学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高中学生所写的记叙文要么是平铺直叙、单调乏味,要么胡编乱造、缺乏感情,显得简单、肤浅,味同嚼蜡。这样的作文,在阅卷的时候自然是“泯然众矣”,很难得到令人期待的分数。
那么,一篇优秀的能令评阅者眼前一亮的记叙文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2013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的标准:
记叙文一类卷70—63分,要求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切感:二类卷62—56分,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对照这个标准,不难看出,情节与细节是衡量一篇记叙文水平高低的两大标准。
2012年苏州市高三统测中,杨珍珍同学的考场作文《围观》以精巧的构思、生动传神的细节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阅卷老师的好评。这是一篇颇有文学味的记叙文,有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恰到好处的环境烘托,这些小说创作必备要素中的任何一条都是为记叙文增色的亮点,值得借鉴。
先从故事梗概说起:
烈日炎炎,村长办公室门口,村民们挤在一起看布告栏。这时有人发现布告栏下方贴了一幅“两袖清风”的字,字不错,却没多少风骨。有人猜,这应该是新来的村长贴在这儿的。于是大家开始大声纷纷赞叹新村长的字甚至村长的政绩。此时,保安小张的儿子过来撕去了那副字,村民喝止,小男孩委屈地表示,为了让大家凉快点,所以写了“两袖清风”。听完孩子的话,村民们面面相觑,只有干笑。
记叙文是写人叙事的文体,最讲究构思。而写人、叙事和小说要素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发展一脉相承,所以,在记叙文写作中,借鉴小说的创作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这篇《围观》在情节构思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小见大。好的作文要善于“以小见大”。“小”指小的题材、小的材料;“大”指的是重大的或深刻的主题。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一个镜头、一幅剪影来透视其中的深意,这样的文章就有了内涵,在立意上是不凡的。
小作者用村民围观一幅字这一小小的生活镜头来折射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溜须拍马的现象,非常具有现实的批判讽刺意味,读来令人捧腹,也令人深思。
第二,情节曲折而不离奇,虽是虚构却有真实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再精彩的故事,如果事先没有构思好,平铺直叙,也会失去应有的吸引力,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埋一个伏笔,设一个悬念,就像过去高明的说书艺人在勾人心魄的关键时刻卖个关子,戛然而止:“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让听众欲罢不能,充满期待。
小作者也设了一个悬念:
“这字,谁写的?”
——故事的开端就是悬念。
“我觉得像是新村长的。”
——很合理的推测,情节在发展。
“不然谁会把这字贴在这儿呀”。
——对权威的自觉仰视。
“这‘两袖清风说的不就是咱村长吗?”
——多合理的联想呀,情节到了高潮。
“真是我写的!我以为‘两袖清风是凉快的意思,我想你们在太阳下一定很热,我想让你们凉快一下吧。”
——故事的结局来了一个陡转,村民们沉默,读者沉思。仔细再看,原来是有伏笔的:
——“这字写的不差,却也算不上什么好字,工整是工整,但软软的没多少风骨。”
所以,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有合理存在的真实感。
其实,我们不一定要都来创作小小说,毕竟每个人对生活的敏感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不同的。但是可以学习借鉴小说创作的方法,将情节安排得曲折,有波澜,有悬念。
有一个同学就借鉴了这个方法,写了一篇精彩的记叙文《礼物》。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周末放学我没有回家,而是电话通知妈妈要去给同学过生日,兴奋之余,忽略了妈妈电话那头欲言又止的沉默。聚会回来已是晚上八点,上楼梯时我还在回味生日会的欢乐。想掏钥匙开门,却发现要送给同学的礼物还在包里。钥匙不及插入,门已经打开了,原来妈妈一直等着我。我进门发现桌上的饭菜和蛋糕,才想起今天是妈妈生日,自己竟忘了,内疚不已。急中生智,掏出刚才的礼物送给妈妈,祝妈妈生日快乐。妈妈激动满足,感谢我还记得准备礼物,我拥抱妈妈,无言落泪,羞愧难当。这么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故事在精心设计的巧合和误会中发展,妈妈的宽容,对亲情的珍视,青春期孩子对亲情的忽视,及时的自我反思深深打动了读者,引起同龄人的共鸣。
细节是文章的灵魂,是表情达意的关键,是打开读者心扉的钥匙。一篇文章如果只有故事情节而缺少惟妙惟肖的细节,就只剩下一个干巴巴的轮廓,如同一个人只有骨架而无血肉,毫无美感可言。所以说,细节虽小,作用却大。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能代替千言万语。
《围观》这篇作文在两个方面的细节描写都是很成功很具典型意义的。
第一,细致传神的细节凸显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有人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其中一位老先生甚至拍手称好起来:“瞧这字,笔锋犀利,颇有古风啊。”
大家抢赞着新村长的字,又争夸着新村长人,越说越大声,越说越起劲了!他们夸得面红耳赤,还不时地向村长办公室张望着。
这几处细节有神态、有语言、有动作,有对个体细致入微地刻画,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群体的心理活动;既凸显了村民这个群体奴性、趋炎附势的可笑的个性特征,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第二,对环境的细节描写使文章锦上添花。
一旁大树上的夏蝉不知疲惫地大叫着,颇有与村民们比嗓门的意思。
大伙儿像是被噤了声,突然安静了下来,树上蝉儿的声音好像大了几倍,更加欢快了。
“知了……知了……”树上的夏蝉不知是否没了力气,这会儿竟听不见它的声响了。
“知了……知了……”蝉儿仿佛是休息够了,重新铆足了劲儿大叫着。
围观者散了,布告栏前只剩下那不知疲惫的蝉,“知了……知了……”地欢叫着……
围观开始到围观结束,“夏蝉”的叫声或欢快或疲惫,或高或低,都紧密配合故事发展的脉络。围观者议论纷纷,蝉儿大叫;围观者安静,蝉儿欢快;围观者沸腾,蝉声不闻;围观者沉默,蝉儿欢叫。蝉声竟被人声盖过,可见围观者的兴奋;蝉儿未知未觉,围观者盲从无知,竟如蝉儿一般,人和蝉相映成趣,作者的讽刺批判也含蓄地表达到位,实在是匠心独运。
那么在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借鉴小说的手法,恰到好处地来描写环境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小说中的环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来表现,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有两处关于环境的细节描写: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前者所描写环境清新素雅,兰桂竹都是雅洁之物,正面烘托归有光立志求学,承载家族期望,发愤苦读,满含朝气,满心憧憬的青少年时期。
后者写枇杷树,言语简淡。当年妻子因枇杷多子而植,希望家庭人丁兴旺,而如今妻子早逝,家道中落,自已又是屡试不第,当年的憧憬已成泡影。枇杷树亭亭如盖,更反衬了作者的凄凉和落寞。
当然,从写作的角度来说,不论是情节也好、细节也好,一篇出色的作文还是要落实到扎实的语言文字表现力上,脱离了这一点,任何技巧都成了空谈。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多思考问题,多阅读,多练笔,多修改,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附: 围观 杨珍珍
正值七月,烈日炎炎,偶有一丝热风,却也搀杂着阵阵热气。村长办公室旁的布告栏前挤满了村民,有看村里最近安排的,也有看今日新闻的,更多的则是什么都不看凑热闹的。众人边看边议论,好不热闹。一旁大树上的夏蝉不知疲惫地大叫着,颇有与村民们比嗓门的意思。
站在左边最角落的人突然大叫了一声:“这是谁写的字啊?!”。原本三三两两,懒懒散散的村民们都聚在了一起,争先恐后地往布告栏左下侧角落张望。可不是,还真有人把字贴在了布告栏里。这字写得不差,却也算不上什么好字,工整是工整,但软软的没多少风骨。大伙儿像是被噤了声,突然安静了下来,树上蝉儿的声音好像大了几倍,更加欢快了。
“这字,谁写的?”趁着蝉儿歇嘴的功夫,有人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我觉得像是新村长的,不然谁会把这字贴在这儿啊?”仿佛被道出了心声,大家又突然大声地说起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一老先生甚至拍手称好起来:“瞧这字,笔锋犀利。颇有古风阿!”随即就有人附和道:“是啊,这‘两袖清风四字,说得不就是咱村长大人吗!”“没错没错,都说字如其人,这字好,就说明这新村长一定是个好村长啊!”“可不是吗!虽然咱新村长刚上任不久,但看过字就知道以后一定有所作为啊!”布告栏前一下子又热闹起来,大家抢赞着新村长的字,又争夸着新村长人,越说越大声,越说越起劲了!他们夸得面红耳赤,还不时地向着村长办公室张望着。
“知了……知了……”树上的夏蝉不知是否没了力气,这会儿竟听不见它的声响了。
“叔叔阿姨,你们在做什么,怎么都围在这里啊?”没把村长盼来,来的却是门口保安小张的小儿子。热火朝天的村民们似乎是没听到这疑问,继续大肆夸奖这新村长那屈指可数、寥寥无几的“丰功伟绩”。男孩见没人搭理自己,便钻进了人群,伸手将那写着“两袖清风”的字撕了下来。
又是一阵死一般的沉默后,人群中的那位老先生大喝道:“小孩!快把村长的墨宝放下!”男孩似乎受了惊吓,撇了撇嘴:“这不是村长的,是我写的!”“呵,真是可笑。”老先生不耐烦地推了推眼镜,“小孩子家家的哪懂什么叫‘两袖清风,放下放下!”男孩真的被吓到了,略带哭腔地解释道:“真的是我写的!我以为‘两袖清风是凉快的意思,我想你们在太阳下看公告一定很热,我想让你们凉快一下嘛!”
“知了……知了……”蝉儿仿佛是休息够了,重新铆足了劲儿鸣叫。树下,则是一群张大了嘴巴,面面相觑的村民,不知所措地干笑着。
围观者散了,布告栏前只剩下那不知疲惫的蝉,“知了……知了……”地欢叫着……
(作者单位:苏州市工业园区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