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的故事

    吴佳希

    

    

    

    4月8日早晨,中班的杰杰带来一只透明的盒子,里面有几条蚕宝宝和几片桑叶。孩子们对这些蚕宝宝非常好奇:它们怎么像毛毛虫?它们会不会和毛毛虫一样变成蝴蝶?它们有几只脚?它们有眼睛吗?它们爱吃什么?……教师决定不立即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于是,蚕宝宝进入班上的科学区,成了孩子们的研究对象。孩子们每天都去观察和照料这些蚕宝宝,常常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追随孩子的脚步,支持孩子的探究,引导孩子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下面通过几个片段呈现孩子们探究蚕宝宝的过程。

    一、黑点点是什么

    一天,一个孩子指着蚕宝宝身上的一排黑点点说:“这好像是蚕宝宝的眼睛。”教师问:“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眼睛呢?”孩子说:“因为它们是黑色的、圆形的,和眼睛差不多。”另外几个孩子马上提出不同看法:“不对,眼睛应该在头上,不可能在身上。”“这不是眼睛,眼睛应该有眼珠。”“眼睛只有两只,怎么会有这么多呢?”教师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引导孩子们思考蚕宝宝到底有没有眼睛,如果有,会在哪里。大部分孩子认为蚕宝宝肯定有眼睛,而且是长在头上的,也有个别孩子认为眼睛不一定长在头上,可能会长在其他地方。于是,教师鼓励孩子把蚕宝宝放在手心近距离观察。不一会儿,有个孩子有了新的发现:“蚕宝宝的嘴巴边也有黑点点,会不会是眼睛?”于是,教师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设法验证自己的发现。孩子们提出在蚕宝宝眼前放一片桑叶,然后观察蚕宝宝的行为。通过实验,孩子们发现在蚕宝宝正前方放上桑叶,它真的会有反应,并慢慢爬过去。与此同时,孩子们从绘本中了解到,蚕宝宝的眼睛叫复眼,左右各6只,是昆虫特有的,而它身上一排黑点点其实是气门,是它的呼吸管道。

    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一次,有个孩子把蚕宝宝抓到手上观察:“你们看,蚕宝宝的脚好多啊,它能粘在我手上。我把手翻过来,蚕宝宝也没掉下来。”其他孩子纷纷效仿,有的甩动小手,有的翻动小手,还有的把蚕宝宝放到书上倒过来,但是蚕宝宝依然不掉下来。蚕宝宝的脚上到底有什么?有几个孩子猜测蚕宝宝脚上有钩子。教师引导孩子们继续观察、探究(见图1、图2)。果然,孩子们发现蚕宝宝脚上有倒钩,所以能吸附在物品上不掉下来。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也证实了这一现象。

    二、怎么分辨蚕爸爸和蚕妈妈

    孩子们每天来园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科学区观察蚕宝宝,并认真做好养蚕日记。这天,他们又有新的发现:“这条蚕宝宝好胖啊。”“那条蚕宝宝有点瘦,身上还灰灰的。”“蚕宝宝会不会也分爸爸妈妈?我猜胖的可能是蚕爸爸,瘦的可能是蚕妈妈,它们长得不一样。”“不一定,有可能胖的是蚕妈妈,瘦的是蚕爸爸。”孩子们的猜测都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觉得这是一个让孩子们观察、比较的好机会,于是追问:“那怎么分辨蚕爸爸和蚕妈妈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头大的应该是蚕爸爸,头小的是蚕妈妈。”有的说:“头小的也可能是蚕爸爸。我觉得应该比长短,长的是蚕爸爸,短的是蚕妈妈。”孩子们把两条蚕宝宝放到桌子上比较,发现蚕宝宝的长短确实不太一样,有的有11节,有的只有9节,而且颜色也不一样。蚕宝宝头的大小、胖瘦、长短真的是判断蚕爸爸蚕妈妈的标准吗?如何确定呢?此时,教师想到馨馨爸爸是小学科学老师,于是邀请他来幼儿园与孩子们互动交流。

    第二天早上,馨馨爸爸如约而至。馨馨爸爸在引导孩子们充分观察后告诉大家:因为蚕宝宝看起来长得差不多,所以很难分辨雌雄,但是要分辨还是有一些办法的。馨馨爸爸挑了两条蚕宝宝介绍说,可以看蚕宝宝的尾刺,尾巴尖尖没有小点点的是雄性的,有黑点点的是雌性的;或者看长短,11节的是雄性的,9节的是雌性的;也可以看颜色,雄性的有几条黑灰色的条纹,雌性的是乳白色的。听完馨馨爸爸的介绍,孩子们再次观察比较,发现真的存在这些细微的差别(见图3)。

    三、蚕宝宝只吃桑叶吗

    蠶宝宝一天天地长大。一天下午,几个孩子去科学区照料蚕宝宝,突然发现同一只盒子里的蚕宝宝有的在不停地吃桑叶,而有的爬来爬去,不吃桑叶。孩子们议论着:“为什么蚕宝宝有的在吃,有的不吃呢?”“这个蚕宝宝可能已经吃饱了在休息。”“蚕宝宝会不会不想吃桑叶,想吃别的东西呢?经常吃一样的东西会腻,我妈妈就会每天烧不同的菜。”教师接着问:“那你们觉得蚕宝宝可能会吃哪些东西呢?”孩子们说了很多,有苹果、草莓、树叶、蔬菜、饼干……教师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探索,验证自己的想法。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一张表格,把蚕宝宝所有可能吃的东西画下来,以便后面观察时记录。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把自认为蚕宝宝爱吃的食物带来了,有番茄、苹果、生菜叶、莴苣叶,还有小草和树叶。准备好一切后,孩子们开始做实验了,他们把这些东西陆续投放到养蚕宝宝的盒子里。经过半天的实验,孩子们发现:蚕宝宝不喜欢吃水果、小草、树叶,它一碰到这些食物立刻就离开了;而面对生菜叶、莴苣叶,蚕宝宝会慢慢爬上去,但并没有吃。

    第一次实验并不十分成功,但孩子们经过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体现了可贵的探究精神。如果孩子们能尝试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和深入思考,就能获得更有效的信息,也能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于是,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把所有食物都放在一个盒子里,用这个办法真的能看出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吗?”有个孩子认为全部放在一起太多太乱,另一个孩子建议把这些食物分一分,把一样的食物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看蚕宝宝吃不吃。这个方法得到了很多孩子的赞同。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找来三个盒子并做好标记。接下来,孩子们开始第二次试验。他们在1号盒子里放入桑叶,在2号盒子里放入生菜叶和莴苣叶,在3号盒子里放入桑叶、生菜叶、莴苣叶(见图4)。实验时间为一天一夜。第二天再次观察时,孩子们有了许多新的发现:1号盒子里的桑叶都吃完了,2号盒子里的蚕宝宝要吃生菜叶和莴苣叶的,3号盒子里的蚕宝宝只吃了桑叶。柯柯由此认为蚕宝宝最喜欢吃桑叶。教师追问:“为什么你觉得蚕宝宝最喜欢吃桑叶?”柯柯说1号盒子里有桑叶,蚕宝宝都吃掉了,而3号盒子里的蚕宝宝只吃桑叶,这就说明它最爱吃桑叶。教师继续抛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2号盒子里蚕宝宝也吃了生菜叶和莴苣叶呢?”柯柯说因为蚕宝宝没有桑叶吃,只能吃其他的,还有几个孩子说蚕宝宝肯定是太饿了才吃的。是否如孩子们所说呢?教师上网找到了关于“蚕宝宝吃什么”的视频。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蚕宝宝最早是只吃桑叶的,也最爱吃桑叶,进化到现在仍旧最爱吃桑叶,但在非常饥饿且没有桑叶的情况下也会吃一点榆树叶、生菜叶、莴苣叶。

    四、蚕宝宝在睡觉吗

    4月17日上午,几个孩子先拿着羽毛、毛笔清除蚕沙,然后开始喂蚕宝宝。不一会儿,孩子们发现盒子里有几条异样的蚕宝宝,它们不吃也不动,就像死了一样。于是,他们开始争论蚕宝宝是死了还是在睡觉。真相到底是什么?教师鼓励孩子们说说如何区别死掉的蚕宝宝和正在睡觉的蚕宝宝。“如果蚕宝宝身体翻过来了,就说明死掉了。”“死掉的蚕宝宝会变黑变硬。”“我们可以去戳一下,看看它动不动。”“蚕宝宝肚子上的线一缩一缩的就是没死,只是在睡觉。”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了各自的辨别方法。最后,几个孩子把那些异样的蚕宝宝放到桌上再次观察比较,发现其中有一条确实死了,而其余的并没有死,它们一动不动只是在“睡觉”。

    “睡觉”的蚕宝宝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有个孩子问蚕宝宝会睡多久,教师先让他听听同伴的想法。同伴们有的说可能睡一个晚上,有的说睡几分钟。接着,教师让孩子们继续观察。教师投放绘本供孩子们寻找答案,还带着孩子们上网查询。原来蚕宝宝的“睡觉”叫“休眠”,大约要一天的时间。它之所以睡觉是因为要开始蜕皮,蜕皮代表体内更新,身体在长大,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一共要经历4次蜕皮。有的孩子觉得蚕宝宝蜕皮肯定非常有趣,希望能亲眼看到,还有的孩子则担心蜕皮会疼,想帮助蚕宝宝蜕皮。教师问:“蚕宝宝蜕皮需要帮助吗?”大多数孩子认为蚕宝宝会自己蜕皮,有孩子认为蚕宝宝蜕皮掉不下来时可以轻轻地帮它拉一下,也有孩子担心蚕宝宝蜕皮时去帮它会让它受伤。最后,大家决定先观察。第二天,孩子们来园后惊喜地发现蚕宝宝已经蜕皮成功,盒子里出现了黄黄、皱皱的皮。原来每条蚕宝宝都要蜕皮,而且可以自己完成,我们要做的就是静静地观察,耐心地等待。

    五、蚕宝宝的食量有多大

    又有几个孩子带来了蚕宝宝,蚕宝宝越来越多,孩子们每天都会用羽毛、毛笔、镊子等工具清理蚕沙,投放新鲜桑叶,照料蚕宝宝已经成了孩子们最重要的事情(见图5、图6)。

    一天下午,几个孩子发现蚕宝宝都挤在了一起,很多蚕宝宝身上还粘着蚕沙、桑叶碎片。的确,随着蚕宝宝渐渐长大,原来的盒子已经显得拥挤。孩子们也关注到蚕宝宝的变化,并感到这些变化带来了一些不便,于是,他们决定用泡沫箱、饼干盒、鞋盒给蚕宝宝建大、中、小三个新家(见图7)。

    4月25日,孩子们看到盒子里铺满了薄薄一层蚕沙,桑叶差不多都被吃光了。蚕宝宝怎么这么能吃啊?这时,教师想让孩子们感知蚕宝宝的数量与食量的关系,便问:“你们能数出我们一共养了多少条蚕宝宝吗?”孩子们想出了办法,先数好三个家里的蚕宝宝再相加,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计算出一共有63条。教师又问:“你们一共采了多少片桑叶?”孩子们数出有28片。下午起床后,几个孩子突然叫起来:“老师,蚕宝宝又吃完了,这也太快了吧!”于是,孩子们又采了30片桑叶喂蚕宝宝(见图8)。

    第二天,蚕宝宝把桑叶全部吃光了,真的好能吃啊!看来,除了在幼儿园采摘,还要用别的办法收集桑叶。孩子们提议去小区、公园采,立立说妈妈在小学上班,那里有好多桑树。于是,全班选出几个方便采摘桑叶的孩子,组成了“桑叶收集小组”,由他们负责每天提供桑叶并做好记录表。

    蚕宝宝吃桑叶的速度越来越快,食量也越来越大(见图9)。那么,蚕宝宝一天到底吃了多少呢?孩子们提出可以统计蚕宝宝上午、下午、晚上各吃了多少,然后加起来得出总数,这样就能知道蚕宝宝一共吃多少桑叶了。这一次统计出的数据是上午吃了35片,下午吃了20片,晚上吃了50片,一共吃掉了105片。从刚开始的58片到现在的105片,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蚕宝宝的食量变化。

    六、蚕宝宝上蔟了

    4月28日,孩子们发现箱子里有一条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了,他们马上讨论起来,有的说蚕宝宝的身体好像变黄了,有的说蚕宝宝把自己包起来了,有的说蚕宝宝在用嘴巴吐絲,有的说蚕宝宝吐的丝粘在了垫纸上。其间,轩轩提出了疑问:“蚕宝宝为什么要缩在角落里吐丝呢?不能去箱子中间大一点的地方吗?”有的孩子猜想是因为角落安全、安静、温暖;当然也有孩子觉得角落太小,不方便、不舒服。教师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要不我们先好好观察一下蚕宝宝是如何在角落里吐丝的吧。”孩子们表示赞同,他们一直盯着蚕宝宝,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蚕宝宝往很多方向吐丝,看上去乱乱的;蚕宝宝吐丝好快,头和身体一直扭来扭去;它的丝应该很黏,把身体和垫纸都粘住了。溪溪经过观察,发现蚕宝宝吐的丝像一张大网挂在箱子角落上,角落比较牢固,就像一个三角形的支架,这样蚕宝宝就能在里面安心结茧了。“角落牢固”这个想法为孩子们所接受,为了让孩子们对蚕宝宝结茧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师和他们一起观看了蚕宝宝吐丝结茧的视频。孩子们通过视频明白了蚕宝宝结茧时需要一个支持物或需要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以便形成类似支架的面,这样蚕才能吐丝结茧,这是蚕的习性。

    第二天,箱子里又多了三个茧,它们分布在箱子的几个角落里,孩子们很开心。这时,教师也加入观察,引导孩子们设想:“箱子只有四个角落,够不够蚕宝宝结茧呢?”孩子们表示如果想结茧的蚕宝宝多了就会不够的。教师接着问:“除了箱子,还有哪些东西能像支架一样支撑蚕宝宝结茧呢?”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活动室里一眼就能看到的纸杯、雪花片搭的房子、鸡蛋托、小碗等物品。教师决定让孩子们试试,当天离园前,孩子们把这些物品都放到养蚕宝宝的箱子里,准备第二天观察。结果发现,孩子们提供的这些物品并不适合蚕宝宝吐丝结茧。

    到底哪些物品适合蚕宝宝吐丝结茧呢?通过查找图片,教师发现适合蚕宝宝吐丝结茧的物品有很多,如格子状的盒子、交叉的小棒、扎的草垛、波浪形的网格,它们分别被叫做方格蔟、蜈蚣蔟、茧山、折叠蔟,统称为上蔟工具(见图10)。教师突然想到杰杰最早带蚕宝宝来时,带来过一块波浪形网格,那个是不是蚕宝宝结茧的必需品呢?于是,教师找到这个网格,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判断。为了验证这个网格是否有用,孩子们把它放进养蚕宝宝的箱子,然后观察蚕宝宝会不会上去结茧。第二天,网格上果然出现了四只蚕茧。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这个工具就能让蚕宝宝结茧?”孩子们说是因为它牢固,而且格子就像一个个家,有了支撑的地方,蚕宝宝就能在此结茧。要让中班孩子理解上蔟工具的原理有一定难度,教师请教了有养蚕经验的老教师并告诉孩子们,蚕宝宝上蔟很讲究,上蔟工具一定要有夹角,因为夹角比较牢固,而且能形成一个支撑面,方便蚕宝宝结茧。如果蚕宝宝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结茧就会死去。

    接着,教师再次带孩子们欣赏各种上蔟工具,增加他们对蚕宝宝结茧的认识,感受蚕宝宝不同的结茧方式,认识各种夹角,逐渐拓宽他们的思维。

    活动室里还有好多蚕宝宝要结茧,可是已经没有波浪形网格了,怎么办?有个孩子提议自己做,教师给予了肯定,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可以用哪些材料做。孩子们有的准备用卡纸做成一格一格的,有的准备用小木棍堆起来,有的准备用毛根把吸管交叠连接起来,有的准备用雪花片搭一座小房子……在区域游戏时间里,孩子们尝试自己画设计图,然后据此制作上蔟工具。

    孩子们发现制作上蔟工具并不简单。首先,这些工具必须是立体的,所以如何让它们站立就是一个难题,孩子们用双面胶、透明胶、白乳胶都无法固定,后来在教师的提醒下使用胶枪才成功。其次,各种材料之间需要出现夹角,有的孩子还不会打结,教师就鼓励他们选择其他材料代替,后来孩子们找了皮筋、毛根等替代物来固定每个夹角。经过几番尝试,孩子们终于制作出以下作品(见图11)。

    经过试验,孩子们制作的这些上蔟工具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没用的。对没用的上蔟工具,教师也和孩子们讨论问题出在哪里。孩子们猜测:可能是上蔟工具的夹角太少了,蚕宝宝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可能是支撑的地方没有绑牢,蚕宝宝不愿去松垮的地方;也可能是蚕宝宝还没发现上蔟工具。教师鼓励孩子们修改这些上蔟工具后再尝试。

    七、蚕蛾结婚了

    5月13日,几个孩子惊喜地发现蚕茧变出了蚕蛾,一共有4只。他们盯着蚕蛾边观察边讨论:“蚕蛾有胡须,又好像是触角。”“它有翅膀,怎么不会飞呢?”“它的翅膀像发电机,在不停地动。”泽泽赶紧打开绘本,找到了蚕蛾那一页,他告诉大家班里的蚕蛾和书上的一模一样。书上说:蚕蛾是毛茸茸的,身上有鳞粉,它还有触须,像两把刷子一样,蚕蛾不会飞也不吃东西,只会抖着翅膀走来走去。可见,在遇到困难时,孩子们已经学会借助绘本来寻求答案,懂得了看书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见图12)。

    孩子们发现蚕蛾出来后,蚕茧上会留下一个小洞,摇一摇还会发出声音,到底里面有什么呢(见图13)?孩子们猜测是蚕宝宝褪下的皮和它的大便,甚至可能里面还有一只蚕蛾。教师提醒孩子们思考用什么办法才能看到里面的东西,铭铭提出用剪刀剪开,结果发现里面是一堆黄黄、脆脆的外壳。大家马上拿出绘本对照,发现蚕宝宝在吐丝结茧后,先变成蚕蛹,再变成蚕蛾,蚕蛾还会结婚生下蚕卵,这是蚕宝宝最后的一个生命阶段。

    第二天早晨,几个孩子发现盒子里一共有5只蚕蛾了,有意思的是有两只蚕蛾屁股对着屁股。“快看呀!蚕蛾先生和蚕蛾小姐结婚了!”孩子们欢呼起来。他们之前在绘本上看到过蚕蛾结婚的样子,现在亲眼看见,非常激动,他们有的说胖的是蚕蛾先生,瘦的是蚕蛾小姐,因为男的一般比女的胖一点,有的则持相反意见。教师肯定了孩子们的发现,鼓励他们再次翻开绘本细细阅读。原来,蚕蛾先生身体小、肚子小,蚕蛾小姐身体大、肚子大。抖着翅膀走来走去的是蚕蛾先生,它们正在搜索蚕蛾小姐发出的气味,找到后就会结婚产卵。孩子们觉得蚕蛾结婚特别有意思,自发地把这一现象画了下来(见图14)。

    之后的几天,几个孩子把一些带回家轮流照料的蚕宝宝(已经变成蚕茧)也带到了幼儿园,班上的蚕茧越来越多了。孩子们看到蚕蛾时不时从蚕茧里出来,激动又兴奋。在观察中,他们还发现蚕茧的颜色不一样,白色的最多,还有黄色、橙色的,甚至有少量粉色和肉色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蚕茧有不同颜色呢?有的孩子认为是蚕宝宝吃了什么东西才变色的,马上有孩子反对,因为吃桑叶的蚕宝宝并没有结出绿色的蚕茧。一番争论后,教师问道:“我们每个人长得一样吗?”孩子们都说不一样,他们似乎明白了。

    关于蚕蛾,孩子们不仅关注到了外形特征,也探究了它的雌雄,并对它的颜色进行了讨论。教师作为支持者及时回应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提供更多发现的机会,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不断拓展孩子的兴趣和经验,促进孩子的深度学习。

    接下来,寻找破掉的蚕茧成了孩子们喜欢做的事情,他们期待蚕蛾从蚕茧里出来。一天下午,孩子们来到科学区观察,又发现了新问题。现在蚕茧这么多,有的是破掉的,有的一头湿润即将破掉,还有的是完整的。孩子们认为混在一起太乱了,决定把它们分类放到不同的盒子里。他们通过点数、统计,发现总共有85个蚕茧,其中白色的63个,黄色的13個,肉色、橙色、粉色的总共是9个;破掉的蚕茧一共有37个,白色的32个,黄色的5个。孩子们将数据汇总制成了统计表(见图15)。

    蚕蛾越来越多,产下了很多蚕卵,这么多蚕卵怎么办?部分孩子希望带回家孵化,教师答应放假时分给大家。孩子们十分期待这些小小的蚕卵在来年能孵化出许许多多的蚕宝宝,期待与蚕宝宝再次见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和幼儿一起通过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教师重在培养幼儿尊重与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萌发幼儿养蚕的责任心,丰富幼儿的养蚕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尽可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学习。当幼儿产生兴趣时,教师就支持幼儿的活动,鼓励他们不断发现,经历有趣的探索过程。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环境生成课程,课程来源于生活。在活动中,幼儿不仅了解了蚕宝宝的形态变化,学会了如何观察和照料蚕宝宝,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探索发现的机会,发展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体验到了探究带来的快乐。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学会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同伴合作并交流,在一次次的思考和提问中调整自己的想法,修正自己的认识,积累新的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