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西方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马竹青
在现代高科技的领域中,美国人总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发明和创造了世界上最多的尖端与高科技成果。我们需要研究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找出差距,取其精髓,提炼适合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与方法,用在我国的大学教学、课程模式以及培养方式中。
美国教育模式和创新人才特点
1.质疑与批判性思维方式
以批判思维去接受知识、判断事物,以质疑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寻破绽,不破除旧的观念就不能创立新生事物,这些都是发明和创造的特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等国将“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1998年10月5日在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其第一条是“教育与培训的使命: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
在苹果公司创建与产品的设计上,就是典型的例子,史蒂夫·乔布斯敢于质疑,勇于否定已有的不完美设计,具有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思维与行动。
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安托万·洛朗·拉瓦锡对旧理论、旧观念和前人的实验结论敢于质疑,敢问为什么,这是创新意识必须具备的特质。他勇于质疑,提出“燃烧的氧学说”理论,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2.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替代重复性劳动,以提高劳动效率
人类发展初始,主要是靠手工操作,简单重复、效率低,随后利用水力资源的潮汐、落差等流水原理发明了水轮机,由此产生的能量替代了汲水、磨粉、舂米、碾谷子等重复劳动,改善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瓦特通过观察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发明了蒸汽机,后来又将蒸汽机改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经过多次研究,成功发明发动机。无论从蒸汽机、电动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机器人等设备,还是工厂的自动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无不体现劳动力的改善与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带动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不是美国人比中国人更聪明,而是他们善于利用借助已有的技术与工具代替重复的手工劳动,并且智慧地整合资源。
美国人善于思考、不禁锢在已有的思维方式下、不满足已有的生产方式或生活状态,他们希望不断改进与提高,通过不断否定和摒弃,因而制造出比人类步行快数十倍、数百倍的汽车、火车以及飞机作为代步工具,比人类视力清晰100倍的显微镜去鉴别微小细胞,比人类视力远10,000倍的望远镜去观察太空等。
3.坚持执着地做好有兴趣的事
美国人以及西方人对自己有兴趣的事业非常热爱,执着地去追求与实现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例如: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其19个月时因患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之后又丧失了语言能力。然而在黑暗与孤单的世界里,她不放弃,自强不息,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成为一个掌握英、法、拉丁、德、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爱迪生自小勤奋,喜欢做各种实验,尤其对电器设备感兴趣,在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1879年,爱迪生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了一个玻璃球状物,然后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使世界上第一个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爱迪生的留声机、电灯及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是他贡献给人类最大的三大发明,他的兴趣、执着与百折不饶的精神,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光明”。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的1,093个发明专利权的纪录,因此大家称他为发明之父。
构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提倡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法
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是为了开发思维技巧,培养创新能力,只有在质疑与否定的思维下才可能提出新的见解、新的创意和新的发现。批判性思维是一个过程,取决于开发一个宽泛的技巧和个人品质,如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通过实践与适应需求来改进可能意味着行为改变。例如:注意细节,对所见具有更多怀疑、判断和推理,从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判自己的思维程度与模式,了解自己观察与评判的能力,在学习课程或阅读书籍中,还要学会理解论点的相关理论基础、区分论点与理论的不同之处,哪些是分析性,哪些是描述性,了解课程或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包括显现的或隐藏的,潜在的设想和隐含的论点;识别原因或效果,区别必要或充分条件、主要或次要理论来源等,从而建立质疑学习的方法,不迷信,破中立,训练敢于挑战权威或成熟的理论基础。
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是为了开发思维技巧、培养创新能力,只有在质疑与否定的思维下才可能提出新的见解、新的创意。为了立足于社会,应以各种方式剖析自我、剖析他人、剖析社会,少些迷茫,多些真善美。
2.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讲授计算机课程首堂课时,通过一个很有实用价值和意义的案例,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带人到计算机魅力的领域里,其特色与功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想去了解、探究,想去亲自实现并创新。这样,带着浓烈的兴趣和热情开始了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听好每堂课程、弄懂每个疑惑、完成每个实验,还会自主地归纳、总结每章节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一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就会开始他们自己的设计、探索和创新,并运用到他们的学习与专业之中。
引入大量与此门课程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课程目标、应用方向和具有的强大功能。使学生产生极大好奇心与兴趣,渴望掌握知识,学习的动力油然而生,这种求知欲会带来积极和主动学习的良好效果。
3. 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借鉴,用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卓有成效,以下是笔者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以学生的兴趣方向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例如:平面设计小组的学生为学校院系和后勤部门设计宣传画册、广告栏目等,体现出自己的创意与风格。
二是兴趣拓展。成立课下学生兴趣小组和实践创新平台,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拓展空间,参与信息领域的科研及实践,服务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这是以兴趣为基点,改变了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项目的开发设计,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多年来,我们已经建立了“计算机维修”“平面设计”“信息咨询”“Linux开放系统”“计算机搜索”和“数据处理”等领域的兴趣小组,每组配备1名~3名具有相关专业领域研究特长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问题。
三是以学生为本。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秩序的束缚,强调学生的主体特征,大部分项目由学生自主决定,事事亲力亲为,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实的场景是枯燥的理论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顾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学习知识最有效的良性循环。
五是养成良好的信息素质。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身边和校园内就有用武之地,无论是系里的网站,还是部门的管理都离不开高效率的信息处理,使课堂上数据库等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有的放矢,发挥了其实用价值,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更加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感受到信息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有数据就有信息,有信息就可以数字信息化、网络化。
六是与时俱进,获取最新知识。新的业务需求不断涌现,新的软件工具不断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更新,学生实践的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与时俱进。随着兴趣小组新成员的加入,会带来新的“头脑风暴”,这是一种积累,在不断规范化和不断沉淀中逐渐丰富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内涵,为信息时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在现代高科技的领域中,美国人总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发明和创造了世界上最多的尖端与高科技成果。我们需要研究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找出差距,取其精髓,提炼适合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与方法,用在我国的大学教学、课程模式以及培养方式中。
美国教育模式和创新人才特点
1.质疑与批判性思维方式
以批判思维去接受知识、判断事物,以质疑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寻破绽,不破除旧的观念就不能创立新生事物,这些都是发明和创造的特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等国将“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1998年10月5日在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其第一条是“教育与培训的使命: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
在苹果公司创建与产品的设计上,就是典型的例子,史蒂夫·乔布斯敢于质疑,勇于否定已有的不完美设计,具有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思维与行动。
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安托万·洛朗·拉瓦锡对旧理论、旧观念和前人的实验结论敢于质疑,敢问为什么,这是创新意识必须具备的特质。他勇于质疑,提出“燃烧的氧学说”理论,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2.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替代重复性劳动,以提高劳动效率
人类发展初始,主要是靠手工操作,简单重复、效率低,随后利用水力资源的潮汐、落差等流水原理发明了水轮机,由此产生的能量替代了汲水、磨粉、舂米、碾谷子等重复劳动,改善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瓦特通过观察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发明了蒸汽机,后来又将蒸汽机改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经过多次研究,成功发明发动机。无论从蒸汽机、电动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机器人等设备,还是工厂的自动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无不体现劳动力的改善与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带动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不是美国人比中国人更聪明,而是他们善于利用借助已有的技术与工具代替重复的手工劳动,并且智慧地整合资源。
美国人善于思考、不禁锢在已有的思维方式下、不满足已有的生产方式或生活状态,他们希望不断改进与提高,通过不断否定和摒弃,因而制造出比人类步行快数十倍、数百倍的汽车、火车以及飞机作为代步工具,比人类视力清晰100倍的显微镜去鉴别微小细胞,比人类视力远10,000倍的望远镜去观察太空等。
3.坚持执着地做好有兴趣的事
美国人以及西方人对自己有兴趣的事业非常热爱,执着地去追求与实现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例如: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其19个月时因患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之后又丧失了语言能力。然而在黑暗与孤单的世界里,她不放弃,自强不息,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成为一个掌握英、法、拉丁、德、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爱迪生自小勤奋,喜欢做各种实验,尤其对电器设备感兴趣,在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1879年,爱迪生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了一个玻璃球状物,然后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使世界上第一个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爱迪生的留声机、电灯及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是他贡献给人类最大的三大发明,他的兴趣、执着与百折不饶的精神,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光明”。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的1,093个发明专利权的纪录,因此大家称他为发明之父。
构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提倡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法
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是为了开发思维技巧,培养创新能力,只有在质疑与否定的思维下才可能提出新的见解、新的创意和新的发现。批判性思维是一个过程,取决于开发一个宽泛的技巧和个人品质,如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通过实践与适应需求来改进可能意味着行为改变。例如:注意细节,对所见具有更多怀疑、判断和推理,从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判自己的思维程度与模式,了解自己观察与评判的能力,在学习课程或阅读书籍中,还要学会理解论点的相关理论基础、区分论点与理论的不同之处,哪些是分析性,哪些是描述性,了解课程或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包括显现的或隐藏的,潜在的设想和隐含的论点;识别原因或效果,区别必要或充分条件、主要或次要理论来源等,从而建立质疑学习的方法,不迷信,破中立,训练敢于挑战权威或成熟的理论基础。
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是为了开发思维技巧、培养创新能力,只有在质疑与否定的思维下才可能提出新的见解、新的创意。为了立足于社会,应以各种方式剖析自我、剖析他人、剖析社会,少些迷茫,多些真善美。
2.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讲授计算机课程首堂课时,通过一个很有实用价值和意义的案例,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带人到计算机魅力的领域里,其特色与功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想去了解、探究,想去亲自实现并创新。这样,带着浓烈的兴趣和热情开始了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听好每堂课程、弄懂每个疑惑、完成每个实验,还会自主地归纳、总结每章节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一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就会开始他们自己的设计、探索和创新,并运用到他们的学习与专业之中。
引入大量与此门课程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课程目标、应用方向和具有的强大功能。使学生产生极大好奇心与兴趣,渴望掌握知识,学习的动力油然而生,这种求知欲会带来积极和主动学习的良好效果。
3. 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借鉴,用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卓有成效,以下是笔者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以学生的兴趣方向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例如:平面设计小组的学生为学校院系和后勤部门设计宣传画册、广告栏目等,体现出自己的创意与风格。
二是兴趣拓展。成立课下学生兴趣小组和实践创新平台,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拓展空间,参与信息领域的科研及实践,服务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这是以兴趣为基点,改变了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项目的开发设计,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多年来,我们已经建立了“计算机维修”“平面设计”“信息咨询”“Linux开放系统”“计算机搜索”和“数据处理”等领域的兴趣小组,每组配备1名~3名具有相关专业领域研究特长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问题。
三是以学生为本。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秩序的束缚,强调学生的主体特征,大部分项目由学生自主决定,事事亲力亲为,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实的场景是枯燥的理论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顾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学习知识最有效的良性循环。
五是养成良好的信息素质。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身边和校园内就有用武之地,无论是系里的网站,还是部门的管理都离不开高效率的信息处理,使课堂上数据库等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有的放矢,发挥了其实用价值,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更加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感受到信息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有数据就有信息,有信息就可以数字信息化、网络化。
六是与时俱进,获取最新知识。新的业务需求不断涌现,新的软件工具不断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更新,学生实践的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与时俱进。随着兴趣小组新成员的加入,会带来新的“头脑风暴”,这是一种积累,在不断规范化和不断沉淀中逐渐丰富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内涵,为信息时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