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化对于未来轻型交通工具发展的影响
潘玉冰
摘 要:伴随着我国庞大人口背后的是对轻型代步工具庞大的需求。智能化发展是信息时代所有工业产品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性,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和人机交互的技术都将参与到制造业的关键领域,交通工具领域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注意到软件和硬件的关联性,新技术的引入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人车互联的新体验,揭开了电动交通工具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时代特性分析软件与硬件的良性关系,并探讨智能化对于未来轻型交通工具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轻型交通工具;移动智能终端;人车交互
1 对于使用体验的影响
电动自行车因体积小、廉价、便捷等特性备受百姓喜爱,这一类车型统称为轻型代步工具。如今智能家电走入了大众生活,厂商们又尝试将车转向智能化领域。智能化带来的体验是传统轻型代步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以国产品牌速珂为例,该品牌下的所有车型均安装ECU(“行车电脑”),并配有自主研发的BMOS智慧交互系统,用软件让人、车、云端三者互联。在有了这一技术之后,ECU可对电力合理分配,对电机校精准调,从而提升了车的性能。用户可通过语音唤醒或面部解锁车辆、手机操控提前查询路况规避拥堵、在用车前收到夜间下雨路滑小心驾驶的贴心短信等,让车辆更人性化。厂家通过分析客户的使用需求升级软件与产品,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车之间的良性交互联系,改善了产品使用体验。
2 对于未来轻型代步工具造型的影响
车的造型设计因为智能化发展也发生看改变。首先是仪表盘上的变化,显示器面板需增大,OLED 屏幕将会替代传统的仪表盘。各类控制功能的集成让许多本该存在的实体按钮得以去除,取而代之的是触摸屏虚拟按键。其次是车的造型,车身设计将更为现代。很多老牌摩托车企业如哈雷戴维森、杜卡迪、雅马哈公司等都在设计和生产符合自己公司风格的电动摩托车,在保留公司原有风格和历史设计语言的同时,也加入了现代交通工具流线型的理念。相较于传统燃油机车而言,电动车并不需要油箱、气缸、排气管等燃油机车必备零部件,外观会更简约。产业的升级及审美的改变让流线型和简约化成为了未来轻型代步工具的主要设计语言。
3 功能用途上的影响
智能化让轻型交通工具的原有用途也发生了改变,且5G网络的出现扩大了这一类产品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未来轻型代步的功能革新将不仅仅局限于日常代步,还可用于商业领域,譬如外卖行业:传统外卖骑手依靠普通电动自行车来运送,工作时依赖手机,而APP和车的融合将让工作更为快捷。接单后外卖员不需要边骑车边看手机,也不需要停車打电话确认或查询路线,数据分享、线路导航、通话都是通过车的仪表完成的,如果把手机部分功能都移植到代步工具上,相较于以往复杂操作环境,智能化的轻型代步工具会更安全高效。
4 对于安全性的影响
高安全性亦是普通电动自行车不具备的。当车辆超速,系统会自动提醒车主慢行,当周围来车较近也可以提示车主小心避让,从而提升了安全性。当车身结构出现部分损坏、电量不足、线路故障时等问题,行车系统将发送故障原因至手机,车主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车身状况,及时检修车辆规避安全隐患,当因天气原因道路出现险情时手机系统可以及时告知车主并设定新的路线,确保车主的路面安全。内置的防盗GPS定位系统,当车主受到生命威胁时或车辆受到偷盗等人为破坏时可以锁定车辆位置并智能报警,保障车主生命与财产安全。
5 对于软件开发的影响
这类车的出现对软件开发和界面的设计有深远的影响。在设计界面时应考虑到车辆各功能的使用率而进行功能排序并对色彩、图形可视化、图标等进行优化,操作过程不宜过于繁琐而导致界面不友好,复杂的操作会影响产品的体验。主要显示的功能内容如电量、安全、车况等都应该显示在位置醒目处并配以相关文字。字体和图形的结合非常重要,可参考市面同类型产品做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扁平化设计。在设计软件时候也应该考虑到软件的兼容性,未来操纵轻型交通工具的设备或许仅仅是一块智能手表,如何在更小的智能穿戴设备上做到功能显示和操控流畅,也是软件工程师和设计师应该考虑到的问题。软件是智能化轻型交通工具的核心,对于人车交互这一概念而言是重中之重。界面友好易操作、功能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出发点对于车载交互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
结论
智能化的介入不仅带来了新的体验和商机也推动了产业的升级,而未来的轻型交通工具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走向智能化且不可逆的。只要可以解决设计和生产时产生的问题,那么未来的智能化轻型代步工具肯定会极大地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刘孝贵.适用于城市通勤的便携式电动自行车设计与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7.
[2].刘永翔.基于产品可用性的人机界面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8,29(4):81-83.
[3].杨明朗,王红.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感性分析[J].包装工程,2007,28(11):11-13.
[4].Technology adoption of electric bicycles: A survey among early adopters[J] . Angelika Wolf,Sebastian Seebauer.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 2014.
[5].Effects of e-bikes on bicycle use and mode share[J] . Aslak Fyhri,Nils Fearnle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 2015.